楊智
【摘要】目的:分析兒童腹瀉病伴驚厥的臨床特點以及病因。方法:以我院2年收治的68例腹瀉伴驚厥患兒為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統計患兒的臨床特點,分析患病原因。結果:68例患兒中,27例高熱,15例電解質紊亂,6例低血糖,15例輕度胃腸炎伴良性昏厥(BICE),5例病毒性腦炎。結論:多種因素能夠引起兒童腹瀉病伴驚厥,目前認為,高熱、BICE、電解質紊亂、低血糖以及病毒性腦炎等能夠導致該病的發生。
【關鍵詞】腹瀉;驚厥;兒童;病因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045-01
作為一種兒科常見病,腹瀉病在嬰幼兒群體中發病率較高,其臨床主要癥狀為大便次數增多以及性狀改變[1]。除了消化道病癥以外,部分患兒還會出現驚厥。目前,臨床上認為導致腹瀉伴驚厥的原因是多樣的[2]。因此,本文以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68例患兒為研究對象,進一步探討分析兒童腹瀉伴驚厥的臨床特點和可能的發病原因,為臨床診斷以及治療提供參考。現匯報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我院2011年7月1日-2013 年7月1日共收治腹瀉伴驚厥患兒68例,。其中男43例,女25例,年齡1-36月,平均(19±6.7)月。伴發熱49例,無發熱19例。所有入組患兒發病前健康,發育無明顯異常。
1.2臨床特征: 所有患兒腹瀉均為急性發作。排蛋花湯樣便患兒45例,膿血便患兒23例,患兒日均排便次數>4。68例驚厥患兒中,腹瀉后1天發生驚厥43例,腹瀉后2天發生驚厥10例,腹瀉后3天發生驚厥8例,腹瀉3天后發生驚厥7例。伴嘔吐15例。47例患兒無明顯脫水,15例輕度脫水,4例中度脫水,2例重度脫水。發作次數,發生1次驚厥52例,2次驚厥9例,3次及3次以上驚厥7例。驚厥持續時間,61例患兒發作持續時間<15min,4例患兒15-30min之間,3例患兒>30min。有驚厥史9例,均無家族驚厥史。68例患兒驚厥時均表現為強直-陣攣發作。
1.3 輔助檢查:(1)大便常規:無或少見白細胞患兒54例,可見大量白細胞或膿細胞患兒14例;(2)大便培養患兒25例,8例確定為細菌性痢疾;行輪狀病毒檢測患兒53例,結果陽性患兒15例;(3)血生化:低鈣患兒10例,低鎂患兒2例,低鈉患兒2例,高鈉患兒1例,低血糖患兒6例;(4)25例患兒行腦脊液檢查,5例患兒細胞數輕度增高;(4)腦電圖檢查:68例患兒均行腦電圖檢查,6例出現特異性慢波改變,其余患兒均正常;(5)頭顱CT檢查:35例檢查,32例正常,3例腦積水。
1.4 治療方法與效果:對于單次發作患兒進行靜脈注射地西泮,劑量為0.3-0.5mg/Kg;對于反復發作患兒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劑量為5-8mg/Kg[3]。在此基礎上,所有患兒均根據臨床癥狀不同給予相應的補液、退熱、平衡電解質治療[4]。所有患兒經治療后均痊愈。
3 結論:
小兒腹瀉作為兒科常見病,常合并有脫水以及電解質紊亂癥狀。門診中,兒童腹瀉伴驚厥患兒較為常見。結合之前文獻報道,筆者認為腹瀉伴驚厥的發生主要與高熱、電解質紊亂、BICE以及病毒性腦炎等相關。本研究中,68例患兒致病原因大致如表1所示:
表1腹瀉伴驚厥致病原因統計結果(例)
高熱 電解質紊亂 低血糖 BICE 病毒性腦炎患兒數 27 15 6 15 5本研究68例患兒中,27例為高熱致驚厥,占總病例數的39.7%;15例為電解質紊亂致驚厥,占總病例數的22.1%;6例為低血糖致驚厥,占總病例數的8.8%;15例為BIEC致驚厥,占總病例數的22.1%;5例為病毒性腦炎致驚厥,占總病例數的7.3%。由此可見,高熱、電解質紊亂以及BICE是導致兒童腹瀉伴驚厥的主要原因。下面筆者重點闡述常見原因導致驚厥的致病機制:
高熱:嬰幼兒中樞神經系統尚未完全發育,體內也未形成完整的神經髓鞘。因此,其興奮活動占優,而對神經電活動的抑制作用較弱,導致其具有較低的驚厥閾值。當受到高熱刺激時,患兒極易發生驚厥。因此,對于此類患兒,給予對癥的退熱治療,輔以相應的補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其驚厥狀況。
電解質紊亂:發生電解質紊亂,如低鎂或者低鈣時,嬰幼兒體內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進一步提高,更易導致驚厥的發生。當患兒發生低鈉時,細胞內外液體滲透壓差增大,細胞外液進入到細胞內,造成細胞水腫,導致驚厥。當患兒發生高鈉時,細胞內液進入到細胞外,導致細胞脫水,進而引發驚厥。
BICE:輕度胃腸炎伴良性驚厥 本研究中共15例患兒在發生驚厥時體溫正常且血生化、腦電圖以及顱腦CT結果均正常。此15例患兒符合輕度胃腸炎伴良性驚厥(BICE)的診斷標準。目前,雖然BICE的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臨床上大部分學者認為BICE的發生與腸道病毒感染相關。尤其是輪狀病毒,本組15例驚厥患者中,13例輪狀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近來,有學者提出BICE的發生與高熱驚厥致病機制大致相同。他們認為:嬰幼兒尚未完全發育的神經系統以及大腦導致其驚厥閾值較低。本研究中,針對BICE患兒,均給予其對癥治療,15例患兒經治療后,恢復良好,未發生驚厥復發現象。
病毒性腦炎:病毒性腦炎可導致腦水腫的發生,進而增加顱內壓,導致驚厥。本研究中共5例患兒為病毒性腦炎,臨床上進行降顱壓以及止驚治療,5例患兒的癥狀均得到了良好的的控制。
綜上可見,兒童腹瀉病伴驚厥的致病原因較為復雜,目前認為其發生與高熱、電解質紊亂、低血糖、BICE以及病毒性腦炎等因素有關。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醫療人員應詳細了解患兒病史,做好輔助檢查,明確導致腹瀉伴驚厥的原因,進而實施合理有效的治療措施。
參考文獻
[1]卜瑋,于鳴鏑,孫捷,邢銳鐵,李艷霜.兒童腹瀉病伴無熱驚厥30例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08:1265-1266.
[2]周莉,儲進.兒童腹瀉病伴驚厥62例臨床特點及病因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23:84-85.
[3]邵東亮,鹿彬,李效杰.兒童腹瀉病伴驚厥48例臨床及病因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3,28:3743-3744.
[4]曾宇.小兒腹瀉病伴驚厥40例原因探討[J].中國現代醫生,2009,2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