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旭平
【摘要】目的 探討跟蹤干預對提高社區糖尿病高危人群掌握的效果。方法 采取醫務人員與糖尿病高危對象結對,每2個月一次上門進行一般體檢和生活方式指導并記錄。結果 通過跟蹤干預,糖尿病高危人群防控糖尿病相關知識知曉率從干預前59.1%上升至91.4%,合理膳食、運動鍛煉比率均有上升,BMI>24比率下降6.5%。結論 糖尿病高危人群跟蹤干預是社區防控糖尿病的一項投資少、效果好的社區防病保健措施。
【關鍵詞】跟蹤干預;社區糖尿病高危人群;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7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031-01
20世紀以來,我國城鎮糖尿病發病進入快速增長期。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斷增長,患者經濟負擔加重和生命質量下降,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對構建和諧社會增加了負面效應。2010年以來金華市婺城區城西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提高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服務效果,采取因人而異不同措施,在做好糖尿病患者和一般人群針對性干預同時,對糖尿病高危人群采用跟蹤干預方法,探索社區糖尿病防控的有效措施和科學管理機制,取得了一定效果。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資料在2010年5月對轄區內篩查出的247名空腹血糖≥7.0mmol/L對象,按《浙江省糖尿病社區綜合防治工作規范(試行)》中高危人群判斷標準確定178人為糖尿病高危跟蹤干預對象。
1.2方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責任醫生對本轄區的糖尿病高危對象,實施每2個月一次上門跟蹤干預并登記記錄。跟蹤干預前,所有責任醫生都集中參加干預業務培訓,統一體檢標準和干預細則。
1.2.1干預方法組織糖尿病高危人群分批參加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舉辦的講座[1],系統進行合理膳食,戒煙戒酒,適量運動和平衡心態引導和教育。并發放防控糖尿病相關健康教育宣傳資料。責任醫生每2個月一次上門進行常規體檢(測量身高、體重、腰圍、臀圍和血壓,計算BMI),詢問飲食和運動近況,記錄精神狀況、睡眠和吸煙、飲酒情況、指導和提示合理膳食,低鹽少油和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2結果
2.1基本情況自2010年10月起共分批舉辦6次糖尿病高危人群系統講座,每人發放相關防控糖尿病健康教育資料和控鹽勺,醫務人員分別上門4次跟蹤干預,178名糖尿病高危對象目前在冊干預162人,失訪率8.9%(失訪原因:人戶分離,搬遷,拒訪和死亡)。跟蹤干預對象中,男115人,女63人。
2.2糖尿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干預前糖尿病高危對象糖尿病相關知識知曉率總體較低僅為59.1%,對糖尿病發病存在一定的認識誤區,對肥胖易患糖尿病,知曉率僅為38.9%,糖尿病常見癥狀知曉率僅為45.6%,合理膳食堅持運動預防糖尿病知曉率也僅為67.4%,干預后,糖尿病相關知曉率總體上升至91.4%。
2.3生活方式變化情況由于干預對象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知曉率的提高,同時對糖尿病的危害性認知度增加[2],結對醫務人員在隨訪中反復對干預對象不良生活方式予以提示和引導,使糖尿病高危對象生活方式亦有了明顯變化,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顯著下降30.6%,每天食用新鮮蔬菜水果上升23.3%,每天堅持運動1h以上上升12.4%,戒煙率24.3%,戒酒率35.2%。
2.4合理膳食、運動鍛煉情況由于采取集中講座,發放防控糖尿病相關資料和醫務人員結對跟蹤干預等綜合措施[3],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防控糖尿病知識知曉率得到提高,生活方式有了改變,顯示了跟蹤干預的良好效果。高危人群防控糖尿病相關知識知曉率從干預前59.1%上升至91.4%,合理膳食、運動鍛煉[4]比率均有上升,BMI>24比率下降6.5%。
3討論
3.1社區糖尿病高危人群由社區責任醫生進行跟蹤干預是防控糖尿病多發的一項投資少、收效高的社區公益衛生服務措施。一方面使社區團隊醫務人員認識到基層防病保健工作的緊迫性和自身價值觀,增強了責任感,同時在零距離主動接觸居民過程中,和諧了醫患關系;另一方面使糖尿病高危對象接受了防控糖尿病相關知識,逐步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延緩和杜絕了糖尿病發病,提高了生活質量。對醫患個體和全社會安定和諧都是有益的。從跟蹤干預的近期效果分析,糖尿病高危對象生活方式的改變,一定會產生遠期效果。
3.2應重視跟蹤干預過程中的管理和質量控制,強化醫務人員業務素質和責任意識,規范干預過程中指導方式和指導內容,持續進行業務培訓,業務交流,提高干預指導水平。加強階段性質量控制,在質控中出現的個別醫務人員干預方式粗糙馬虎現象,應及時糾正,教育,使跟蹤干預工作穩妥有序進行。
3.3糖尿病高危人群跟蹤干預投入小,效果好,值得引起政府和上級行政管理機構關注和重視,做好計劃安排,落實相關政策,使利國利民的實事辦好辦實。基層醫療機構應加強領導和管理,醫務人員自身應提高業務水平和責任意識,使防控糖尿病工作進一步得到提高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劉福平,彭雁.糖調節異常的現代認識與干預治療.中國綜合臨床,2002,18(12):1057-1058.
[2] 李秀鈞,任艷.糖尿病高血壓的病因、發病機理及臨床研究進展.遼寧實用糖尿病雜志,2000,8(1):6-9.
[3]呂探云,曹萍.有計劃的病人教育在糖尿病護理中的實踐初探護.護士進修雜志,1996,11(12):6.
[4] 藤井曉,田中史朗.肥胖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運動療法.糖尿病學的進步.診斷與治療雜志,1987,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