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摘要】目的 探究責任制整體護理對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2月消化內科收治的80例年齡在55-70歲之間的慢性胃炎住院患者。采用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兩組,記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40例。兩組均以慢性胃炎常規治療為前提,對照組施行常規護理,干預組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臨床療效的影響、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差異。結果 干預組總有效率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χ2=3.914,P=0.048);干預組總滿意度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χ2=7.314,P=0.007)。結論 責任制整體護理的明顯提高了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責任制整體護理慢性胃炎治療效果影響
【中圖分類號】R35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051-01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對胃內各種刺激因素的炎性反應,當炎癥使胃黏膜屏障及胃腺結構受損,則可出現中上腹痛、消化不良、上消化道出血甚至癌變。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包括[2]:應激、藥物、酒精、創傷和物理因素、十二指腸-胃反流、胃粘膜血液循環等。近年來,有科學研究表明,治療過程中的心理疏導有助于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療效果[1]。為更好地實現現代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醫學在注重診療的同時也強調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有研究表明,護理工作質量與病人住院時間和臨床療效密切相關[2]。本研究筆者探究討論了傳統護理模式與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在老年慢性胃炎臨床治療中的療效影響。通過本研究,為本院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選取更高質量的護理模式,科學高效地協助臨床診療工作,提高疾病的臨床療效和患者的滿意度。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2月消化內科收治的80例年齡55-70歲的慢性胃炎住院患者,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齡63.45±2.1。采用隨機抽簽法將兩組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各40例。所有病人均具有慢性胃炎的臨床癥狀:腹脹、腹痛、惡心、嘔吐、反酸、噯氣[5]。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身高、體重、既往史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常規護理方法:對照組患者施行常規護理(內容: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做好住院環境衛生清潔及患者個人衛生,口腔護理,大小便管理,指導用藥,指導飲食。)[3]
1.22 責任制整體護理方法:干預組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即在常規護理工作中的基礎上,施行人員采用個人責任制,按計劃護理,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強調心理疏導,相關疾病預防、控制、預后措施的告知,指導出院后康復和保健。
1.3 觀察與評價指標
1.31臨床療效影響評:調查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采用我院自制疾病恢復狀況自測量表,總分100分。痊愈:85-100分,顯效:70-84分,有效:60-69分,無效:<60分。
1.32 護理滿意度評價: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總分100分。非常滿意:90-100分,較為滿意:80-89分;基本滿意:60-79分;不滿意:<60分。
1.4統計學處理:本研究采用SPSS15.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α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臨床療效:干預組總有效率為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0%(χ2=3.914,P=0.048),見表1。
表1責任制整體護理對慢性胃炎的療效影響(例,%)
組別 例數 痊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總有效率對照組 40 14(35.0) 9(22.5) 11(27.5) 6(15.0) 34(85.0)干預組 40 24(60.0) 10(25.0) 5(12.5) 1(2.5) 39(97.5)χ2值8.506 3.914p值 0.037 0.0482.2 護理滿意度:干預組總滿意度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χ2=7.314,P=0.007),見表2。
表2 患者對責任制整體護理的滿意度(例,%)
組別非常滿意 較滿意 基本滿意 不滿意 總滿意度對照組 12 (30.0) 10(25.0) 9(22.5) 9(22.5) 31(77.5)干預組 16(40.0) 18(45.0) 5(12.5) 1(2.5) 39(97.5)χ2值 10.400 7.314p值 0.015 0.0073討論
責任制護理 (primary nursing)是一種臨床護理制度,其特點是以病人為中心,由責任護士對病人的身心健康實施有計劃、有目的的整體護理。即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由專人負責全面計劃和實施護理[4]。相比于常規護理,責任制整體護理不僅是對病人機體的護理,更強調心身整體護理,對病人的生理、心理、社會和家庭生活等全面了解,以調動病人主觀能動性,使之在生理、心理方面都處于接受治療的最佳狀態,從而實現“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診療、護理模式[5]。
本研究中,筆者通過對兩組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模式,觀察患者癥狀變化,干預組總有效率為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χ2=3.914,P=0.048);治療期間行責任制整體護理,干預組在熱情度、清潔、口腔保健、飲食、心理疏導、用藥指導、疾病講解、大小便管理等護理方面滿意度較高,表2數據顯示,干預組總滿意度9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5%(χ2=7.314,P=0.007),提示責任制整體護理能有效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可在護理過程中廣泛應用。
綜上所述,老年慢性胃炎的治療過程中,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的實施,明顯提高了疾病治療的有效率和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度,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在臨床應用中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王亞.整體護理對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1):1402-1403.
[2]王探霞.整體護理對慢性胃炎患者提高治療效果的影響[J].健康之路,2012,11(12):23-24.
[3]劉艷麗.對老年慢性胃炎患者實施整體護理的效果觀察[J].白求恩軍醫學院學報,2012,10(6):530-531.
[4]李穎.整體護理對老年慢性胃炎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2014,(4):2134-2134.
[5]張芹.整體護理在老年慢性胃炎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