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紅
【摘要】:目的 探討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肺結核患者90例,對其進行回顧性分析,并根據其具體病情進行針對性護理,觀察臨床護理效果。結果 90例患者治愈70例,治愈率為70.77%,其余患者由于糖尿病病情嚴重,對臨床中應用的抗結核藥物敏感力不強,因此療效并不十分明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患者的病情,效果較為滿意。結論 對于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來說,針對其具體病情以及臨床特點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可有效減少患者的發病率,改善其生存質量。
【關鍵詞】肺結核;糖尿病;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726.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057-01
肺結核是臨床中一種常見的慢性傳染疾病,近些年來發病率逐年增加,該病現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肺結核發病急、易反復,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傷害。而糖尿病是肺結核一種常見的并發癥,對治療肺結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尤其是有些患者由于糖尿病病情較重,對抗結核藥物的敏感力不明顯,使得患者難以恢復到滿意的效果。因此,這就需要在治療過程中對該類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以促進患者病情的改善,從而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本文分析了2012年-2013年收治的90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月-3年1月收治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完整性資料,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齡25-77歲,平均年齡51.5歲;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確診,對90例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觀察臨床護理效果。
1.2護理方法
1.2.1常規護理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中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中要做好飲食搭配等基礎護理,不論患者是采取胰島素治療還是降壓藥物治療方式,都要在飲食上有所控制。護理人員在患者入院之后為其及家屬講解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相關注意事項,并告訴其控制飲食對治療疾病的重要性[1]。因為對于此類疾病來說,單一的使用藥物治療很難達到滿意的效果,因此應結合飲食控制來達到滿意的臨床療效,護士可以將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搭配制定成一個宣傳手冊為患者分發[2],告誡其按照相關搭配進行飲食,以促進病情的恢復。同時,要為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病房保持清潔、衛生、安靜,保持空氣流通,避免造成感染。
1.2.2生命體征護理
護理人員要加強對病房的巡視,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以及臨床表現,尤其是要多觀察使用胰島素方式治療的患者,一旦患者出現低血糖癥狀如頭暈、面色蒼白、惡心等癥狀要及時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進行針對性處理,減少低血糖的發生率。護理人員要盡量選擇在患者用餐前十分鐘進行胰島素皮下注射[3],并密切觀察患者表現,一旦出現不良反應等要及時通知醫生進行對癥治療。
1.2.3藥物護理
通常情況下,肺結核患者要采取抗結核藥物敏感治療,且治療過程非常漫長,患者在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發病之后會出現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盜汗等癥狀,而臨床中為了更好的對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通常都會在藥物治前對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以便于制定科學、詳細的護理措施,并針對患者的情況選擇相關的藥物和劑量。因此,在患者進行藥物治療之時護理人員要為其及家屬進行詳細講解,并密切觀察其變化,對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要做好準備,以便于及時處理。
1.2.4預防感染
護理人員要定期為患者更換床單、衣物等日常用品,以免出現褥瘡和造成感染,告知患者要將痰液吐到痰盂中,用后焚燒[4],以免將病毒傳播而帶來更多的感染。同時護士要為患者及家屬指導日常的衛生護理,幫助患者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2結果
通過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針對性的臨床護理,90例患者治愈74例,治愈率為82.2%,其余患者由于糖尿病病情嚴重,對臨床中應用的抗結核藥物敏感力不強,因此療效并不十分明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患者的病情,效果較為滿意。
3討論
糖尿病是肺結核一種嚴重的并發癥,為肺結核的治療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這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發病機制非常復雜,患者由于體內糖代謝出現紊亂才會導致糖異生的作用變強[4]。通常情況下,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作用不是十分明顯,治療過程也會有所延長,因此在護理中護理人員要從實際出發,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給予制定科學的護理計劃,并進行針對性的護理,以幫助患者及早康復。
參考文獻
[1]陸學桂,王建秋.對老年肺結核合并糖尿病實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臨床醫學,2011,07(18):163-164.
[2]張燕玲,張雪梅,岳冀蓉,丁群芳.糖尿病并發肺結核196例臨床分析[J].臨床薈萃,2011,10(13):179-180.
[3]孟清,吳恩珍.肺結核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分析與對策[J].當代護士(綜合版),2010,04(23):206-207.
[4]陳子貴,溫玉敏.糖尿病合并肺結核72例臨床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0,02(27):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