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078-01
頜面外傷主要包括頜面軟組織損傷以及頜面部骨折,由于頜面部的血管較豐富,在收到損傷之后,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局部出血。頜面外傷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上頜缺損,不僅會引起顏面畸形,還會造成吞咽、咀嚼等功能的喪失,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對比觀察2011年1月到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頜面外傷患者分別使用個體化鈦修復體修復,聯合心理干預治療,探討頜面外傷治療中整形美容技術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2010年08月到2013年04月我院收治120例頜面外傷患者,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檢查確診,符合頜面外傷的相關診斷標準。頜面外傷患者在臨床上的癥狀主要表現為不平整的上頜下緣,上面部的雙側不對稱,患者的患牙在不同程度上出現牙齒松動、牙齦萎縮等癥狀,排除胃腸道疾病、心肝腎等嚴重臟器疾病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占60例,觀察組患者給予個體化鈦修復體修復聯合心理干預治療,其中男性患者占37例,女性患者占23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5.3±3.5)歲;對照組患者給予空義齒修復治療,其中男性患者占36例,女性患者占24例,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5.0±3.2)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性(P>0.05),對比觀察兩組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
表1 兩組基本資料比較
組別 例數 年齡 男性 女性 P對照組 60 45.0±3.2 37 23 P>0.05實驗組 60 45.3±3.5 36 24 1.2方法
1.2.1 觀察組患者給予個體化鈦修復體修復治療,全麻下選擇上頜牙齦和唇頰的交界處作為切口,先把骨膜切開,從骨膜下對上頜骨外板和下緣進行剝離,把殘留的骨蠟取出來,使用生理鹽水沖洗之后,把準備好的個體化鈦合金修復體顯示在重建后的三維圖像上,在患者骨缺損邊緣約2cm位置定點,在計算機上能夠生成修復體三維網格模型,最后得完整三維實體圖像。之后植入到術區,使用鈦釘固定在前方、上方以及后方,修復之后給予止血、抗生素治療,10天之后可以把切口的縫線拆除;對照組患者給予空義齒修復治療,對所有患者牙齒的位置、傾斜的程度、鄰接的關系以及伸長的情況等進行觀察,并根據患者基牙的條件對內冠聚合度、基托范圍、修復體的連接方式等相應的設計方案,之后制定出空義齒。把空義齒填補在缺損的凹陷處,復位劈開的髂嵴,并使用鋼絲進行結扎固定,對切口進行分層縫合,把空義齒經過通道植入到頜骨骨缺損的區域,并使用鈦釘固定在骨窗上,最終完成移植。修復之后給予止血、抗生素治療,10天之后可以把切口的縫線拆除。
1.2.2 根據口腔修復學的檢查方法以及標準對患者的牙齒松動程度進行分類,主要包括0°、I°和II°;判定兩組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若患者經過治療,牙齦沒有出現炎癥,能夠咬硬東西,臨床癥狀消失,通過X線片檢查顯示,患者的牙槽骨硬板較為清晰,則為顯效;若患者經過治療牙齦出現輕度出血癥狀,通過X線片檢查顯示患者的牙槽骨沒有出現變化,則為有效;若患者經過治療,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1.2.3護理干預措施:
對口腔頜面外傷患者的護理要從患者入院就開始,一直伴隨著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通過護理人員對其不斷的進行心理緩解、談話、治療的講解以及治愈的肯定等方面舒緩患者的情緒,以達到患者平復心理狀態、積極接受治療的目的。具體的護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通過熱情、誠懇的態度與之接觸,通過談話交流的方式為其介紹醫院的各項情況,主動與患者接觸,幫助其改善住院環境,如病房內添加鮮花、窗口朝向花園等,同時使用嫻熟的操作手法贏得患者的信任,初步消除患者的心理恐懼。
(2)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不斷的通過暗示、舉證、誘導等辦法讓病人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并通過精神放松方法幫助患者患者緊張情緒,認可患者病情的可康復幾率,再次緩解患者的焦慮心理,并逐漸接受自身的現狀。
(3)通過患者自述、他人反應等了解患者的過往生活以及患者的具體情況,如工作崗位、家庭成員構成、患者所處的社會環境等方面。在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之后,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心理護理,循循善誘,耐心疏導,配合單位、家庭等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4)有計劃的針對患者所存在的一些情況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幫助患者了解自身情況,以及治療之后可能面對的狀態,通過患者的自身個性,選擇不同的方式,或語言、或行動等穩定患者的情緒,樹立患者樂觀、積極、主動的心理,勇敢的面對自身情況,接受治療以及今后的生活、工作等。
1.2.4 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數據統計分析工具為軟件SPSS18.0,以“X±s”形式對計量資料進行統計記錄,采用t法檢驗其相關性,計數資料相關性的檢驗方法為卡方法,統計組間P值,P<0.05表明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觀察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為95.0%,對照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為80.0%,兩組患者在臨床療效上存在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組別 例數 痊愈 有效 無效 P對照組 60 45 12 3 P<0.05實驗組 60 38 10 12 表2兩組有效率比較
3、分析:
本研究采用的建模方法與常規建模方法相比具有模型相似性好,清楚地區分了皮質骨、松質骨及關節盤,計算精度高,結果可靠性高,簡單方便工作量小的優點。同時通過對頜面外傷病人的心理分析及采取護理措施,我們可以得知,在實際的口腔頜面外傷治療過程當中,一個積極的情緒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療,完成治療過程。在實際的治療當中,患者所處的環境、自身的突發情況都可以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影響。在護理過程當中,加入心理護理,通過良好的醫德、熟練的技術,還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可以更為有效的幫助患者走向康復,因此在口腔頜面外傷的治療當中,加入心理護理可以對其產生很大的良性影響,非常適應現代化的醫學模式,值得在實際的治療當中進行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