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海波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113-02
H7N9 型禽流感是一種新型禽流感病毒引起,并且可導致人類感染,于2013 年3 月31 日在中國上海和安徽兩地率先報告。H7N9 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發現的新型流感病毒,并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鑒定,H7N9 病毒感染后可在早期出現發熱、咳嗽、胸痛等癥狀。目前還未發現此類病毒是否是有人傳染人的特性,因此,人們不必恐慌,但是對于這一新發疫情應該高度警惕。為提高對人感染H7N9 禽流感的正確認識,現就人感染H7N9 禽流感的流行現狀及防控對策作一簡述。
一H7N9 流行現狀
人感染H7N9 禽流感是全新的,這種病毒在家禽和野生鳥類之間局部傳播。遷徒的鳥類可將禽流感病毒( H9N2) 帶至新的地區,但是它們作為生態庫的作用還不明確。已知流感的H7 病毒通常是一組在鳥類中傳播的流感病毒,雖然偶爾會有某些H7 病毒( H7N2、H7N3 和H7N7) 感染人類的報告,但過去沒有人類感染H7N9 病毒的報告,直到最近我國才出現這種病例的發生。
二H7N9 臨床特征
目前,由H7N9 感染人類的患者可引起呈現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重癥患者病程早期出現高熱。根據流感的潛伏期及現有H7N9 禽流感病毒感染的調查結果資料,潛伏期一般為7 d以內。人感染H7N9 禽流感一般表現為流感樣癥狀,如發熱、嗽、少痰、可伴有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重癥患者病情發展迅速,表現為重癥肺炎,體溫大多持續在39℃以上,同時多伴出現呼吸困難,可伴有咯血等; 并且快速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縱膈氣腫、膿毒癥 、休克 、意識障礙及急性腎損傷等。
三H7N9 防控
目前我國雖然僅有局部地區人感染H7N9 禽流感患者的流行,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種病毒能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發生疫情的風險或可能性較低,但還是要提高對人感染H7N9 禽流感的認識,提高警惕,以防患于未然。特別是發生人感染H7N9 禽流感的區域。防范H7N9 的區域進一步發展和擴大, 有效啟動聯防聯控機制,做好疫情監測和預測。總后衛生部提出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早救治。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健康人群以及加強感染控制措施。重視高危人群的監測,部隊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從事炊事人員、采購人員等。注意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 特別是手部的衛生、呼吸的衛生,以及食品的安全措施。手部的衛生可用肥皂、清潔劑、酒精或氯仿,消毒或洗手; 呼吸的衛生可在咳嗽或打噴嚏時,用醫用口罩、紙巾、袖子或肘部遮蓋嚊; 關于食品的安全問題,做到不吃病死的家禽或動物; 吃正常處理和烹調的肉是安全的,流感病毒在足夠熱的況下會滅活,食物的整體達到70℃將殺死病毒。在疫情發生地區,肉制品在經過適當處理及烹調的情況是可以安全食用的。食用生肉及未烹調的以血為原料的菜品是高危行為。要把生肉與熟肉或者即食食品分開以避免污染。生熟食品不應使用同一砧板及刀具。在處理生肉和熟肉之間要洗手。不要把煮過的肉放回原先裝它的盤子或表面。不要食用生蛋者半熟蛋。在處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徹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與生肉接觸過的家用器皿。
四防控H7N9的幾點具體做法
一是門診部進一步完善防控思路和方案,特別是應急預案和工作方案,近期組織落實情況自查,做到查漏補缺提高。
二是加強疫情常態化監測報告,完善內部聯防聯控機制,及時掌握外出歸隊人員和集訓隊學員的信息,積極組織隨訪和監測,實現防控口前移。并設立專門的發熱病人的留觀室。
三是積極采取預防措施,對營區的家禽進行全面的撲殺,并禁止食堂購買家禽,同時給予炊事人員、采購人員進行防控知識的學習。推進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 。
四 是認真做好疫情處置準備,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擬訂合理的藥材儲備計劃,提高應對疫情的能力
五是利用多種媒體形式,廣泛開展衛生防病知識宣教,避免工作人員產生恐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