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丹麗
【摘要】目的:探討經膽道鏡去處膽道殘余結石治療過程中進行臨床護理的方法。方法:選取膽管結石手術治療后存在膽道殘余結石患者120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均行膽道鏡取石治療。對觀察組采用完善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觀察組采用常規手術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滿意度和并發癥情況。結果:經過護理,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達到81.7%,滿意率達到96.7%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的比例較對照組顯著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通過合理的臨床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膽道鏡治療膽道殘余結石的效果,改善患者治療體驗,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膽道鏡;殘余結石;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114-01
膽管結石在膽道外科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其治療難度較高且術后易于復發,大約有30.36%的患者需要再次接受手術治療。近年來,膽道鏡的普及使得膽道殘余結石的治療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顯著降低了患者治療后復發的幾率[1]。本次研究旨在探討膽道鏡治療膽道殘余結石的臨床護理配合措施,對120例患者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患者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間收治于我院的膽管結石患者12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69例,平均年齡(52.4±11.3)歲,所有患者均經過臨床確診,并于實施手術治療(膽道手術史1-3次不等)后發現膽道存在殘余結石,需要進行膽道鏡取石治療。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經統計分析,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和病情、病史等一般資料上均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術前準備
①充分了解患者情況:通過T管造影、B超、磁共振等多種手段對患者膽管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評估,確定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手術方案。詳細調查掌握患者是否存在高齡、糖尿病、營養不良和長期服用類固醇激素等影響瘺道形成的因素,決定取石前的適當等待時間。
②心理護理:在手術治療前對患者進行充分的協調溝通,幫助其理解膽道鏡治療的方法流程和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做好完善的心理準備。通過介紹成功案例幫助患者對治療建立起充分的信心,尤其對于多次手術患者,要強調膽道鏡的治療效果和優越性,減少患者的心理壓力。
1.2.2術中配合
①熟悉手術操作:參與手術的護士要對膽道鏡手術的流程和具體操作具有充分的了解,及時檢查手術室器械和藥品的功能及儲備情況,及時進行調整和補充,避免意外情況影響手術的進行。
②加強器械管理:膽道鏡是較為精密的儀器,在手術盲視過程中需要護理人員進行輔助操作,避免用力不當導致器械損壞。同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的不同,有的手術持續時間較長,使用器械、物品較多,手術場面較為混亂,需要對其進行及時的整理,方便取用,提高手術效率。
③強化患者監控:在整個手術過程中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杜絕不規范行為。對患者的各項生理體征進行完善的監控,警惕患者術中不良反應的發生。患者術中如果出現寒顫、發熱等癥狀,及時停止手術進行抗感染治療。
1.2.3術后護理
①心理護理:手術結束后陪同患者返回病房,告知其手術順利,詳細解釋手術過程,解除其緊張和恐懼心理,穩定患者情緒,建立恢復健康的希望和信心。幫助患者采用合適的體位休息,降低手術對患者造成的不適。
②并發癥護理: 患者術后往往會出現發熱癥狀,因及時檢查病因,如果為結石梗阻,需要盡快進行膽道鏡手術解除梗阻;日常生活中如果保護不周,可能導致“T”管移位或脫出,需要及時引導患者前往有條件的醫院重新進行放置;對于膽道出血的患者,應對患者進行快速輸液,恢復血壓至正常值。
③出院指導:在出院前為患者和其家屬就術后恢復的相關知識進行教育,對患者出院后的生活提供詳細的建議和指導,提高其自我護理意識,改善患者的不良作息、飲食習慣。術后定期隨訪,對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長期的跟蹤觀察。
1.3統計學分析
研究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治療和相應的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效果和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程度方面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患者發生并發癥的幾率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滿意程度和并發癥情況比較{n(%)}
分組(n=60) 總有效率 滿意率 并發癥比例觀察組 49(81.7)1) 58(96.7)1) 5(8.3)1)對照組 41(68.3) 35(58.3) 12(20.0)1):與對照組相比,P<0.05。
3討論
一直以來,膽管結石是膽道外科的一大治療難題,由于肝內膽管的解剖結構復雜,且結石患者常伴有膽管狹窄,導致常規手術治療存在極大的困難。尤其是對于膽道系統存在嚴重干擾的患者,結石常常無法取凈,導致病情容易反復,很多患者需要多次進行治療,為患者帶來了巨大的身心痛苦[2]。
膽道鏡取石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可以有效去除患者膽道內的殘余結石,避免膽管結石的復發,減少患者痛苦。該治療方法不需要對患者進行麻醉,手術治療后即可出院,對患者的身體負擔較小,已經在臨床上獲得了廣泛的普及[3]。也正因此,膽道鏡膽道取石手術的相關護理措施也成為了臨床治療膽管結石患者的重要課題。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60例患者采取了更加完善的圍手術期護理措施,尤其針對患者的術前術后心理、術中護理操作配合以及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監控加強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的治療效果、安全性和手術體驗均獲得了明顯的提高,這進一步證明了合理的圍手術期臨床護理措施對于膽道鏡膽道殘余結石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劍,王浩,陳春燕. 纖維膽道鏡經T管竇道治療膽道殘余結石體會 [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2,10(6):691-692.
[2]韓慶,鄧浩源,莊禮釗,等. 纖維膽道鏡治療膽道殘余結石573例臨床分析 [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3,29(6):414-416.
[3]黃麗云. 膽道術后殘余結石經纖維膽道鏡取石術的臨床護理 [J].現代護理,2013,11(23):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