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蘭 周廣勇 樂汗琴
【摘要】目的 探討大隱靜脈高位結扎、激光閉鎖聯合旋切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手術配合。方法 選取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3 年8月患者40例,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激光閉鎖聯合旋切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結果 所有患者在術后1個月內全部治愈或好轉。討論 大隱靜脈高位結扎、激光閉鎖聯合旋切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具有眾多優點,療效較好。
【關鍵詞】大隱靜脈高危結扎;激光閉鎖;旋切術;靜脈曲張
【中圖分類號】R543.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119-02
下肢靜脈曲張是常見的外科疾病,早期癥狀不易發現,患者長時間站立感覺腿酸脹不適,疲勞乏力;后期癥狀表現為長時間站立腿酸脹加重,影響生活,嚴 重者雙小腿布滿曲張靜脈團,出現足踝濕疹、潰瘍。有關研究表明,約25%的成年女性和15%的成年男性患有下肢大隱靜脈曲張[1]。傳統治療方法多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分段剝脫術,此法缺點在于切口多、創傷較大、手術時間長、瘢痕多和并發癥多等[2],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靜脈腔內激光治療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瘢痕少等優點,且安全性和有效性均得到認可。選取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3 年8月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激光閉鎖聯合旋切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40例患者進行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 年1 月至2013 年8月采用大隱靜脈高位結扎、激光閉鎖聯合旋切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患者40例,男性15例,女性25例,年齡22~69歲,平均年齡49.5歲,病程2~30年,并發皮下硬結8例,潰瘍4例。
1.2 手術配合
1.2.1 術前準備:手術前一日備皮,將患肢皮膚汗毛刮凈;下肢合并潰瘍的患者給予創面換藥,待有新生肉芽生長再行手術[3]。
1.2.2 護士配合:術前巡回護士核對患者,建立靜脈通路。協助麻醉師進行麻醉工作,幫助患者取平臥位。連接機器,設置參數。檢查是否一切良好。整理手術臺,用無菌0.9%的氯化鈉沖洗導管的管腔。將光纖盤成圓圈,固定。協助醫生常規消毒。術前標記曲張靜脈的走行及范圍。用酒精棉球再次消毒腹股溝皮膚,遞小血管鉗、小拉鉤做協助醫生在腹股溝處做1~1.5 cm 切口,進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并切斷大隱靜脈主干及分支,然后協助醫生用18號套管針作患肢裸部大隱靜脈穿刺,由套管針處插入導絲,引導5F直形導管直至大隱靜脈起始部,肝素鹽水封管留置。根據靜脈曲張的范圍設計切口( 2~6個, 長0. 3~0. 5 cm),以照明光棒和旋切器均能達到為標準。將照明棒置入一切口,注入麻痹腫脹液。關閉手術室燈光,將照明光棒自切口送入靜脈深處。從另一切口插入電動旋切器。旋切器沿著曲張靜脈的走行慢慢推進,同時術者用左手食指和拇指將該處皮膚向兩側拉平,將旋切器的窗口對準曲張靜脈,啟動開關,將該處靜脈曲張碎解,吸引器壓力選擇400~700mmHg,可確保所有的曲張靜脈被切除并被吸引器吸出。打開激光光源,沿留置導管置入激光光纖,設定功率為12W,脈沖時間為1s,間隔1s,同時緩慢退出激光纖維。助手用手沿大隱靜脈走勢壓迫,閉合大隱靜脈全程。包扎時擠壓患者腫脹的皮下組織,完成手術。
2 結果
所有患者在術后1個月內全部治愈或好轉,詳見表1。
表1 患者術后狀況詳細表
例數 手術時間(min) 住院時間(d) 皮下瘀斑消失(d)病患65 45~60 3~7 4~83 討論
傳統的靜脈曲張治療方法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分段剝脫術,切口大且多,手術時間較長、瘢痕多和并發癥多等缺點。而激光閉鎖聯合旋切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克服了這些缺點,且療效良好。但是在手術中應注意控制好儀器的參數,以免造成患者的損傷,勿將激光纖維置入深靜脈,以免損傷深靜脈[4]。大隱靜脈高位結扎、激光閉鎖聯合旋切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雖然具有眾多優點,但是該手術開展時間較短,遠期療效還需要觀察。術前充分的準備,術中良好的配合是大隱靜脈高位結扎、激光閉鎖聯合旋切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手術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任師顏,劉鵬. 激光閉塞聯合旋切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并發癥防治[J]. 中國激光醫學雜志, 2007, 16(1): 35-38.
[2] 趙永祥,楊樹,云葉,等. 靜脈旋切治療下肢大隱靜脈曲張60例體會[J]. 內蒙古醫學雜志, 2013,45(6): 687-689.
[3] 李伏竹. 高位結扎聯合微創激光手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新鄉醫學院學報,2009,26(3):307.
[4] 劉鵬,王非,林凡,等. 激光治療下肢靜脈曲張200 例報告[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23(4):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