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杜剛(1975—),男,荊州市人,本科學歷,主治醫師。主攻方向:超聲影像學【摘要】目的 評價三維超聲表面成像與多普勒能量成像對膀胱占位性病變定性診斷的價值。方法 對300例初診為膀胱占位性病變的患者以三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運用表面成像與多普勒能量成像技術構建三維圖像進行定性診斷,以膀胱鏡及活組織檢查為金標準計算其診斷膀胱惡性占位性病變的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度;并與膀胱鏡及活組織檢查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運用表面成像與多普勒能量成像技術構建的三維超聲圖像定性診斷膀胱惡性占位性病變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97.85%、97.58%、97.67%;與膀胱鏡及活組織檢查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 >0.05。結論 三維超聲表面成像與多普勒能量成像聯合檢查能夠提供更為豐富的診斷信息,對膀胱占位性病變的定性診斷具有較高價值。
【關鍵詞】三維超聲;表面成像;多普勒能量成像;膀胱占位性病變;定性診斷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143-01
對初診為膀胱占位性病變的定性診斷通常需要通過膀胱鏡或手術采取病變標本進行活組織檢查,這種侵入性或創傷性的檢查方法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由于三維超聲表面成像與多普勒能量成像兩種技術對于膀胱惡性占位性病變的定性診斷均具備一定的診斷價值,因此作者將兩者結合起來用于膀胱惡性占位性病變的定性診斷,旨在進一步評價三維超聲表面成像與多普勒能量成像對膀胱占位性病變定性診斷的價值。
1 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2011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經過臨床及二維超聲檢查初診為膀胱占位性病變患者。共納入300例,其中男189例,女111例,年齡32~71歲,平均51.67±11.33歲。
1.2方法
1.2.1 超聲檢查 對上述對象以德國西門子G60三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運用三維超聲表面成像與多普勒能量成像技術構建靜態三維圖像和三維彩色多普勒超聲能量圖(3D—CDE)進行定性診斷。在患者膀胱適度充盈情況下,先以二維超聲確定擬實施三維成像的感興趣區域,根據需要調整容積取樣框大小,獲得A、B、C三平面圖像后調節X、Y、Z軸鍵,確定最佳觀察方向后選擇表面與透明成像模式進行三維重建(探頭頻率3.5~5.0MHz),啟動3D/4D鍵自動采集據。先采用三維表面成像模式構建靜態三維圖像觀察占位性疾病表面特征(病灶大小、形狀、數目、空間位置、表面形態)及其與膀胱壁的關系;隨后應用血管透明成像模式構建3D—CDE圖像觀察占位性疾病內血流情況及與膀胱壁的血流關系。多角度觀察、分析、比較,以獲取更多病變信息,最后根據圖像分析結果作出超聲定性診斷。
1.2.2膀胱占位性病變定性診斷的確定以膀胱鏡及病理學活組織檢查為金標準。
1.3 評價指標以膀胱鏡及病理學活組織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判定三維超聲圖像定性診斷結果的真假陽性和真假陰性,計算其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
1.4 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的比較采用x2檢驗。設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300例患者中93例患者經膀胱鏡及活組織檢查最終確診為膀胱惡性占位性病變(包括膀胱癌、肉瘤)。三維超聲診斷與膀胱鏡及活組織檢查定性診斷膀胱惡性占位性病變的結果詳見表1。
表1 三維超聲圖像診斷與膀胱鏡及活組織檢查的結果與比較(%)
陽性 真陽性 假陽性 陰性 真陰性 假陰性 靈敏度 特異度 準確率(例)(例) (例)(例)(例) (例) (%)(%)(%)三維超聲診斷96 91 5 204 202 297.8597.5897.67膀胱鏡及活檢92 92 0 208 207 198.9297.6099.67x2 0.0790.1920 3.1672 P>0.05>0.05 >0.053討論
膀胱占位性病變分為良性和惡性兩類,其定性診斷主要依賴膀胱鏡及活組織檢查予以確診[1]。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超聲技術在膀胱占位性病變的定性診斷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4]。本研究結果顯示,運用表面成像與多普勒能量成像技術構建的三維超聲圖像對膀胱占位性病變定性診斷的靈敏度、特異度及準確率等指標均高度接近膀胱鏡及活組織檢查的水平,說明兩者聯合檢查對膀胱惡性占位性病變的定性診斷具有較高價值。
究其原因,作者認為三維超聲表面成像技術和多普勒能量成像技術對于膀胱占位性病變的分析各有優勢和不足,但兩種技術結合起來可以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前者在膀胱充盈情況下對其內腔表面結構、異常回聲與表面的組織結構關系進行立體再現,并能對所有占位性病變所處位置進行準確定位,準確地顯示占位性病變的數目、位置、大小及基底部形態等;而后者則能清晰地顯示膀胱占位性病變內部立體血流分布特征如血管形態、血流參數、血流頻譜及周邊血流狀態等,為膀胱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及鑒別提供更多的信息。兩種技術結合起來構建的聲像圖逼真清晰、形態直觀、立體感強,能獲取更多的空間病變信息,從而提高了膀胱占位性病變定性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率。
參考文獻
[1]Mengual L,Burset M,Ribal MJ,et al.Gene expression signature in urine for diagnosing and assessing aggressive ness of bladder urothelial carcinoma[J].Clin Cancer Res,2010,16(9):2624—2633.
[2]滕淑琴,劉志聰,蔡潔等.三維超聲成像對膀胱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5,6(10):748—750.
[3]智文祥,顧新剛,王宇等.超聲診斷膀胱實質占位性病灶的臨床價值[J/CD].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2,6(14):1655—1656.
[4]唐智勇.超聲造影三維重建對膀胱占位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醫藥前沿,2014,(6):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