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鵬
【摘要】目的:探討2013年我市呼吸道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流行病學特征,從而為臨床診斷及治療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門診及住院的25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其中男性患者1320例,女性患者1180例,運用顆粒凝集法對特異性IgM抗體進行定性檢測,分析肺炎支原體陽性率性別差異、不同年齡段肺炎支原體陽性率比較及不同月份的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病率。結果:本組患者中,檢測IgM抗體陽性例數為1134例,陽性率為45.36%,其中男性陽性率為38.64%,女性陽性率為52.88%;3~9歲、10~16歲及17~23歲組與≥23歲患者組相比,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7~12月份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生率均顯著高于1~6月份發病率,即秋冬季節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生率高于春夏季發病率。結論: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發病以兒童及青少年為主,且女性感染發生率顯著高于男性,易發季節為秋冬季。因此應加強對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支原體測定,從而為臨床診療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肺炎支原體感染;流行病學;顆粒凝集法;急性呼吸道感染
【中圖分類號】R37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155-01
肺炎支原體(MP)是引發社區獲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病原體,在兒童以及青少年人群中,該病原體感染特別常見,血清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1],全世界范圍的肺炎支原體感染率均較高,在美國每千人中就有1人患有支原體感染。有研究表明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患者的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中,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生率高達25%以上。肺炎支原體肺炎主要包括如下幾種臨床表現[2-3]:頭痛、肌痛、咽喉炎以及干咳等癥狀。白細胞呈正常或者輕度升高,且上述臨床表現缺乏特異度。當前臨床診斷MP感染的方法主要還是血清學檢測試驗。本研究主要采用顆粒凝集法對2500份臨床疑似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的血清抗體進行檢測,對其流行病學特征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標本來源收集2013年1~12月份門診及住院疑似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血清標本2500份,其中男性患者1320例(占52.80%),女性患者1180例(占47.20%)。
1.2 試劑與方法試劑:試劑均由日本Fujirebio公司提供的SErodia-myco II顆粒凝集試劑盒檢測血清支原體總抗體,根據試劑盒上的說明書嚴格進行操作。具體檢測步驟:首先將待檢血清標本、陽性/陰性對照品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稀釋,并將其加入至U型板之中,25μ L/孔,然后再將其加入至肺炎支原體抗體致敏的明膠顆粒懸浮液25μl/孔振蕩混勻,將其置于室溫3h對其結果進行觀察,結果的讀取按照Fujirebio公司所提供的凝集反應圖卡進行。
1.3 陽性結果判定方法樣品與未致敏粒子(最終稀釋倍數為20倍)反應圖像判定為“-”,而與致病粒子(最終稀釋倍數為40倍)反應圖像判定為“+”,則其結果為陽性。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 X±s)檢驗,且以n(%)的形式進行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肺炎支原體感染陽性率性別差異分析 在研究中所選擇的2500份血清樣本中,采用顆粒凝集法,IgM抗體陽性例數為1134份,感染陽性率為45.35%(1134/2500);其中女性患者陽性率為52.88%(624/1180),男性陽性率為38.64%(510/1320)。女性陽性率顯著高于男性陽性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年齡段肺炎支原體感染陽性率對比分析3~9歲、10~16歲及17~23歲組與≥23歲患者組相比,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段肺炎支原體感染陽性率比較
年齡段(歲) 例數(n) 陽性例數(n) 陽性率(%) X2值 P值≤3歲 1186 465 39.21 1.179 >0.053~9歲 501 270 53.89 5.921 <0.0510~16歲 452 234 51.77 4.968 <0.0517~23歲 99 55 55.56 6.231 <0.05≥23歲 262 110 41.98 <0.05總計 2500 1134 45.36 <0.052.3 不同月份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發病率分析 7~12月份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生率均顯著高于1~6月份發病率,即秋冬季節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生率高于春夏季發病率,見表2。
表2 不同月份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患者發病率[n(%)]
月份 例數(n) 陽性率(%) 月份 例數(n) 陽性率(%)1 251 112(44.62) 7 152 68(44.74)2 146 53(36.30) 8 122 55(45.08)3 187 71(37.97) 9 146 82(56.16)4 263 80(30.42) 10 243 133(54.73)5 221 90(40.72) 11 305 153(50.16)6 140 58(41.43) 12 324 179(55.25)3 討論
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大多數病例涉及呼吸道感染,呈散發發病,潛伏期6~32天。在封閉人群中如幼兒園、中小學校肺炎支原體可產生小規模流行[4]。近年來由于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診斷方法進展和應用,發病率有增加趨勢,本研究主要對250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MP抗體陽性率為45.36%(1134/2500),而據該市報道,2012年陽性率為38.20%,2011年陽性率為33.17%。由此可知2013年MP陽性率均顯著高于2012及2011年。本調查結果發現女性患者肺炎支原體陽性率高于男性。以前的研究也有同樣的發現。郭紅波等在蘇州地區5834份大樣本研究中顯示,男女肺炎支原體陽性率檢測率之比為1:1.3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5]。探討其原因,一是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女性患者較男性患者更易就診,并接受實驗室檢測;其二則可能是女性的確較男性對肺炎支原體更加易感。此外本研究結果還顯示,3~9歲、10~16歲及17~23歲組與≥23歲患者組相比,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7~12月份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生率均顯著高于1~6月份發病率,即秋冬季節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生率高于春夏季發病率。
綜上所述,肺炎支原體感染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發展趨勢,發病以兒童及青少年為主,且女性感染發生率顯著高于男性,易發季節為秋冬季。因此應加強對呼吸道感染患者進行支原體測定,從而為臨床診療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張安全,薛立軍,王英宏,等. 深圳市西部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流行病學分析[J].河北醫藥,2011,33(12):1881-1882.
[2] 曹敏娟. 2011年西安地區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流行病學分析[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2,27(2):124-125.
[3] 郭紅波,季偉,王美娟.蘇州地區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流行病學分析[J].江蘇醫藥,2010,36(2):16O-162.
[4] 陳曉穎,萬莉雅.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流行病學及肺外并發癥特點[J].山東醫藥,2009,49(47):108-109.
[5] 譚迎花. 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診治[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3,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