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方言影響,浙江大學生英語發音過程中表現出吞音現象,并表現為輔音吞音和元音吞音兩個方面。英語語音吞音現象映射了英語語音學習的困難所在。只有師生真正意識到語音學習的重要性,持之以恒模仿英語母語者的地道發音,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發音現狀。
關鍵詞:遷移理論 浙江大學生 吞音 英語教學
一、引言
二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學習者通常習慣性地將母語的語言形式、意義及與母語相聯系的文化遷移到第二語言中去。絕大多數外語習得者是在母語思維模式下或母語習慣已經內化的基礎上才開始學習外語的,因此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到母語的影響。{1}本研究探討的浙江方言屬于七大方言之一——吳方言的一個分支,傅國通等專家將中國吳方言分為太湖片、臺州片、甌江片、婺州片、處衢片、宣州片{2},而浙江省內不同市、縣則涵蓋這六個分區全部,可見,浙江方言內部非常復雜。受母語影響,浙江大學生發音過程中吞音現象很嚴重,因此,本研究將以語言遷移理論為切入點,探討浙江大學生英語語音吞音現象,并為英語語音教學提供一點理論指導。
二、遷移理論及吞音現象
“遷移”是由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D. P. Ausuhel)提出的。母語對英語語音學習過程的遷移表現為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和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兩種形式,漢語屬于漢藏語系(Chinese-Tibet language),而英語屬于印歐語系(Indo-European language),二者在語音、詞匯、語法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因此,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母語對于目的語起到負遷移作用。{3}
吞音(swallowing sound)與省音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省音(elision)是指省去話語中一個或幾個音的現象。{4}在音系學中,通過某個音素在一定條件下的零位實現(zero realization)來實現的。一般來講,英語中的省音是以一定的語音規律(如一致關系)為原則;以不影響意義的表達為前提;以音的省略為手段;以省力為目的來實現的。{5}在非正式口語中,省音是很常見的。吞音是省音在中介語中的變異,屬于發音上的錯誤。
三、浙江大學生英語語音中的吞音狀況
1.輔音吞音
漢語中韻母占優勢并且多為開音節,基本上是一字一音節,無聲母(輔音)連綴的情況。{6}英語的音節首和音節尾都可以由輔音群來充當形成輔音連綴。{7}受浙江方言影響,部分輔音及輔音從在發音過程中存在吞音現象。
(1)詞首輔音叢中[w]吞音
能與[w]連綴的輔音有[t][d][k][g][θ][s],受浙江方言影響,這些輔音從后面的[w]常被浙江學生吞掉,產生發音錯誤。如twirl[tw?藜:l]讀成[t?藜:l];twice[twais]讀成[tais];twinkle['twi?鬒k?藜l]讀成['ti?鬒k?藜l];dweller['dwel?藜]讀成['del?藜];dwarf[dw?蘅:f]讀成[d?蘅:f];dwindle['dwind?藜l]讀成['dind?藜l];quarrel['kwr?藜l]讀成['kr?藜l];quantity['kwnt?藜ti]讀成['knt?藜ti];quote[kw?藜?尬t]讀成[k?藜?尬t];distinguish[di'sti?蘩ɡwi?蘩]讀成[di'sti?鬒ɡi?蘩];anguish['ae?鬒gwi?蘩]讀成['ae?鬒gi?蘩];thwart[θw?蘅:t]讀成[θ?蘅:t]等。
(2)詞尾輔音叢[k][l][θ]吞音
浙江方言不存在詞尾輔音連綴現象,因此,[k][l][θ]出現在詞尾輔音叢時,經常出現吞音現象。如:將next [nekst]讀成[nest];text[tekst]讀成[test];fixed[fikst]讀成[fist];solve[slv]讀成[sv],false[f?蘅:ls]讀成[f?蘅:s],fault[f?蘅:lt]讀成
[f?蘅:t];realm[relm]讀成[rem],wealths[welθ]讀成[weθ],thousandths['θauzndθs]讀成['θauznds]等。
(3)音節中輔音從吞音
少部分學生將音節中輔音吞音,產生發音錯誤。如將every['evri]讀成['eri](也有部分學生發成['ev?藜ri]),only['?藜unli]讀成['?藜uli],comrade['kmreid]讀成['kreid]等。這種情況也主要是受方言影響,如前所述,浙江方言中不存在輔音連綴,因此學生無意識地將輔音連綴中的第一個輔音吞掉。
(4)音節尾單輔音[l]吞音
受浙江方言的影響,當單輔音[l]出現在句尾時,并且其前面音節為元音時,部分學生將[l]吞音。如goal[g?藜ul]讀成[g?藜u],towel[tau?藜l]讀成[tau?藜],beautiful['bju:tiful]讀成['bju:tifu],careful['ke?藜f?尬l]讀成['ke?藜f?尬],drawl[dr?蘅:l]讀成[dr?蘅:],fall[f?蘅:l]讀成[f?蘅:]等。
2.元音吞音
英語中的雙元音和漢語中的前響復韻母很相似,漢語中前響復韻母包括[ai][ei][ao]和[ou]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前一個元音清晰響亮后一個元音輕短模糊音值不太固定,只表示舌位滑動的方向。英語中的雙元音講究自然滑動是一個動態的音發音時舌位、唇形的動作都要從第一個音素滑向第二個音素第一個音發得較長而清晰,而第二個音發得較短較模糊。{8}受方言影響,雙元音[ei][ai][?蘅i][?藜u][au][i?藜][?蘚?藜]及[u?藜]發音過程中,出現部分吞音現象。如:[ai]部分吞音往往讀成方言中的[ê]音;[ao][ou]部分吞音往往讀成方言中的[a]音,因此,time發成[têm],buy[bai]發成[bê]音,town[daun]發成[tan]音,boy[b?蘅i]發成[b?蘅]音。
四、學習者對方言語音負遷移態度的調查
了解學習者對方言語音負遷移態度有助于了解學生語音發音錯誤的根源,以便為今后的語音教學提供一定的依據。就筆者調查的201份問卷中,87%學生已經認識到自己的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存在一定的負遷移作用,69%的學生認為方言不僅影響到自己的語音,還影響到自己的聽力。并且超過半數的學生為此產生過焦慮感。43%學生認為自己家鄉老師帶有地方口音,語音發音不標準,并表示愿意接受系統的語音訓練。
不難得出,啟蒙教師母語負遷移對學生的語音影響很大,加之大部分學生中小學階段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語法、詞匯、閱讀等應試環節,進入大學階段,聽力、口語在考試中比例增加容易造成學生英語學習的焦慮情緒,因此,對英語產生畏懼、抵觸情緒,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對教育工作者的啟示
吞音現象映射了學生英語錯誤發音中的一個方面,受方言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英語語音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要想改善學生英語發音現狀,要從源頭抓起,改變學生觀念,使學生養成正確的語音學習觀。
1.認知到英語語音學習的重要性
要改變大學生英語語音現狀,首先要改變師生對英語語音的認識。英語語音不僅僅是學生初級階段的學習任務,而是要貫穿整個英語教學過程。要讓學生認識到普通話、方言、土語之間的差別及其對英語發音的影響,加強語音基本功訓練,養成正確的語音學習觀。
2.有的放矢進行語音教學
大學生的發音習慣在中小學已經形成,要想徹底糾正其發音絕非易事。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方言和普通話的差異,挖掘方言對英語語音發音的影響,有針對性地進行英語語音教學。尤其是在大學生剛入學階段,要專門安排固定課時進行語音糾錯,同時,重點規范學生的語音、語調,使學生走出中學階段“中國式英語發音”。
3.加大力度模仿英語原聲發音
大部分學生從初學階段就沒有形成規范的發音習慣,因此在大一剛入學時,教師就要給學生多推薦一些英文學習網站,初始階段不要給學生施加太大的壓力,以免影響其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不妨推薦一些英文原
版電影,通過音像結合,利于學生接受;同時,要求學生不但要模仿地道英語發音,還要模仿其口型、發音力度,只要這樣從根本上糾正其發音錯誤。
外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利用語言有效地進行交際,但在外語學習和交際中,我們無法避免來自于母語的干擾。{9}吞音現象映射了學生英語錯誤發音中的一個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的放矢,善于發現問題,利用遷移理論等相關理論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將母語對英語語音學習帶來的影響減小到最低程度。
{1} 劉冬雨.朝陽方言對英語語音習得的負遷移作用[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2011(2):405-409.
{2} 傅國通等.吳語的分區(稿)[J].方言,1986(1):1-7.
{3}{6}{8} 田希波.從音段層面看河西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的遷移影響[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3(4):95-99.
{4} Richards et al. 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don: Longman. 1985:152.
{5} 馮友.大學英語學習者吞音現象調查—— 一項基于語料庫的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6):453-458.
{7} 吳蓉.英語語音學習中的負遷移現象研究——論南縣方言語音語調對中專生學習英語語音語調的負遷移作用[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25-28.
{9} 田希波.基于超音段層面的河西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負遷移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2013(11):72-75.
基金項目:本文系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院級課題“浙江方言對英語語音學習負遷移研究”(2013dfy022)階段性成果
作 者:田希波,碩士,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翻譯、英語教學。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