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霞
【摘要】目的 對100例神經外科意識障礙患者進行觀察以及護理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100例與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在我院神經外科治療的意識障患者,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密切觀察2組患者生命體征以及相關指標變化,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對實驗組患者進行護理,對2組患者進行臨床療效的觀察。結果 經過對2組患者治療以及護理后,2組恢復良好以及輕度傷殘的例數比較實驗組明顯比對照組多,其中實驗組恢復良好人數是30人,對照組恢復良好人數是20人(p<0.05),并且重度傷殘、植物人以及死亡的例數比較實驗組比對照組要低。結論 加強對患者的觀察以及加強患者的護理工作能能并能緩解患者的痛苦,切實使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死亡率下降,最終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值得于臨床推廣。
【關鍵詞】意識障礙;神經外科;護理;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237-01
神經外科重癥患者往往具有變化快、病情危急、死亡率高、以及致殘率高等特點。其中神經外科常見癥狀之一是意識障礙。意識障礙也就是大腦皮質的高級活動結構功能發生異常和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的結構功能發生異常,是由于其病理性改變以及受到大面積損傷,從而使得意識內容與覺醒狀態與行為發生改變,進而導致意識障礙[1]。高血壓腦出血、嚴重顱內感染、重型顱腦損傷、顱內不同類型腫瘤術前術后患者都會有意識障礙的現象。因此鑒于意識障礙的復雜性,本文對100例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如何更好的對意識障礙患者進行護理。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100例與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在我院神經外科治療的意識障礙患者,其中男56例,女44例,平均年齡(38.5 1.6)歲,100例患者均有意識障礙所表現的臨床癥狀,即淺昏迷、嗜睡、深昏迷、昏睡、朦朧狀態、精神錯亂、譫妄狀態、意識模糊等癥狀。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其中實驗組患者女23例,男27例,對照組女21例,男29例,100例患者在性別、年齡、意識障礙程度等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意義。
1.2方法24h對2組患者血壓、心率、心跳、血氧飽和、呼吸等指標采用多參數監護儀進行動態監測。并密切查看患者意識、瞳孔等生命體征變化。同時對實驗組患者進行護理,具體方法有: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患者在進行手術后,往往患者機體會造成損傷,從而會引起生命體征方面發生一些改變,對患者肢體動作、姿態、表情、瞳孔等進行觀察,而觀察是病人瞳孔能客觀反映出病人體征的變化。當發現患者有異常變化是,應及時告知醫生對患者進行救治。隨時監測患者的相關指標變化:護理人員在患者進行神經外科手術后,應隨時監測患者血壓、心率、心跳、血氧飽和、呼吸等指標,因為這些指標能綜合評估病人病情,例如,若患者異常心率加快,則會引起其他幾項指標發生異常,這事護理人員應檢查消化道有無出血,呼吸道是否阻塞等,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以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護理病人的呼吸道:神經外科病人往往會發生眼部肌肉、舌后墜松弛導致嘔吐物誤吸呼吸道、咽反應遲鈍等現象,進而會造成患者呼吸道受阻,繼而加重病情,甚至會誘發癲癇等并發癥。因此護理人員應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隨時查看患者呼吸道情況,若患者呼吸道有分泌物,應及時清除,在必要時利用呼吸機輔助治療或實施氣管切開術,以保證患者呼吸順暢。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
1.3評定標準輕度傷殘:患者仍有輕度殘疾,但是可以獨立生活,在保護下能夠進行工作。重度殘疾:患者生活需要他人照料,身體為嚴重殘疾,但患者處于清醒狀態?;謴土己茫耗塥毩⑸罟ぷ?,但是仍有輕度缺陷。植物人:患者僅有很少的反應。死亡:患者結束生命。評定標準以Jennet和Bond等提出的格拉斯哥治療結果評定為準[2]。
1.4數據處理以p<0.05為標準,具有統計意義,使用x2檢驗計數資料,運用SPSS1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3]。
2.結果
經過對2組患者治療以及護理后,2組恢復良好以及輕度傷殘的例數比較實驗組明顯比對照組多(p<0.05),并且重度傷殘、植物人以及死亡的例數比較實驗組比對照組要低,詳見以下表
表1經過對2組患者治療以及護理后的結果比較
類別 例數 死亡 重度傷殘 植物人 輕度傷殘 恢復良好實驗組 50 1 3 1 15 30對照組 50 5 10 3 12 20x2 - 2.837 4.332 1.041 0.457 4.000p - >0.05 <0.05 >0.05 >0.05 <0.05注:與對照組比較
3.結論
意識障礙是指大腦皮質的高級活動和腦干網狀結構上行激活系統的結構功能發生異常是由于其病理性改變以及受到大面積損傷,從而使得意識內容與覺醒狀態與行為發生改變,進而導致意識障礙。意識障礙對患者自身以及其家庭造成很大影響,嚴重影響患者生活,其一般在病情比較危重的情況下發生,病人醒覺完全喪失,并且無任何反應。意識障礙患者一般會有淺昏迷、嗜睡、深昏迷、昏睡、朦朧狀態、精神錯亂、譫妄狀態、意識模糊等臨床癥狀[4]。高血壓腦出血、嚴重顱內感染、重型顱腦損傷、顱內不同類型腫瘤術前術后患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因此意識障礙是精神外科常見的癥狀。因為護理意識障礙的復雜性,導致患者患者家屬和醫護工作壓力很大。鑒于意識障礙的復雜,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意識障礙患者的護理。通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以及監測患者相關指標變化情況;護理病人的呼吸道等護理方法能并能緩解患者的痛苦,切實使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死亡率下降,最終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5]。
本文對100例患者進行研究,結果得出2組恢復良好以及輕度傷殘的例數比較實驗組明顯比對照組多(p<0.05),并且重度傷殘、植物人以及死亡的例數比較實驗組比對照組要低。因此加強對患者的觀察以及加強患者的護理工作能能并能緩解患者的痛苦,切實使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以及死亡率下降,最終提高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值得于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榮本珍,張如弈,卞秀云等.神經外科意識障礙病人的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5):440-441.
[2] 于艷華.神經外科意識障礙病人的觀察及護理[J].健康之路,2013,12(11):398.
[3] 李寶華.神經外科意識障礙患者采用改進鼻飼法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7,22(24):36-37
[4] 趙艷麗.神經外科意識障礙患者的轉運護理[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24(1):513-514.
[5] 楊雅娟.神經外科意識障礙患者的護理體會[J].醫藥前沿,2014,(11):338-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