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紅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于神經外科重癥患者臨床治療、恢復效果的作用,分析護理干預的臨床意義。方法:選取本院神經外科病房重癥患者90名,男性76例、女性14例;病程在1h~3d,平均為(1.3±0.4)d;明確診斷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陽性體征、意識改變。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對照組給予神經外科常規護理辦法,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結果:對觀察組護理干預后,患者認知、肢體功能恢復評分比對照組有明顯的提高;臨床并發癥的發病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病患滿意度較對照組提高,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護理干預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治療和康復中有一定積極作用,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臨床中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神經外科;康復指導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247-01
臨床上神經外科疾病發病越來越多,顱腦損傷是神經外科疾病的主要發病原因。創傷引起的顱腦損傷,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癥狀,常并發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疾病。臨床神經外科上對于神經系統疾病大多采用手術治療,重癥患者病程普遍較長,病情較重。對于臨床醫護人員的治療、護理有較高要求。由于患者病情復雜,常需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手段和護理計劃。本次研究以護理干預進行有實際操作意義的研究,探討護理干預對于神經外科重癥患者臨床治療、恢復效果的作用,分析護理干預的臨床意義。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本院神經外科病房重癥患者90名,所有患者的年齡在23~52歲之間:男性76例,平均年齡(39±0.7)歲;女性14例,平均年齡(40±1.7)歲。腦挫傷40例,硬膜下出血10例,腦干損傷5例,顱內腫瘤8例,重癥顱腦損傷8例,高血壓致腦出血9例,顱內血腫占位8例。病程最長者3天,最短者1h,平均為(1.3±0.4)d;明確診斷,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陽性體征、意識改變等。
1.2 方法將患者隨機均分為2組,對照組給予神經外科常規護理辦法,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辦法的基礎上針對患者病情給予相互不同、有個體針對性的從心理、肢體功能、認知方面進行護理干預。
1.2.1觀察組在患者入院后積極完善相關檢查:對其基礎生命體征(T、P、R、BP)進行常規檢查并記錄;觀察并記錄患者的意識狀態、瞳孔大小、血氧飽和度;進行格拉斯哥評分,仔細詢問患者的病程、既往史、生活習慣等,密切觀察患者在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等方面的變化。針對患者的臨床診斷和病程,從飲食、用藥、心理、康復等方面制定詳細的護理干預計劃。提高患者的臨床對患者的康復進行早期的康復指導性干預,幫助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復認知、清醒意識。
1.2.2心理干預根據神經外科患者外界創傷所致的共性,在患者入院后增加病人及家屬與護理人員的溝通,進行心理上的疏導,緩解患者的焦慮、壓抑心理。從臨床關懷、理解的角度,聆聽患者傾訴、以適當的方式幫助其宣泄內心消極情緒,必要時可遵醫囑進行鎮靜藥物使用。動員患者家屬,為幫助患者的心理狀態、臨床體征的好轉共同努力。
1.2.3認知、肢體功能康復護理神經外科患者大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陽性體征、認知障礙。格拉斯評分8分以下可診斷為昏迷狀態。應密切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嚴密檢測患者的顱內壓變化,為必要時行手術治療做準備。此外,意識狀態的變化、顱內壓的改變應及時預防腦疝、顱內壓升高,嚴密關注以及時挽救患者生命。在術后幫助患者翻身,以防止長期臥床褥瘡的發生、降低外科手術后肺部感染率。以床間轉移、立姿平衡等手段幫助患者進行肢體功能康復性鍛煉;在了解患者認識狀態的前提下,針對性的從記憶力鍛煉、順序排列、組織分類等方面進行訓練,幫助患者認知功能康復。
1.3評價指標
用Barthel指數評分對患者日常的生活能力、穿衣、洗漱、大小便、床間移動等方面進行評分,分數越高其生活能力恢復越好。用Fugl-Meyer 評價法對患者的運動能力恢復狀況進行評估。根據患者住院期間臨床并發癥情況進行統計,評估護理干預對患者疾病恢復的輔助效果。對兩組患者進行臨床護理滿意度調查,并統計其結果。
1.4 統計學處理
研究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χ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認知、肢體功能恢復評分的比較,見表1;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病率對比,見表2。
表1兩組患者認知、肢體功能恢復評分的比較(X±s)
組別 Barthel評分 Fugl-Meyer評分 觀察組(n=25) 81±9.2 69±3.7對照組(n=25) 73±2.1 48±5.9P值 <0.05 <0.05注:在對觀察組實行護理干預后,分析對比可見觀察組護理干預對患者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認知功能恢復、日常生活能力恢復有明顯的幫助。
表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病率和病患滿意度的比較[n(%)]
組別 并發癥發病率 病患滿意度觀察組[n(%)] 4(16) 93(93)對照組[n(%)] 7(28) 82(82)P值 <0.05 <0.05注:分析對比,護理干預明顯降低了觀察組的患者臨床并發癥的發病率,大大提高了病患滿意度。
3討論
神經外科的重癥患者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的癥狀,患者長期處于疾病狀態,神經外科的常規護理不能滿足其臨床護理需要。由于其病情復雜,長期臥床極易發生肺部感染,此外,對營養的需求也大大增加?;颊哂捎趧搨a生的煩躁、焦慮等精神狀態,不緊影響其自身疾病的好轉,甚至會引起其他精神疾病。因此,臨床上需要在自仔細、明確掌握患者臨床病程和既往史的基礎上,針對其年齡、臨床疾病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多方面護理干預[1]。
本次研究中護理干預主要從心理干預、認知、肢體功能康復護理、加強醫護與病患溝通方面進行,幫助患者生活能力的恢復。通過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指標的對比分析,可見,護理干預可明顯預防神經外科重癥患者臨床并發癥發病率,在患者神經系統功能恢復方面也有一定幫助[2]。所以,護理干預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治療和康復中有一定積極作用,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臨床中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東輝.護理干預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的影響[J].首都醫藥2014.下:53-54.
[2]孫劍虹.全面護理干預對神經外科重癥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13.20(2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