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靚
【摘要】:目的:ICU中心靜脈留置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預防與護理。方法: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間來我院治療的重癥監護患者10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例行 ICU 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預防與護理,護理過程結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并進行評估。結果:治療組在進行相關護理之后,其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在顯效率上,組間比較也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ICU中心靜脈留置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預防與護理,可以更好的預防和控制感染的發生,重癥監護患者得到較好的治愈,提高了生存率,起到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此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上大量推廣。
【關鍵詞】:ICU中心靜脈留置導管;相關性感染;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267-02
當今臨床治療工作中,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技術操作,主要應用于重癥監護病房(ICU)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該種技術不僅能保證患者較為及時的用藥、輸血、輸液等[1],還方便監測患者血液循環和心臟功能的變化情況,所以在搶救較嚴重患者時,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技術應用的會更加普遍。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進步,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技術逐步應用于更廣闊的領域,比如:氣胸治療、血液凈化、血流動力學的監測、胃腸外營養等諸多方面[2],為ICU 患者的臨床治療增加了更多的砝碼。但是,隨著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技術的普遍應用,其缺點也逐漸暴露出來,由其帶來的相關感染也逐漸增多。據統計,由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所帶來的感染已經占據醫院感染的絕大多數,大多菌血癥的發生是由于中心靜脈留置導管的預防與護理不當,進而導致了較多并發癥的發生。本文就ICU中心靜脈留置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預防與護理,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間來我院治療的重癥監護患者100例,所有入院患者均有嚴重的疾病,包括心腦血管疾病、嚴重創傷等。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齡33-62歲之間,平均年齡(48.68±2.75)歲。對照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齡35 -65歲之間,平均年齡(50.42±2.59)歲。兩組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P>0.05),故相互比較具有臨床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例行 ICU 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預防與護理[3]。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1、置管前,醫護人員要進行身體嚴格消毒,尤其手部衛生,選擇準確的插管部位,并對該部位皮膚進行消毒、晾干。2、醫護人員定期觀察留置的導管,定期更換透明輔料,如果輔料出現松動、污染等不良情況時,應立即更換,紗布更要頻繁更換,保證2-3小時更換一次。3、醫院應安排專門的負責感染控制的醫療人員,在整個護理治療過程中給予醫護人員監督、指導等工作,以保障護理工作的有序進行。護理過程結束,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并進行評估。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3.0 統計處理,測定結果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感染率的對比
兩組重癥監護患者感染率的對比,見表(1),通過表中數據能明顯看出治療組在進行相關護理之后,其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感染率對比分析
組別 例數 感染人數 感染率(%)治療組 52 1 1.92對照組 48 9 18.752.2 護理滿意度對比
兩組重癥監護患者感染率的對比,見表(2),通過表中數據能明顯看出治療組在進行相關護理之后,其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分析
組別 例數 不滿意 滿意 滿意度(%)治療組 52 5 47 90.38對照組 48 12 36 75.003 討論
當今的臨床治療中,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技術較多的應用于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隨著醫療衛生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技術也逐步應用于更廣闊的領域,包括心包的引流、氣胸治療、血液凈化、血流動力學的監測、胃腸外營養等多個方面。但是,由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所帶來的感染也在逐漸增多,而且占據了醫院感染的絕大多數,也帶來了一系列不良并發癥。ICU患者由于病情嚴重,相應的身體抵抗力較差,從而也增加了感染的發生率,因此,當下怎樣預防和控制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在重癥監護病房(ICU)的相關感染,成為醫療工作者的重中之重。
經過臨床工作人員長期的研究發現,中心靜脈穿刺留置導管的感染因素有較多方面,不僅與ICU患者所患疾病類型以及患者身體的抵抗力有關,還受醫護人員在整個護理準備過程中消毒徹底性的影響。此外,在護理過程中,更與護理人員的操作熟練度、留置導管的維護、插管部位等等諸多方面都有一定的關系[4]。但除了患者所患疾病類型以及患者身體的抵抗力等因素不可控制外,其余因素都是可以通過人為所能控制的,也就是說,醫護人員完全可以通過自身意識等各方面的提高,來使得感染的發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通過本文的相關研究發現,ICU中心靜脈留置導管相關性感染的預防與護理,可以更好的預防和控制感染的發生,提高了重癥監護患者的生存率,起到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此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上大量推廣。
參考文獻
[1]孫素娟,張衛紅,劉月欣,等.中心靜脈導管留置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及預防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4(6):229-231.
[2]周晴,胡必杰,高曉東,等.2009-2010 年上海市 65 所醫院 ICU導管相關性感染目標性監測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1( 12) : 2408-2410.
[3]張靜,高曉東,胡必杰,等.重癥監護病房醫護人員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現狀與預防控制措施認知的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2): 2411-2413.
[4]劉仕艷,湯穎,李榮英.抗生素封管預防血透患者臨時中心靜脈留置導管相關感染的研究[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29(9) : 111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