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世英
【摘要】以人為本的內涵是指人文精神, 本質上是一種以人為中心,對人存在的意義, 人的價值以及人的自由和發展, 珍視和關注的思想。在護理實踐中, 人文精神集中體現在對病人的價值,即對病人的生命與健康、 病人的權利和需求、 病人人格和尊嚴的關心和關注,它既可體現為整體護理內外環境所需的人性氛圍,也可顯現為護士個體的素養和品格; 它是一種對護理真善美追求過程的認識和情感, 也是一種實踐人性化、 人道化護理服務的行為和規范。以人為本是整體護理的理論和導向,整體護理則是以人為本具體的實踐和應用。在深入開展的整體護理中,如何引導護士進行以人為本的護理實踐是擺在護理管理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以人為本;護理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272-02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衛生服務的需求從單純的治療疾病, 發展到預防疾病, 增進健康過程中的人性的尊重和人道的護理。護士理念和行為上的轉變尚未跟上這一形勢的變化,加劇了護患對人性化護理服務供需的矛盾, 導致護患糾紛增加。針對上述護理管理面臨的問題, 護理管理者必須首先接受新的理念,用新的思路解決管理中的問題。
1. 開展向病人獻愛心月活動。
開展整體護理最重要的是護士工作要以病人為中心, 評估病人當前存在或潛在的健康問題, 圍繞著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各方面需要為病人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向病人獻愛心月活動不僅是一次深刻的職業素質教育, 也是促進護士建立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行為、 落實護理關愛的一次有益的嘗試。在活動月中提倡每一位護士至少做一項護理工作以外服務于病人的工作, 提倡護士把關心、 微笑帶給每一位病人。在活動月開展過程中, 護士一度產生了畏難情緒。的確這個要求有些苛刻,不容易做到, 正是因為難以做到才能引發護士更深刻的思考,這也正是當初提出這個倡議的用意所在。在護士長的啟發、 引導下, 護士積極地行動起來了,涌現出許多急病人所急、 想病人所想、 感人肺腑的好人好事。向病人獻愛心月活動使以人為本、 奮發向上的敬業奉獻精神得到了發揚光大。一位曾經幾次住院的病人在表揚信中寫到在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白求恩精神、 雷鋒精神是永存的 。為了使向病人獻愛心成為護士自覺的行為,我們堅持三年開展此項活動, 2001年向病人獻愛心月活動結束時,倡議將一年一度的向病人獻愛心月活動改為向病人獻愛心年活動,以此把向病人獻愛心活動推向一個高潮。
2. 開展溫馨穿刺月活動。
臨床護理工作直接面對的是備受身心困擾的病人,是病人的生命和健康,人性的關懷、 尊重的服務是首先強調的。溫馨穿刺月活動既是向病人獻愛心月活動的延續, 也是促進護士建立以人為本護理服務行為、 關愛生命的一次有益的實踐。此項活動的目的在于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 力爭做到一針見血, 把病人的痛苦減少到最低限度, 從而進一步營造以仁愛之心關愛病人,精湛技術服務于病人的服務氛圍。靜脈穿刺本身是一項有創傷性的操作,怎么可能讓病人在本身就疼痛的穿刺過程中感到溫馨呢? 這個問題在提出開展溫馨穿刺月活動時, 護士就提出了疑議。為了讓護士充分認識、充分理解, 從而使這項活動達到預期的目的, 首先進行溫馨穿刺總動員,反復宣傳、 再三強調活動宗旨及溫馨在其中的含義,在思想認識統一的基礎上組織護士重新學習基礎護理書中靜脈穿刺一節, 重點強化血管選擇的原則、 正確持針的手法、 進針的角度以及穿刺后的固定。隨后掀起了以老帶新、 一幫一的練兵活動。在臨床上遇到血管條件差的病人,有時難以避免出現一次穿刺不成功的情況,每當護士遇到穿刺不成功時總是用誠懇的語言說一聲對不起, 給您多扎了一針,使您在疾病痛苦之中又增加新的痛苦, 實在很抱歉 。
3.開展人文關懷服務月工作
人文關懷作為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實現手段, 充分體現了病人的人格尊嚴、 健康價值以及護理的科學技術價值、 護理的道德價值, 是整體護理發展的內在動力和靈魂。美國護理管理專家 Gillies曾指出: 護理管理是使護理人員為病人提供照顧、 關懷和舒適的工作過程。不同主題活動月工作是短暫的,一時的, 而護理服務是長久的,連續的。如果工作僅停留在活動層次上, 便失去了活動的根本意義。為了持久地將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應用到日常護理工作中,我們把向病人獻愛心、 溫馨穿刺、 人文關懷服務通過活動月的形式不斷重復、 反復強化, 潛移默化地培養護士養成一種習慣, 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 進一步促進了以人為本護理服務理念及行為的建立。曾經有一位病人聽了護士的話后激動的說: 你的話語和態度讓我非常的溫暖,即使再多扎幾針, 我也沒有意見。為了評價溫馨穿刺月活動的效果,我們還設計了護士靜脈穿刺滿意度調查表。為了確保溫馨穿刺、 溫馨服務貫穿到每一項護理工作中去,堅持每月一次的服務態度滿意度調查和靜脈穿刺滿意度調查。
4.結論
以人為本護理服務的探索與實踐, 是從以任務為中心的管理模式轉向以病人為中心;從重視護理工作的完成轉向重視病人需要的滿足;從重視對疾病的護理質量轉向對病人的全方位的護理質量;從短期護理行為的管理轉向長期護理行為和規范的管理的一次有益的嘗試。實踐證明, 有計劃、 有目的、 有步驟地將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及行為規范納入到護理管理中, 引導護士進行以人為本的護理實踐, 有效地促進了整體護理的健康發展。以人為本明確了護理的服務方向, 服務要求, 確定了護理的服務模式, 服務范疇。在臨床工作中, 以人為本護理理念與行為的變革, 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 而是需要一個長期大量的教育、 引導, 不斷推進的過程。護理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創新意識、 前瞻意識及管理方式對這一過程的推進起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陳立英,付春華, 焦衛紅, 等.我科規范護理服務的做法與體會[J] . 護理管理雜志, 2009, 9( 2) : 4041.
[2] 王斐,張佩雯. 創新特色護理服務模式的實施[J] . 護理學雜志, 2009, 24( 16) : 13 -14.
[3] 孫燕, 葉文琴,曹 潔.護士績效研究現狀及建立我國護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想[J] . 護理研究, 2010, 24( 3) : 661 -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