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華 戴香 黃長華 許碧霞
【摘要】目的探討75例鼻出血患者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 回顧分析我院收治的75例鼻出血患者臨床資料。結果 75例無一例發生并發癥,均痊愈出院,住院天數4-14d。結論 鼻出血除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外,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非常重要。
【關鍵詞】鼻出血;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279-02
鼻出血又稱鼻衄,多因鼻腔病變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偶有因鼻腔鄰近病變出血經鼻腔流出,其出血多為單側,亦可為雙側;可間歇反復出血,亦可持續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我科對收治的75例鼻出血患者實施了科學、全面、細致的護理,取得良好效果,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共75例,其中男45例,女30例,年齡40-68歲,出血部位:鼻后部25例、鼻頂部13例、中鼻道及中鼻甲19例、鼻中前部15例,部位不明3例;出血量:200-500 ml的46例,500-700 ml的24例,700 ml以上5例,住院天數平均4-14 d。
1.2方法
1.2.1一般鼻出血可采取以下護理方式:(1)指壓法:即讓患者仰頭坐在椅子上,并用拇指和食指捏緊鼻翼雙側,壓迫鼻中間軟骨前部,同時讓患者張口呼吸,經過一段時間,即可止血。(2)冷敷法:讓鼻出血者盡快平臥床上,然后用冷毛巾放在額部和鼻部,每2~3分鐘換一次冷毛巾。(3)堵塞法:即用紗布卷、脫脂棉或吸水好的紙卷,先用冷水或麻黃素滴鼻水浸濕,輕輕塞進鼻出血的鼻孔,可起到止血作用。(4)燒灼法:出血部鼻粘膜表面麻醉,在該部點涂50%硝酸銀或三氯醋酸,利用其蛋白凝固作用使破裂的小血管封閉。也可電灼該部,或用激光或冷凍治療。(5)粘膜下剝離:對于鼻中隔前部粘膜出血點反復出血的病例,可采用此法。操作方法與常規鼻中隔粘膜下切除術相同,如有偏曲的鼻中隔軟骨應予切除,剝離范圍應稍廣些。(6)瘢痕形成法:鼻粘膜表面麻醉,用眼科三角刀在鼻中隔易出血區做三條切口,長1~1.5cm,切開粘膜,割斷擴張的毛細胞血管,切口兩側做1~2mm寬的粘膜下剝離,壓迫24小時。(7)鼻內窺鏡下電灼術:用前鼻鏡檢查難以發現出血點時,可進行鼻內窺鏡檢查,以發現鼻后部出血部位。在內窺鏡下引入電灼器頭進行燒灼,也可經光導纖維導入激光燒灼。KTP激光較為合適,先燒灼出血點周圍,再在血管斷端處燒灼。
1.2.2突發性嚴重出血
此型鼻衄多來勢洶猛,迅速止血甚為重要,然后再進一步查找病因進行治療。止血措施主要有:前鼻孔鼻腔填塞法,填塞物為無菌凡士林紗條,填壓時應預先置一硬塑鼻導管,維持鼻通氣,雙側鼻填塞時尤為重要[1]。鼻填塞時間一般為24小時,到時可一次或分次取出。如需填塞物留置數天甚至一周,填塞物中應加入抗生素粉,也可應用碘仿紗條凡士林紗條填塞,但患者痛苦較大。現有改良方法如下:(1)止血套填塞法。將涂有油劑的指套或橡皮套先置于鼻腔,然后以紗條作套內填塞。(2)氣囊壓迫止血法。將附有通氣管的橡皮膜或硅膠膜氣囊置于鼻腔出血部位,套內注氣使其擴張以壓迫止血,借通氣管維持鼻呼吸。
2結果
由于我科醫務人員科學的治療及全面、細致、周到的監測和護理,75例鼻出血患者均治愈出院,無一例相關并發癥發生,治愈率達100%。
3護理措施
3.1病情觀察和心理護理
觀察患者神志、意識、膚色、生命體征等,高血壓患者應控制血壓,降壓應平穩,定時監測血壓。如鼻腔、口腔無鮮血,證明止血有效,如有少許滲血,密切觀察,并做好再次鼻腔填塞或內窺鏡下射頻止血的準備。行填塞術后,出血多經鼻咽部流入口腔,應囑患者勿將口中血液咽下,以觀察出血量。注意患者有無視力改變、耳鳴、體溫升高、咳嗽,有無胸悶、心前區疼痛不適、呼吸困難等癥狀,有無意識、瞳孔的變化,是否有感染、填塞物向后滑脫致氣管異物、心腦血管意外等并發癥的發生。針對患者緊張、焦慮的負性情緒,以情緒調解為主,提高舒適度;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安撫患者情緒以取得信任;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治療和鼻腔填塞的目的、方法、必要性,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3.2鼻腔舒適護理和體位護理
患者常有較明顯的局部疼痛及反射性頭痛,取半臥位,可減輕頭部充血,有利于分泌物引流,減輕水腫。鼻額部持續冷敷能夠減輕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組織腫脹,降低神經末梢的敏感性,減輕疼痛。觀察填塞引起疼痛的程度,嚴重者給予止痛鎮靜藥。鼻孔填塞后張口呼吸造成口唇干燥、口臭,加強口腔護理,每日至少3次,并給呋喃西林液含漱,口唇涂軟膏,保護口腔清潔。患者取半臥位,使頭部、背部與雙下肢有依靠的支撐點;進餐時協助擺至舒適體位。如有缺氧情況,給予吸氧。雙側鼻腔填塞或前鼻孔填塞者常規間歇吸氧。
3.3飲食護理和用藥指導
囑患者清淡飲食,勿食過熱、過硬、辛辣有刺激性食物,禁煙酒,多進食新鮮水果及粗纖維蔬菜,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給予緩瀉劑或潤腸劑。遵醫囑給予止血藥物,注意用藥后的變化及副作用;復方薄荷油滴鼻,保持鼻腔濕潤, 高血壓出血患者禁用或慎用麻黃素或腎上腺素;中醫認為鼻血為肺竅,肺熱迫血逆行導致。對于實熱型的出血建議用梔子豉湯:梔子15g,淡豉10g,仙鶴草15g。7劑為一療程;對于虛熱型的建議用滋燥養營湯:當歸10g克,生地黃、熟地黃、白芍、玉竹、金銀花各15克,黃芩、玄參、麥冬各12克,生甘草8克。水煎服,可復渣再煎服,每日1劑,7劑為一療程。
3.4出院指導
積極治療原發病,監測血壓;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避免受涼,以導致咳嗽、打噴嚏誘發出血;低鹽、低脂飲食,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鼻腔干燥時用復方薄荷油滴鼻或清水洗鼻,不要擤鼻。
4討論
鼻出血是五官科常見病,護理工作做的是否到位直接關系鼻出血治愈率的高低。因此護理工作應貫穿從接診到治愈的每個環節,針對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及止血手段,有效、科學、全面、細致護理,使患者早日痊愈。
參考文獻
[1]樊春玲,李曉靜,鼻出血行鼻腔填塞術護理會[J].家庭護士2008, 6(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