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蘭
【摘要】目的:探討針對慢性萎縮性胃炎(CAG)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后獲得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CAG患者190例。由隨機數表法將所有CAG患者分為D1組(觀察組 95例)與D2組(對照組 95例)。D2組:采用常規護理的方法;D1組:采用常規護理聯合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方法。對比D1組與D2組CAG患者在護理干預應用效果方面表現出的差異性。結果:在臨床治療痊愈率以及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方面,兩組CAG患者差異明顯(P<0.05);在護理滿意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以及消極情緒緩解程度評分方面,組間差異明顯(P<0.05)。結論:針對CAG患者,臨床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最終獲得的護理效果確切,顯著縮短了患者的疾病康復時間,具有良好的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常規護理;人性化護理;慢性萎縮性胃炎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280-02
CAG屬于一種退行性胃黏膜病變,此種疾病主要分為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及多灶萎縮性胃炎兩種類型。患者發生病變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出現了固有腺體萎縮以及患有胃黏膜慢性炎癥等。此外,往往合并出現胃黏膜上皮腸化生或者異性增生的情況。患者患有此種疾病后,表現出疾病形成原因較為復雜、疾病病程較長、臨床疾病復發較高以及難以有效治愈等諸多的特點[1, 2]。當前針對CAG患者,臨床治療方式以及護理方式都獲得了極為廣泛的關注。對其為了探討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本文主要針對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給予人性化護理干預后,最終的護理應用效果確切,現將具體的臨床研究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03月—2014年03月190例CAG患者。所有患者于臨床均表現出程度有所不同的惡心嘔吐癥狀、腹部疼痛癥狀以及便秘等系列癥狀。對所有CAG患者實施電子胃鏡檢查或者實施纖維胃鏡檢查,所有患者全部滿足CAG的臨床診斷標準。利用隨機數表法將所有CAG患者均分為D1組與D2組。在D1組95例CAG患者中,男50例,女45例;患者的年齡范圍為35歲-69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6.3±5.9)歲;患者的病程為6個月-5年,患者的平均病程為(3.6±2.4)年。在D2組95例CAG患者中,男49例,女46例;患者的年齡范圍為39歲-70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6.9±6.1)歲;患者的病程為8個月-5年,患者的平均病程為(3.8±2.3)年。D1組與D2組CAG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方面,存在均衡性(P>0.05)。
1.2 方法
針對本次研究的CAG患者,分別對采用常規護理的D2組與采用人性化護理的D1組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研究,以突出人性化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
1.3 療效判斷標準
對患者完成3個月的臨床治療后,對所有患者實施胃鏡檢查以及進行病理活檢,最終根據患者的臨床恢復情況對患者實施統計分析,對最終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定[3, 4]。痊愈:對患者完成臨床治療后,患者臨床系列癥狀表現以及體征表現全部消失,對患者實施胃鏡復查以及實施病理活檢,沒有表現出萎縮性改變的情況;顯效:患者臨床系列癥狀以及體征獲得了明顯緩解,對患者實施胃鏡以及病理活檢,最終結果表現,患者萎縮的程度有所緩解;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進行胃鏡檢查與病理活檢為表現為任何程度的改變,甚至表現為嚴重的情況。
1.4 評價方法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利用模糊數字評分法完成護理滿意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以及消極情緒緩解程度評分。評價的分數為0分-10分,分數越高表示獲得的效果越顯著。
1.5 統計學方法
通過統計學軟件SPSS15.0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與統計,分別利用t檢驗以及卡方檢驗表示本次研究計量資料以及計數資料,以P<0.05為存在差異,表現出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痊愈率以及治療總有效率
在臨床治療痊愈率以及臨床治療總有效率方面,兩組CAG患者差異明顯(P<0.05),可見表1。
表1 D1組與D2組臨床痊愈率以及治療總有效率的比較情況 [n(%)]
組別 n 痊愈 顯效 無效 總有效D1組 95 67(70.53)* 26(27.37) 2(2.11) 93(97.89)*D2組 95 51(53.68) 15(15.79) 29(30.53) 66(69.47)注:同D2組患者進行比較,*P<0.05
2.2 模糊數字評分結果
在護理滿意度評分、護理質量評分以及消極情緒緩解程度評分方面,組間差異明顯(P<0.05),可見表2。
表2 D1組與D2組模糊數字評分結果的比較情況
組別 n 護理滿意度評分 護理質量評分 消極情緒緩解程度評分D1組 95 9.51±0.31* 7.99±1.02* 8.02±1.01*D2組 95 4.91±0.51 4.02±1.05 3.93±1.03注:同D2組患者進行比較,*P<0.05
3 討論
在本次的對比研究中,針對D2組CAG患者,主要對其實施常規護理。具體包括對患者介紹住院環境,講解疾病的有關知識以及采用有效方法緩解消化不良等。針對D1組CAG患者,在此基礎上對其實施人性化護理,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中心,具體護理步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3.1 對患者給予心理干預
創建友好的醫患關系,觀察CAG患者當前的心理狀態,具有針對性的將患者的消極心理排除,有效樹立CAG患者的治療信心,從而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具體工作。
3.2 對患者開展疾病健康教育
針對CAG患者,對其認真介紹疾病的有關情況,并且使CAG患者有效了解此種疾病屬于癌前病變的一種反應,具有發生癌變的可能,從而提高患者治療的積極性。此外,向CAG患者認真講解誘發此種疾病的主要因素,像酗酒以及吸煙等。讓患者避免誘發因素。囑患者保持良好心態,平時生活規律,合理安排工作及休息,注意勞逸結合。
3.3 對患者給予用藥干預
在對患者用藥治療的過程中,避免使用對胃腸道造成嚴重刺激的藥物,例如非甾體抗炎藥、紅霉素等藥物。醫生為患者開具處方后,向患者認真講解藥物的具體服用方法、藥物具有的藥理作用以及用藥過程中的相關注意事項等,保證患者可以按照醫囑用藥治療[5, 6]。
3.4 對患者給予飲食干預
要求患者需要進食富有營養并且容易消化的食物,禁止進食刺激性非常強的食物。例如過辣、過酸、過冷以及過硬的食物。飲食規律并注意飲食衛生。
3.5 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
對患者的現實情況進行了解,確定對其進行隨訪的方式。主要包括電話隨訪、短信隨訪以及走訪等方式進行。對患者用藥后的相關情況進行詳細了解,調查患者有無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以及患者當前的心理狀態以及飲食情況等。
總而言之,針對CAG患者,采用常規+人性化護理方法給予臨床干預,除了提高患者的治療護理配合度以及患者的治療信心之外,在提高護理質量以及患者生活質量方面也表現出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胡云麗. 慢性萎縮性胃炎護理干預探討[J]. 中國實用醫藥. 2010(16): 232-233.
[2] 黃慧靈. 護理干預對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療效的影響[J]. 中外醫療. 2012, 31(29): 165-166.
[3] 羅水仙. 護理干預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人康復的影響[J]. 全科護理. 2013, 11(15): 1360-1361.
[4] 趙海霞.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護理干預及探討[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3, 13(2): 353-354.
[5] 黃建英. 30例老年慢性萎縮性胃炎綜合護理體會[J]. 內蒙古中醫藥. 2013, 32(15): 162-163.
[6] 劉科豐. 護理干預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治療的影響[J]. 當代護士:綜合版(上旬刊). 2012(7):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