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寶
【摘要】面對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現狀,護理管理人員就如何搞好護理風險管理、保證護理質量、減少醫療事故發生、安全有效開展護理服務工作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外科患者病情較為復雜,胸外科作為外科中的重大科室,具有病種繁多、病情緊急、病況多變的特點,存在多種隱性危險因素。胸外科護理風險在日常護理操作、處理、搶救、護理文書管理等多重環節中普遍存在,因此如何提高護理風險管理是醫院管理急于解決的重大難題。
【關鍵詞】胸外科;護理;風險管理;患者;藥品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298-02
護理風險管理指對已知和潛在的護理風險進行識別,評估、評價及處理,系統地消除或減少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及評估風險對醫院和患者造成的危害、經濟損失的管理方法[1]。胸外科具有病種繁多、病情較重、病況緊急、病情多變、隱形危險因素多發等特點。胸外科護理風險始普遍存在于護理操作、護理處置、護理搶救、護理文書整理等各個環節和過程中,屬于高風險、高頻發科室。因此,作為胸外科的管理層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應針對潛在危險因素進行有效的鑒定和評估,積極采取高效的管理手段,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現將胸外科護理風險管理進展綜述如下。
一、護理風險的研究現狀
護理風險具備一般風險不具備的特性,例如風險水平高、不確定性、復雜性、嚴重性。當前,發達國家和地區非常重視對醫療護理風險的防范與管理,風險預防管理機制較為完善。美國是實施醫院風險管理最早的國家之一,美國醫療研究機構在 1999 年發表的醫院醫療差錯報告表明[2],美國每年大約有 5~10 萬人因可預防的醫療差錯而死亡,給國家所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份報告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立即投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醫療風險監管預防機制。國內醫院護理風險管理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醫院護理工作者普遍缺乏法律意識和風險危機意識,護理風險管理機制與發達國家相比具有較大差距。鑒于護患關系日益緊張,醫院管理者逐步認識到護理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派遣人員到發達國家和地區學習先進的護理風險管理方法,經過系統改良應用于國內醫院日常護理工作中。
二、護理風險的識別
護理風險識別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既通過鑒定和識別潛在的危險因素和護理風險,分析得出護理風險事故發生的原因。護理識別是護理風險管理工作的開端,是整個護理風險管理工作的基礎[3]。
三、胸外科護理風險相關因素
第一,患者自身因素。①胸外科腫瘤患者居多,例如食管癌、賁門惡性腫瘤、肺癌等。患者渴望病情治愈程度高,如果手術治療后不能達到患者的期望值,患者家屬往往會與診療醫師和護士發生糾紛,增加了護患風險。②胸外科住院患者普遍年齡偏大,病情發雜,并發癥較多,記憶能力較差,醫從能力欠缺。③部分患者因地域因素存在語言溝通障礙,不能理解醫務人員交代的注意事項。④住院患者并發癥多、術后創傷面積大,疼痛強烈,醫務人員要求患者咳嗽時,不能積極配合,嚴重影響治療效果。
第二,藥品因素。胸外科患者并發癥多,藥物使用種類多,常需要多種藥物共同服用,如果藥物配伍不當,不能及時補充急救藥品等都可能發生醫療風險。在給術后患者用藥時若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可能會發生多用、少用、錯用藥現象[4]。
第三,護理人員自身因素。首先,護理核心制度執行力度不足。不嚴格執行護理核心制度易導致護理缺陷發生,同時也是導致高頻發、高危害、后果嚴重風險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5]。①胸外科患者術后用藥品種多、輸液量大,不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可能導致患者輸液錯誤,誤用、少用或多用藥的危險。②護理人員如不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可能會造成患者傷口嚴重感染。③護理人員如不嚴格執行分級護理制度、履行護理注意事項,就可能會發生大手術后病情危重、嚴重燒傷等危險。其次,護理人員業務素質較較差。部分護理人員對專科搶救流程不熟悉,麻木的執行醫囑或著傾向于操作性工作,缺乏掌控病情動態觀察能力。如果護理操作不熟練 , 應急搶救配合能力差,延誤搶救和治療的最佳時機,導致發生護理缺陷和護患糾紛[6]。
四、胸外科護理風險管理措施
第一, 建立健全護理風險管理機制。預防護理風險發生的根本是完善風險組織管理。首先,醫院應妥善籌備建立風險管理小組,定期召開護理安全評估分析會議,及時整理、掌握相關信息,分析現存護理風險以及存在的相關問題,及時發現新的安全隱患。其次,應建立健全護理風險預警和管理機制,提高護理風險監控能力,加強護理質量安全管理。最后,應嚴格執行病房消毒隔離制度,藥品查對制度,規范護理用品的使用以及保證儀器的規范化操作和管理[7]。
第二,加強護理專業知識學習,提高業務能力。護理部應定期組織護士參加護理管理培訓講座,學習護理風險管理知識,正確認識護理風險管理工作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外,應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典型的護理風險案例共同研究討論預防措施,知道護理人員學會處理護理風險,把不安全因素盡早消除。
第三, 護士長應加強對風險的監控管理護士長除強化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外 , 還應加強對護理工作基礎環節質量的風險監控,特別是對“四個重點”即重點對象 ( 新護士、責任感差護士、情緒易波動護士 )、重點患者 ( 新患者、病重患者、特需患者 )、重點時段 ( 交接班、節假日 )、重點環節 ( 患者插管管道管理、安全用藥管理、護理并發癥管理 ) 的質量監控。對監控質量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及時反饋給醫院管理者,并制定或改進措施。住院病房應建立護理缺陷考核記錄檔案,嚴格要求護理人員認真查看,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8]。
總之,加強護理風險識別意識、增強護理業務水平、增加護患之間的溝通,有助于減少護理風險管理中護患糾紛的發生,減少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提高護理管理質量。雖然我國護理風險管理起步較晚,但通過系統深入地研究,在護理工作中加強風險管理對有效減少護理風險的發生,提高護理管理質量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吾金取.初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控制護理缺陷[J].中國當代醫藥 ,2011(8):226.
[2] Kohn LT,Corrigan JM,Donaldson MS,et al,To Err is Human: Building aSafety Health System[J].Washington: 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9:22.
[3]徐秀英,張惠賢,阿部富美子 等.日本醫院風險管理的應對措施[J].護士進修雜志 ,2007,22(8):744-745.
[4]張海燕,顧瀟,朱希燕等.胸外科病種護理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8,4(9):73.
[5]雷玉珍. 護理風險管理在普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07,26(4):418-420.
[6]姚玉蓉.護理風險管理的難點及對策[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 ,2006,19(9):1090-1091.
[7]章磊玉,邵禮仙,葛小琴等.風險管理在胸外科護理管理中的運用與效果評價[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 ,2009(5):198.
[8]王會接,杜立,陳彩玲等.風險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