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景風
【摘要】目的:分析影響15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的因素,并提出護理對策。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15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進行調查,分析影響其胰島素治療依從性的相關問題,提出護理對策,并再次調查護理對策干預后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的變化。結果:本次發放問卷312份,回收有效問卷312份,被調查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良好的有44人,占28.2%,依從性差的有112人,占71.8%。護理對策干預后,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良好由28.2%上升到了73.7%。影響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的因素主要是知識缺乏,用藥能力下降,心理因素,醫患、護患關系以及家庭支持不夠。結論: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偏低,需要護理人員采取有效的護理對策,如加強健康教育,選擇合適的注射裝置,強化規律用藥,心理指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等,使家庭和社會都積極參與治療,提高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使其達到自我控制、護理、保健、減少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發展,進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313-01
WHO1997年報道,全世界約有1.35億糖尿病患者,預測到2025年將上升到3億[1]。在我國,該病目前大多采取飲食控制、口服降糖藥及注射胰島素的綜合療法,而注射胰島素是糖尿病患者最生理、最有效、不良反應最小的治療手段[2],但是在臨床上部分患者不能很好的遵從醫囑,依從性差,不能堅持使用胰島素治療,致使血糖控制不理想,并發癥發生率高。本文通過對2011~2012年間在我院進行胰島素治療的15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進行調查,分析影響其胰島素治療依從性的原因,探討相應的護理對策,使護理人員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這方面的教育與管理,提高糖尿病老年患者的胰島素治療依從性。現將影響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的因素及護理對策介紹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2011年8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進行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56例,其中男71人,女85人,年齡60~100歲,平均(76.6±5.1)歲,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為主,平均病程10~15年,112例患者患有各種慢性并發癥,82.0%的患者均有醫保。
1.2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對干預前后的患者分別進行兩次調查,內容包括入選標準的一般情況;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治療的了解情況;可能影響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的原因調查;調查人員發放問卷并對本次調查的目的、意義及調查表中的各項調查內容進行細致的講解,使被調查者完全理解后再認真填寫,然后進行資料收集、整理及分析。通過護理對策干預后再次調查患者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的變化。每位調查對象干預前后各填寫問卷一份。共計發放問卷312份,收回有效問卷312份,回收率100%。
1.3 評價標準:Seakett等定義依從性為“病人的行為在藥物,飲食,生活方式改變的方面與醫學指引的意見相一致的程序”[3],用藥依從性,即遵醫行為,是指患者的用藥行為與臨床醫囑的一致性。對堅持長期規律用藥,定期復診,檢測血糖,增減藥物及劑量等均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的為用藥依從性良好,否則為用藥依從性差。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護理對策干預前、后依從性的變化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對策干預前患者依從性的情況
胰島素治療依從性良好的有44例(28.2%);依從性差的有112例(71.8%);其中40例(35.7%)未規律用藥;隨意增減劑量和(或)漏用藥;49例(43.4%)用藥一段時間后自行停藥;38例(33.9%)自認為控制血糖效果不好擅自換藥。
2.2 112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差的主要原因。見表1。
2.3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被調查的156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的依從性在護理對策干預前、后的變化。見表2。
表1 112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差的主要原因調查結果
項目知識缺乏 用藥能力下降醫患、護患關系 心理因素 家庭支持不夠百分比49.1% 21.4% 12.5%12.0%5.0%表2干預前、后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的比較
例數干預前(%) 干預后(%)X2 p依從性良好 156 44 (28.2) 115( 73.7)0.204<0.05依從性差 156 112 (71.8) 41 (26.3)0.195<0.053 護理對策
3.1 加強有關糖尿病知識及胰島素治療方面的健康教育
對糖尿病患者的護理與教育的質量可直接影響到胰島素治療的效果。醫院可以對糖尿病專科護士進行培訓,然后由專科護士對住院病人進行個案化的教育。對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可以為其講解糖尿病的病因,可能出現的臨床表現及引起的各種并發癥,并且可以通過書籍、報刊、媒體等使其了解相關健康與保健知識。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應多進行口頭健康教育,同時加強對其家屬的教育,以得到家屬的配合和支持,同時注意教育語言通俗易懂,用周圍病友的例子教育他們,使健康教育的形式生動活潑,易于接受。
有研究表明,患者對藥物知識的了解程度與藥物依從性間有顯著的關聯,因理了解藥物治療的重要性而傾向于不依從是主要的原因[4]。因此,必須對患者進行科學的藥物指導,告之胰島素治療的指證,優點,必要性及其規律用藥的重要性。另外,在治療前責任護士應與患者充分溝通,給患者講解胰島素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其臨床表現,使病人心中有數,不慌亂,不恐懼,以取得配合。同時,告之患者低血糖反應可采取一定措施來減少和避免發生,教育患者定時進餐,在胰島素作用巔峰時間內運動,要依據運動量調整食物和胰島素,在血糖較高情況下避免空腹劇烈運動等。
3.2 選擇合適的胰島素注射裝置:針對老年患者的特點,選擇簡單易操作的注射裝置,示范胰島素注射的方法,反復多次,必要時邀請家屬參與。在住院期間,多創造機會讓患者自行注射,同時發放胰島素注射手冊。
3.3 強化規律用藥:對于經常忘記胰島素注射的患者,可采用鬧鐘鬧鈴提醒,也可腕部佩戴醒目的飾物(如系根紅絲帶,要始終在視野范圍內)作為用藥提醒,用餐時患者或家屬看到該飾品就提醒用藥[5]。
3.4 心理指導:糖尿病老年患者因病程長,使患者身心長期承受壓力和痛苦,由于長期疾病的折磨,心理狀況較為復雜,易產生抑郁、焦慮、悲觀失望后滿不在乎的情緒,不良的情緒對血糖的控制及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有負面影響。因此,護理人員積極地做好心理護理指導工作,教會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應急方式,學會自我心理疏導,心理調節。使患者明白不良情緒對血糖及病情變化的影響,幫助患者調整心態。如:醫院成立糖尿病俱樂部,每月組織一次活動,邀請患者,家屬及其他相關人員參與,定期多媒體授課,發放糖尿病相關的宣傳資料,邀請能堅持胰島素治療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患者給病友講述治療前后的感受,以消除患者的顧慮,增強患者對胰島素治療的信心。
3.5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良好的護患關系能使護士及時了解患者不依從的原因而進行有效地干預,幫助其用藥依從性與日常生活之間達到平衡,良好的護患關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患者出院后專科護士定期隨訪,進行個別入戶評估與指導,監測血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同時每季度組織一次由醫師,護士,患者,家屬參加的病友聯誼會,醫務人員就患者所關心的問題進行講解,鼓勵患者提問和討論,并請患者演示胰島素注射的方法,對部分訓練方法欠正確者幫助其矯正。同時請患者介紹體會,達到相互鼓勵,共同提高的目的。教育患者與專科護士和醫生成為伙伴關系,保持經常聯系,隨時根據血糖調整胰島素劑量。另外,動員家屬參與,提高家庭支持力,督促患者堅持治療。
4討論
4.1知識缺乏是影響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最主要的因素,其中 糖尿病老年患者知識缺乏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4.1.1部分患者對糖尿病的并發癥及病情的發展的嚴重性認識不足,尤其是糖尿病“三多一少”癥狀不明顯的患者,認為用藥與不用藥效果一樣,也不去查血糖,自行停藥。
4.1.2 老年患者大多對胰島素治療缺乏正確認識,認為使用胰島素治療是疾病嚴重的標志,加上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患者認為胰島素長期使用后會成癮,不敢用藥。
4.1.3 胰島素注射是控制血糖較為理想的方法,但其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是低血糖反應。因此,一些有過低血糖反應的患者對低血糖產生恐懼心理,出現抗藥情緒,擅自停藥或減量。
4.2 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差的心理因素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4.2.1 糖尿病患者在較復雜而長期的治療過程中,隨著病情的反復,生活質量受到影響,心理耐受能力下降,易出現不信任的態度,對胰島素控制是否真正有效,醫護人員的醫療水平,自己的病情產生懷疑。而在持久的高血糖狀態下會出現疲勞、嗜睡、精神不振、不愿活動等表現,更易產生消極甚至厭生心理。
4.2.2 有的患者因目前自我感覺良好,自認為尚未到需要注射胰島素的程度,存在僥幸心理,認為或許以后隨著醫學的發展將會有根治糖尿病的更簡單易行的方法,可避免使用胰島素注射。
4.3鑒于胰島素治療的積極作用,以及隨著近年來胰島素劑型不斷改進,品種增多,尤其是胰島素筆的發明方便了患者的使用,胰島素注射治療糖尿病得到滿意療效。然而,由于糖尿病作為慢性終身性疾病,需長期注射胰島素治療,同時由于一些錯誤認識及個體心理偏差,使一些患者難以長期接受治療,使治療依從性降低,甚至導致病情加重。因此,醫護人員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就顯得尤為主要。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通過上述護理對策的實施,能堅持胰島素治療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由原來的28.2%上升到了73.7%,(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大大地提高了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胰島素治療依從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內科學,第五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798。
[2] 李觀妹.糖尿病患者應用胰島素治療的相關行為指導與護理:中外健康文摘(醫藥衛生版),2009,4(4):71。
[3]HaynesRB.Sackell.DI.Taylor.DW.complianceinhealthcareBaltimare.MD:Johns.Hopkins.University press.2009;1~18
[4]毛紅娟,何丹丹,王煬,提高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護理對策.中華護理雜志,2009,39(1):50~52。
[5]《糖尿病的居家療法》(日)唐譯.肇編著,李欣譯,上海世界圖書出版社,2009,6(5):30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