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紅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逐漸老齡化,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身心問題及社會環境引發的各種問題也日漸增多,老年人的需求及心理都有著巨大的變化。這就破使我們護理人員不但要關注老年人的物質生活和身體的健康而且還要重視老年人的精神,心理方面的需求,從而使我們需要了解老年人各方面的情況,幫助老年人維持健康的機體,滿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加強與老年人的溝通與交流,消除孤獨和煩悶的心情,使老人感到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幫助其渡過健康的晚年。
【關鍵詞】老年心理,老年需求,老年營養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319-02
1老年人的心理特點
1.1生理因素,老年人由于老功能趨向衰退神經系統靈活性下降,惰性增大,智力下降,記憶力明顯減退,偏向保守,迷戀往事,
1.1.1失落感,老年人由于角色的改變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失落感,表現為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急躁易怒,為一點小事發脾氣
1.1.2自卑感,常因工作崗位一線下來特別是領導的高層人員,好像低人一等抬不起頭,悲觀失望,喪失信心
1.1.3焦慮,簡單的日常家務工作變的困難不堪,無法勝任,總是無來由地為擔心,但卻說不出自己具體害怕什么常會感到某種災難降臨。甚至有頻臨死亡的感覺。擔心自己會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發瘋”。
1.1.4抑郁
情緒低落高興不起來。做任何事都沒有快樂感。容易傷感,總感到無助,失望甚至絕望。自覺腦子不好使,變笨了記不住事。思考問題困難。說話語速變慢。不愛活動,渾身發懶,失眠,沒有食欲,走路緩慢,言語少等。嚴重時可能不吃不動生活不能自理。
1.2疾病因素
1.2.1對疾病本身的心理反應,在正常情況下,很多病人都能準確的估計病情,聽醫生的囑咐。對于老年人他們常表現為精神緊張,懼怕疾病影響子女的工作和學習,又怕支付高額的醫療費用,增加經濟負擔。
1.2.2對醫院環境的反應:老年人由于患病體弱對于室內物理環境更加敏感醫院內的潔污分區與分流對于防止與控制,院內交叉感染,至關重要。對周圍環境反應和適應能力降低,情感變的脆弱。
1.2.3對用藥的心理反應
老年人用藥心理較為復雜,當前藥品廣告繁多,不談藥物的毒副作用。這使得人們特別是老年人過分相信廣告宣傳,點名要藥。或自己到藥店買藥,有的老年人認為價格貴的藥及新藥肯定是好藥。還有的一些老年人圖方便,將中西藥一起服用。
2針對不同的心理特點給予相應的心理護理
2.1如果我們老年人能端正退休態度視退休制度為社會新陳代謝所必須。自我平衡,然后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和文化條件進行自我調整,力所能及的繼續為社會做貢獻。同時建立與家庭生活相適應的新的生活秩序,自得其樂。
2.2我們應該為老年人創造良好健康的社會心理環境,尊老敬老還有鼓勵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挖掘潛能多鼓勵他們,增加他們在生活中價值感和自尊。從而改變原來的偏見。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應注意保護。在不影響健康的前提下,尊重他們原來的生活習慣,使老年人的需要得到滿足。
2.3.1提高認識通過社區宣傳教育,讓老人充分認識焦慮癥充分認識到心理疾病,要正視它,不要掩飾,以促使疾病得到及時診治。
2.3.2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通過積極的戶外生活參加老年大學,加入老年俱樂部等。可以開闊視野,及時適應社會環境變化可以減少焦慮的發生,緩解焦慮癥狀,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對于老人的心理健康也大有好處。保持愉快而豐富的生活,可以消除孤單與寂寞,陶冶情操。
2.3.3藥物治療,除了心理調節外,焦慮癥的治療通常還需要藥物的干預。老年焦慮癥患者往往很擔心藥物的副作用,關注藥品說明書的每一個細節,服藥依從性較差。偏好服用中成藥。因此老年人用藥要盡量選用副作用小的藥物,治療劑量也從最小劑量開始,做到安全第一,療效其次的原則。
2.4預防老年抑郁癥同時需要老年人自己和家人的共同努力。首先要自己多參加集體活動,多結交朋友,培養興趣愛好,積極進行戶外活動,其次子女多關心,陪伴,支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2.5醫院環境盡可能適應老年病人心理需求,接近居家環境,以縮短病人從家到醫院的心理距離和適應過程,給予充足的采光和照明
2.6迷信廣告宣傳這種做法是很危險的,不但計量不易把握,有時還可能用反了藥,適得其反,相信貴藥,其實治療效果與藥品價格不一定成正比,從安全有效的角度看,老藥是經過長期的使用證明確有療效的,對于不良反應也了解的更多些。中西藥同時服時,中間最好隔1小時為宜,以免發生藥物的相互作用。
3老年人的需求
3.1一個好的養老環境很重要,雖然環境重要,但是他們更需要我們的關愛。其實老人老了就和小孩一樣,都需要關心。呵護,因為他們怕孤獨和寂寞。如果是農村來城里的老人更不敢和其他老人接觸聊天。建議他們多參加社會活動,有時間多陪他們交流,他們自然就能出來參加社會活動了,老人們就能延年長壽了。
3.2營養對于老年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老年人應該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這對維持老年人健康,增強抵抗力,促進食欲與延緩衰老有重要作用,多吃新鮮的有色葉菜或水果。每天可食部分粗糧。此外,魚.豆類和瘦肉能供給優質蛋白及維生素B2等
3.3重視和理解老年人的心理智特點,解決老年人的正常需求,對穩定老年人的情緒變化健康長壽有很重要的意義。老年人常見的心理需求有,健康需求,工作需求,依存需求,和睦需求,安靜需求,求偶需求。
參考文獻
[1]好大夫在線湛益華大夫個人網站
[2]安徽省當代神經內科研究院
[3]中文學術期刊聯合征稿平臺-文發網
[4]中國學術論文網
[5]步步高論文發表網
[6]2014年度《成都醫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