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林超 劉晉慧 李建嘩
【摘要】目的:做好靜脈留置針輸液的護理。方法:根據臨床實踐逐步掌握了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方法與技巧。結果:使用靜脈留置輸液的患者大多數無任何不良反應,個別患者有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靜脈留置針輸液這一新的護理技術操作逐步取代了頭皮鋼針,深受患者和護理人員的歡迎。
【關鍵詞】靜脈留置針;輸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333-01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由先進的生物材料制成。近年來在我國逐漸應用于臨床,已成為臨床治療、急救用藥及供給營養(yǎng)的重要途徑。特點是:操作簡單,套管柔軟,套管在靜脈內留置時間長而不易穿破血管壁。操作簡單,使用方便,能夠減少患者由于反復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護血管,減少液體外滲,尤其是給危重患者搶救和休克患者輸血、補液提供了有效治療通道。既減輕了患者由于反復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又減少了護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何正確使用靜脈留置針是護理工作者研究的新內容?,F將靜脈留置針輸液的護理體會簡要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患者22例,男16例,女6例,年齡33~80歲,保留時間最長5天,最短2天,因煩躁患者自行拔管3例,其余病情穩(wěn)定,無需繼續(xù)置管。靜脈穿刺部位:四肢淺靜脈。
1.2 穿刺前準備
1.2.1 穿刺前護理人員準備:用肥皂水清洗雙手及戴口罩,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正確的洗手可預防外源性污染,減少感染的機會。
有主張在不影響輸液速度的前提下,應用細、短留置針。因相對小號的留置針進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能減少機械性摩擦及對血管內壁損傷,從而降低機械性靜脈炎及血栓性靜脈炎的發(fā)生,可相對延長留置時間。
1.2.2 做好衛(wèi)生宣教:置管前護士應將靜脈留置針應用的目的、意義告訴患者及其家屬,讓其了解有關靜脈留置針的護理知識、常見的并發(fā)癥及其預防措施,避免置管肢體過度活動,置管期間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潔,禁止淋浴等,以便積極配合,預防感染、堵管、液體滲漏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睡眠時注意不要壓迫穿刺的血管;更衣時注意不要將導管勾出或拔出;穿衣時先穿患側衣袖,再穿健側;脫衣時先脫健側衣袖,后脫患側。要密切觀察穿刺部位有無紅腫或水腫、疼痛等不良反應,如有不良反應應及時通知護士。
1.3 穿刺方法
1.3.1 四肢淺靜脈穿刺法:選擇粗直、彈性好且活動方便的血管,距穿刺點10~15cm扎止血帶,使肢體遠端的靜脈充盈度達最佳狀態(tài)是穿刺成功的關鍵[8]。消毒穿刺部位后,旋轉松動留置針外套管。以15°~30°角進針,見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繼續(xù)沿血管進針1~2mm,使外套管尖端全部進入血管,右手固定針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開止血帶固定。通過3種靜脈留置針送管方法的研究發(fā)現,送外套管時邊退針芯邊置入外套管,穿刺成功率高。
1.3.2 頸外靜脈穿刺法:該靜脈具有離心臟近、官腔粗大、位置表淺、易充盈辨認等特點。操作方法:患者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暴露頸外靜脈,常規(guī)消毒,右手食指和拇指持套管針針翼,左手轉動針芯,使針尖斜面朝向右手大拇指后折疊針翼,左手食指固定和壓迫頸外靜脈,拇指拉緊穿刺處皮膚,以胸鎖乳突肌中點為穿刺點,與皮膚呈15°~30°角進針,入皮后呈10°~15°角沿靜脈方向行走,見少許回血即降低穿刺針角度,沿血管前行1~2mm,右手固定針芯,左手將外套管全部送入靜脈內,右手緩緩抽出針芯,連接輸液器上的T型連接管,自粘性無菌敷料固定
1.3.3 股靜脈穿刺法:股靜脈管腔粗大,血流量大,血管固定,走行直,遠離心臟,呈正靜脈壓,不易導致空氣誤入,靜脈周圍無重要結構, 并發(fā)癥少,且操作簡單,穿刺成功率高,特別是搶救危重患者時可很快建立靜脈通道,積極發(fā)揮作用。在進針過程中保持注射器內輕度持續(xù)負壓見內針有暗紅色血液通暢流出時,右手固定內針不動,左手將外套向前進2mm ,再將針干壓低至約15°角,捻轉外套管向前進入股靜脈,這樣可避免外套管打折,提高穿刺成功率。
1.3.4 固定方法:通常用3L系列透明膠紙以穿刺點為中心固定,既固定針體又保護針眼,此方法簡便易行,特別適用于關節(jié)部位的固。定對加長靜脈留置針首先按以上方法固定,輸液完畢封管后,將留置針的延長部分緊貼留置針外側根部向穿刺端反折,然后將反折部分用膠布牢固地固定于針翼上,固定后無血液進入到留置針的反折部分,大大延長導管使用時間。
2 置管期間護理
靜脈留置針置管期間,應加強生命體征的監(jiān)測,做好全面護理。輸液過程中,持續(xù)熱敷穿刺肢體。特別是用濕熱敷效果最好,1次/2h,20min/次。穿刺部位用碘伏消毒,并蓋以無菌敷料。連續(xù)輸液者,應每日更換輸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換1次。輸液過程中,須密切觀察滴速,以防輸液速度過快造成循環(huán)負荷過重或藥物不良反應??焖佥斠喉殗婪酪后w滴空。勿輸入對血管有刺激的藥物。
輸入血管刺激性藥物前后要用生理鹽水沖管。高滲液如20%的甘露醇、營養(yǎng)液、脂肪乳、氨基酸、能量合劑及縮血管藥物等對血管刺激性大,易引起靜脈炎,縮短留置時間,在輸入這些藥物時應減慢輸液速度同時應在輸液過程的中間輸入,如需藥物持續(xù)維持血壓的患者,應每隔2-3小時將升壓藥液體與不含升壓藥的液體交換一次, 密切觀察穿刺部位,及時發(fā)現并發(fā)癥。
綜上所述,在行靜脈留置針操作之前,應根據患者的病情、治療目的、藥液性質,合理選擇穿刺血管及留置針,并在封管時選擇好封管藥液及封管方法,以提高靜脈留置針穿刺置管成功率,延長保留時間。
參考文獻
[1] 宋士霞.靜脈留置針的應用及護理.中華醫(yī)學研究雜志,2003,3(2):15-16.
[2] 鄧昌惠,班樹萍,李有香.靜脈留置針的臨床應用及護理.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