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瀟瀟 楊麗玲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339-01
腦卒中是指患有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因各種誘發因素引起顱內動脈狹窄,閉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的疾病,腦卒中的致殘率為86.5%[1],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達到了43.2%[2],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吞咽困難是腦卒中常見的并發癥,有45%的患者發生吞咽困難[3]。吞咽困難易導致不良預后如吸入性肺炎、營養不良、脫水等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影響疾病康復。因此盡早改善腦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難顯得至關重要。我院收治的患者在制定了康復護理措施后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湖南省腦科醫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神經內外科及康復科42例發生吞咽困難的腦卒中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齡48-70歲,平均(58.35±8.42)歲。
1.2方法
1.2.1吞咽障礙評定 所有病人在人院第1、28天進行吞咽障礙分級。評判標準參照洼田飲水試驗[4]:讓患者按習慣喝下30ml溫水,根據飲水結果進行分級。I級:能不嗆咳地一次喝下30ml溫水;II級:分兩次飲下,能不嗆咳地飲下;Ⅲ級:能一次飲下,但有嗆咳;Ⅳ級分兩次以上飲下,有嗆咳;Ⅴ級:屢屢嗆咳,難以全部咽下。
1.2.2康復訓練方法
1.2.2.1間接吞咽訓練
(1)聲門上吞咽:患者吸氣后屏住呼吸,然后吞咽,在吞咽結束后立刻自主咳嗽。(2)給予咽部冷刺激:以冰棉簽刺激患者腭弓、軟腭以及咽后壁和舌根,增加咽部敏感性。
(3)加強口面部有關肌群運動,強化舌體運動以及下頜骨相應張合運動。囑患者依次做空咀嚼、皺眉、閉眼、鼓腮、吹氣、微笑以及張頜、閉頜等運動。另外需伸舌做前后左右運動以及舌背抬高性運動和阻力運動。
1.2.2.2直接吞咽訓練
(1)進食體位:可坐者進食體位應取頭前傾20°,軀干健側傾斜角度為30°;不可坐者取軀干30°仰臥位,頭前屈,偏癱側可墊起。
(2)食物形態:食團應柔軟且有黏性,不易撤出,易咀嚼,需兼顧色香味。食團人口選擇從健側喂食,食物應盡量放于舌根處從而利于吞咽。
(3)進食環境:環境需保持安靜整潔,同時配備有應急措施。
1.2.2.3心理康復護理
心理康復護理與神經功能康復密切相關,在腦卒中的康復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主要措施:①醫務人員多深入病房與家屬交談,及時發現問題。②根據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向病人及家屬耐心說明當前病情及應主動配合的事項。③在疾病的急性期或恢復期,要及時讓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建立病人對醫務人員的信賴感。
1.3療效觀察 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況,洼田飲水試驗結果評定1級視為治愈;洼田飲水試驗評定2級視為有效;洼田飲水試驗評定≥3級以上視為無效。
2 結果
本觀察中42例患者經過康復護理后,治愈31例,有效9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達95.23%。
3 討論
國內學者的研究顯示[6],無吞咽困難的清醒腦血管病患者6個月內的病死率為10%,而有吞咽困難的清醒腦血管病患者6個月內死亡率高達33%。因此,強調對腦卒中吞咽困難患者早期診斷、早期評定、早期治療顯得十分必要。本研究顯示,經洼田飲水試驗對其進行評定后實施臨床康復護理,結果顯示總有效率高,也進一步表明在常規治療的同時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有利于吞咽困難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石鳳英.康復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杜,2006:83~98.
[2]胡永善.康復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161.
[3]Singh S,Hamdy S.Dysphagia in stroke patients[J].PostqradMed.2006,82(968),383~391.
[5]宿英英.神經系統急危重癥監護與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548~550.
[6]俞琴.腦卒中吞咽困難康復訓練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0,26(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