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鳳 方穎 張楠
【摘要】嚴重燒傷后患者機體處于超高代謝狀態,易引起熱能及自身蛋白質的大量消耗和分解,導致機體負氮平衡,出現嚴重的酸中毒現象。患者在休克糾正以后,實施早期的胃腸道營養和深靜脈營養,對防止患者出現營養不良,蛋白質失衡以及防止創面感染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嚴重燒傷 營養支持 機體免疫力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348-02
燒傷是一種嚴重的創傷,身體組織遭受極大的破壞,引起周身性代謝反應,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以及水鹽代謝等方面都會出現一系列變化。對嚴重燒傷病人來說,傷后高代謝是普遍存在的,為補償病人的過度消耗,營養支持十分重要。其目的不單純是補充營養,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措施,達到迅速封閉創面,保護各組織與器官的結構與功能,維護細胞代謝、改善免疫功能、參與調控機體的生理活動,促進病人康復的目的。
嚴重燒傷后患者機體處于超高代謝狀態,易引起熱能及自身蛋白質的大量消耗和分解,導致機體負氮平衡,出現嚴重的酸中毒現象。所以充分有效的營養支持療法能為機體提供創傷修復所需要的熱能、能量和各種營養物質,并可減少自身蛋白質的分解,增強機體免疫力和創面再生修復能力。患者在休克糾正以后,實施早期的胃腸道營養和深靜脈營養,對防止患者出現營養不良,蛋白質失衡以及防止創面感染有著重要的意義。
1 臨床資料
30例燒燙傷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齡12~68歲之間;燒傷深度Ⅰ-Ⅲ以混合傷為主。其中燒傷22例,燙傷8例,通過精心的護理,上述患者無一例出現并發癥及創面感染現象。
2 營養護理
營養護理可分為兩種:腸胃內營養的護理和深靜脈營養的技術護理。
2.1 胃腸內營養的護理 此途徑適用于輕癥燒燙傷患者,胃腸道是患者能量攝入的重要通道,早期少量進食可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恢復,減少腸道細菌的繁殖。為此患者在休克期糾正后必須給予流質飲食,這對創面恢復很重要。開始的時候可給溫開水或淡鹽水,如未出現不良反應可少量注入肉湯或米湯等,井逐漸給與半流食或軟食,但要注意飲食的多樣化,以充分提供高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熱量的易消化飲食。要少食多餐,妥善做好飲食護理工作,實行專人負責制,根據不同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飲食計劃,盡量消除或減少影響患者食欲的不良因素,以激起患者的飲食欲望(控制飯前換藥及特殊治療等)。對胃腸道功能尚可但進食困難者要從小劑量、低濃度奶油開始,逐漸達到標準量為止。營養液的溫度應控制在39℃~40℃度之間,并要求均勻輸入。營養液要現配現用,防止污染變質的營養物質進入胃內,造成胃腸道功能紊亂。輸入導管每天更換1次,用完后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輸液管。盡量不從管內灌注壓碎的藥片,以防止輸液堵塞,隨時觀察患者有無腹脹,腹瀉,惡心嘔吐腸胃痙攣等反應。如果出現嘔吐現象,一定要觀察嘔吐物是否為隔夜的食物,以防止腸梗阻的出現。
2.2 靜脈營養的技術護理 由于嚴重燒燙傷患者病情的特點為燒傷面積大,病情急,蛋白質分解快,體表水分丟失大,易出現電解質紊亂、感染及低血容量性休克,所以患者在短時間內需要的熱量及營養成分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從胃腸道獲得,必須采取靜脈輸送營養和胃腸道輸送營養雙重措施。傷后4~7 d靜脈輸送營養的成分為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電解質及微量元素。當創面液化結束后,供給的物質為能量蛋白質、脂肪乳化劑及氨基酸等物質均衡供給;將每天需要從靜脈攝入的營養物質按規定順序加入到靜脈營養袋中,由周圍靜脈或中心靜脈勻速滴入,維持2~3周,根據熱量計算公式每天熱量的需要量(J),蛋白質與熱量之比為1∶200×6.8 J,熱量分配:碳水化合物為65%,脂肪乳劑為35%,根據熱量公式可計算出每日從靜脈攝入的熱量及口服攝入量,待患者胃腸功能良好后,應盡快過渡到以胃腸營養為主。
2.3 靜脈營養護理工作中注意的幾個問題 嚴重的燒傷患者,不宜作周圍靜脈穿刺,而深靜脈插管將成為燒燙傷患者護理的常規操作技術,深靜脈插管路徑為:頸內靜脈、頸外靜脈、鎖骨下靜脈及股靜脈等。深靜脈插管高營養治療及護理的注意事項如下。
2.3.1 放置導管時應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應戴帽子、口罩及無菌手套。穿刺點用碘酒消毒,采用穿刺處向皮下前行已形成較長的隧道,穿刺部位每日要用碘酒、酒精消毒,及時更換無菌敷料。導管內不宜輸血及抽血標本,禁止隨意拆卸接頭,注射藥物。每次輸液后,用無菌生理鹽水做正壓封管,無菌紗布包扎固定以便再用。
2.3.2 營養液的配置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每個程序要無菌操作,配置室內每次配置營養液之前要進行紫外線消毒0.5~1 h,配好的營養液要當日輸完,不超過24 h,更不能隔日使用。
2.3.3 在輸入營養液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調整滴速,記錄24 h尿量以及液體出入量,尿液要及時送檢,觀察尿素氮的值是否升高。6~8 h測尿糖1次,隔日測量血及電解質的濃度,每周檢查肝功能、腎功能、血紅蛋白、血清蛋白的數值,經常測量體質量,看其營養改善情況,了解其動態變化,并做出營養效果圖表及時報告給醫生,以便及時制定出準確的治療方案。
通過對燒燙傷患者的護理和觀察,認為胃腸道營養最安全、經濟,是患者治療過程中營養治療的基礎。但嚴重的燒燙傷患者,胃腸道的功能常因傷勢嚴重而受到影響,必須采取靜脈輸入營養,從而滿足患者所急需的營養。在實施胃腸道營養護理時,應掌握早開始,少量多餐,飲食內容豐富均衡,并注意清潔衛生。靜脈營養護理治療應注意無菌操作技術,認真做好導管的護理、營養液的配置及病情的監測,以防感染及并發癥的出現。同時要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及護理,以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另外,胃腸道營養的輸送和深靜脈營養輸入均有不足之處,所以在臨床及護理過程中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及病情的需要,綜合分析病情,擬定出最好的護理方法及治療措施。
通過嚴重燒傷病人的營養支持護理,體會到胃腸道營養最安全、最經濟,是營養支持的基礎。但是嚴重燒傷病人的胃腸功能常常因傷勢嚴重而受影響,故應堅持合理實施胃腸道營養與靜脈營養相結合的原則,以滿足病人所需的營養要素。在實施胃腸道營養護理時,應掌握盡早開始、少量多餐、循序漸進的原則。
參考文獻
[1] 孫永華,孫迎放.現代燒傷治療與手術圖譜[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