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東娟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374-02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現為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程漫長,常反復發作,而靜脈給藥效果不好。為了達到藥物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一增強療效,一般采取支持治療與藥物灌腸的方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其護理有以下幾點:
1.心理護理良好的護患關系,是心理護理取得成效的關鍵。UC患者主要為內向保守的性格。因此,護理人員要熱情、態度和藹、同情理解患者,與之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際關系。加強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心聲,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想法,并給予心理支持。護士在灌腸期間,應耐心向患者介紹灌腸的目的、方法、效果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保留灌腸是治療本病最直接,效果最好的方法。囑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因為精神神經因素可通過植物神經系統使腸道功能紊亂和失調,從而導致病情反復發作。隨時解答患者的各種疑問,進行耐心細致的心理疏導,使患者在獲得心理寬慰的同時,逐漸消除顧慮,積極配合治療。
2.飲食護理給予足夠的熱量,2500~3000卡/日,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少渣飲食。便秘者可用高纖維素食物,如:粗糧、蔬菜等。腹痛、腹瀉者宜食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飲食。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如:粗糙的、易產生過敏反應的食物(花生、蝦、蟹、牛奶等)。不飲咖啡、不吸煙、不喝牛奶,吸煙不利于本病緩解,牛奶會使腹脹和腹瀉加重。忌冰冷食物,冷食會促進腸蠕動,使腹瀉加重。
3. 生活護理注意休息,保證足夠的睡眠,對排便頻繁的患者,要為其提供上廁所的方便條件,并做好肛門清潔護理。便后用軟紙擦拭,溫水清洗。潰瘍性結腸炎大部分患者消瘦,營養失調,除補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外,還應鼓勵患者喝無刺激性的飲料和富含鉀、鈉的液體,如:水、果汁、牛肉清湯等。
4.用藥護理大多數UC患者易產生焦慮、抑郁的情緒,這與藥物治療的毒副作用有關;與疾病反復發作有關;與經濟狀況有關。根據患者的病情和經濟承受能力,建議醫生為患者選擇價格低廉、效果好、副作用小的治療方案。并仔細講解藥物的名稱、劑量、灌腸前后的注意事項,使患者堅持合理用藥。在病情得到控制的同時,焦慮、抑郁的情緒即可大大減輕。
5.一般護理 根據病變位置選擇合適體位,病變在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者取左側臥位,病變在橫結腸,升結腸取右側臥位。灌腸后改平臥位,臀部及床位抬高10CM,交替翻轉體位2-3次,使液體在腸腔內保留2-3小時或更長時間。選擇質地柔軟,無破損的導尿管,插管動作要輕,插入肛門20-25CM ,避免損傷腸黏膜,必要時肛周涂抗生素軟膏以保護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