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曉明
【摘要】目的:分析總結飲食護理干預對胃炎胃潰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及指導臨床應用。方法:選取胃炎胃潰瘍患者86例,給所有患者行飲食護理干預,記錄患者體重變化情況,分析總結飲食護理干預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結果:經對癥治療和飲食護理干預后,患者體重得到一定程度增加,減輕了胃炎胃潰瘍對患者生存質量的負面影響。結論:通過采取對癥治療和飲食護理干預的方式治療胃炎胃潰瘍可以明顯減輕患者胃部不適癥狀,促進營養吸收,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值得臨床加深研究和推廣應用。
【關鍵詞】 飲食護理干預;胃炎胃潰瘍;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378-01
胃炎胃潰瘍是消化內科常見疾患,其發作與幽門螺桿菌等細菌感染有直接關系[1]。胃炎胃潰瘍屬于慢性疾病,臨床上以噯氣、納差、消化不良等癥狀為主,患者在罹患該病后常常表現為精神不振、營養不良等現象。如果沒有在胃炎胃潰瘍發作期間進行良好的治療和飲食護理,很有可能會加重病情惡化。我院近年來開始將飲食護理干預應用于胃炎胃潰瘍患者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胃炎胃潰瘍患者86例,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5例,年齡為26~73歲,平均年齡為47.3歲,平均病程5.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國新修訂的消化內科常見疾患診斷標準[2]。所有患者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都給予抑制胃酸、清除幽門螺旋桿菌、保護胃黏膜等對癥支持治療,同時給予患者飲食護理干預。飲食護理干預包括:
1.2.1營養支持:根據患者身體狀況,給予患者適量和搭配充分的營養支持,幫助胃潰瘍的愈合。攝入飲食最基本的要求是避免過度飲食對潰瘍部位的再次傷害,同時保證足夠營養的攝入。指導患者多攝入維生素、蛋白質含量高,且易于吸收消化的食物,如饅頭、雞蛋、魚肉、面條等。鋅元素在潰瘍的修復中能夠起重要作用,在魚、瘦肉、蘋果、牡蠣、蝦等食物中含量豐富,指導患者多選用以上食物。在飲食護理中,還要指導患者注意攝入糖的量,防止攝入過多的糖從而引起胃內酸度過高。
1.2.2避免刺激:指導患者不食用生洋蔥、生蘿卜、生蒜、生蔥等;囑咐患者戒煙戒酒,少食用酸性較強的山楂、檸檬等水果。食物烹制以時間要適當延長,保證食物熟透,避免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以油膩食物最長,增加了胃的負擔。指導患者將食物切細煮軟然后烹調,在溫熱狀態下進食。纖維素的攝入在潰瘍恢復期不必過分限制,盡量接近正常飲食即可。
1.2.3飲食規律:指導患者養成定量、定時進食的良好習慣,進食的時候要細嚼慢咽、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不能讓胃過度擴張,盡量減少胃酸對病灶的刺激。吃飯速度宜慢,一般情況下,每天的進食次數以5~7次為宜。在飲食護理過程中,要根據每一個患者的實際活動量,為其計算飲食需要的熱能。
1.2.4注意衛生:向患者及其家屬宣教胃炎胃潰瘍預后中飲食清潔衛生的重要性,攝入的食物保證新鮮,過期變質的食物不食用,隔夜的飯菜應放入冰箱,如飯菜有異味,則一定不能食用,食用剩菜剩飯之前一定要先煮沸。飯前便后洗手,保證餐具潔凈并消毒,在進食水果的時候,應先洗凈且去皮之后再食用。所有患者給予30d飲食護理之后,對其體重進行測量,測量時間均為上午九點到十點。
2結果
所有患者在入院時進行了體重測試,平均體重為59.5kg,在進行胃炎胃潰瘍對癥支持治療及飲食護理干預一個月后,患者再次進行體重測試,其平均體重為64.8kg;胃炎胃潰瘍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采用自制表格,患者出院前進行填寫,所有86例患者中,有81例自述胃炎胃潰瘍對其生活的負面影響基本消失,其余5例自述對其生活的負面影響部分消失。
3討論
胃炎胃潰瘍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但目前對其發病機制并未完全了解清楚,大部分觀點認為,胃炎胃潰瘍是因為胃粘膜受到幽門螺桿菌感染后發生的炎性病變和潰瘍性病變所導致的[3-4]。相關研究表明,我國每十個人中就一個人罹患胃炎胃潰瘍,并且大部分沒辦法根治[5]。由于胃粘膜較其他軟組織更為脆弱,并且極易遭到外界的破壞損傷,所以胃炎胃潰瘍極易反復,遷延難愈,成為干擾人們生存質量的一大障礙。就目前臨床治療而言,對胃炎胃潰瘍的治療以抑制胃酸、清除幽門螺桿菌、保護胃粘膜等對癥支持治療方式為主。施行飲食護理干預對患者之前養成的不良飲食習慣能夠起到一定的改進和促進作用,能夠幫助患者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降低疾病復發率。在對患者實施飲食護理干預之前,護理人員應該充分了解患者的性格、飲食習慣、文化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制定與之相對應的飲食護理干預措施,最大的發揮護理干預的效應。在患者接受治療和護理出院后,要安排患者定期進行復查,以便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飲食習慣。本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在入院時進行了體重測試,平均體重為59.5kg,在進行胃炎胃潰瘍對癥支持治療及飲食護理干預一個月后,患者再次進行體重測試,其平均體重為64.8kg;說明采取飲食護理干預可以幫助患者保護胃黏膜,并且促進營養吸收,對改善患者生存質量有較為顯著的促進作用。胃炎胃潰瘍對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采用自制表格,患者出院前進行填寫,所有86例患者中,有81例自述胃炎胃潰瘍對其生活的負面影響基本消失,其余5例自述對其生活的負面影響部分消失;說明通過對癥治療和飲食護理干預后,可以幫助患者解決生理上的痛苦,從而減輕患者生活方面的負面作用。綜上所述,通過采取對癥治療和飲食護理干預的方式治療胃炎胃潰瘍可以明顯減輕患者胃部不適癥狀,促進營養吸收,改善患者生存質量,值得臨床加深研究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馮俊揚.胃炎胃潰瘍患者飲食干預的護理體會[J].康復醫學.2012,13(21):101-103
[2]容韻琳.步長健胃消炎顆粒治療慢性非萎縮性胃炎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1(12):1295~1296
[3]沈維.穴位貼敷配合中藥口服治療慢性非萎縮性胃炎87例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2012,14(2):288~289
[4]李江濤.龔錦文.孫輝.替普瑞酮聯合法莫替丁治療非萎縮性胃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消化及接入診療.2010,15(5):72~73
[5]郭海燕.孔燕松.楊添茸.飲食護理干預對112例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1,11(9):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