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紅娟
【摘要】目的:探討剖宮產手術后拔除導尿管的最佳時機。方法:將100例剖宮產術后產婦按入院先后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剖宮產術后膀胱充盈時拔除導尿管,對照組剖宮產術后膀胱空虛時拔除導尿管,觀察兩組拔除導尿管后自然排尿成功率。結果:觀察組自然排尿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8.36,p﹤0.01 )。結論:剖宮產術后膀胱充盈時拔除導尿管比膀胱空虛時拔除導尿管效果更佳。
【關鍵詞】剖宮產術后; 留置導尿管; 尿管拔除時間; 膀胱充盈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409-02
剖宮產術后留置尿管主要是為了防止尿潴留,故一般需待膀胱功能恢復后才能拔管。 據報道,持續性硬膜外麻醉般于術后6h可恢復胃腸和膀胱功能[1]。由于采用硬膜外鎮痛 ,鎮痛同時麻醉藥液也提高了膀胱括約肌的張力,容易導致尿潴留的發生。剖宮產術是目前產科解決高危妊娠、難產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 ,留置導尿管是產科護理的重要內容之一[2]。術中排空膀胱可以防止損傷膀胱和臨近器官,有利于暴露手術野,還可以通過導尿管引出的尿量及時了解產婦的腎功能,決定輸液量; 術后可防止尿潴留。目前,醫院為需要留置導尿管的產婦使用尿管一般為氣囊導尿管,具有操作簡便、減少漏尿、不易脫落等優點 ,普遍應用于臨床[3]。導尿管是一項侵襲性技術操作,以致部分患者拔導尿管后出現自然排尿困難,甚至需要再次導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尿路感染的機會,2010 年1月~2012 年 12月,本科對100 例剖宮產術后氣囊留置導尿管的拔除時機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我科行腰麻一硬膜外聯合麻醉下剖宮產術后的產婦100 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31.5歲。初產婦 68例,經產婦32 例,持續性枕橫位56 例,臀位24例,活躍期停滯 20例。兩組產婦產科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按氣囊導尿管的護理方法操作,對留置導尿管產婦從插管第1d開始進行膀胱功能訓練,留置導尿時間均為24~48h內間隙性引流夾管( 白天間隔2h,夜間間隔3h ), 根據醫囑觀察組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時拔除導尿管,再協助其床上或下床自行排尿,對照組膀胱充盈有尿意時放開導尿管,排空膀胱后再拔除導尿管,待下次有尿意時再協助其床上或下床自行排尿。
1.3評價標準:記錄兩組產婦拔除導尿管后第1 次排尿情況,有排尿要求時不需任何誘導就能自行排出尿液為自然排尿成功;有排尿要求時需經按摩或熱敷下腹部或聽流水聲等才排出尿液為誘導排尿成功。將自然排尿成功,誘導排尿成功定為排尿成功,肌內注射新斯的明注射液才能排尿者及誘導排尿無效重新留置導尿管者為排尿失敗。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處理,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產婦拔除導尿管后自然排尿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拔除導尿管后排尿情況比較 [ n( %)]
組別n 自然排尿成功 誘導排尿成功 排尿失敗 排尿成功有效率觀察組
對照組 50
50 45(90.0)
30(60.0) 3(6.0)
10(20.0) 2(4.0)
10(20.0) 48(96.0)
40(80.0)注:與對照組比較:x2﹦8.36,p﹤0.01。
3討論
剖宮產術后均保留尿管,留置尿管不僅是尿路感染最主要的危險因素[4],而且尿管刺激是術后患者疼痛及不適的主要原因[5]。剖宮產手術后拔除導尿管發生尿潴留的原因有生理上及心理上的因素: 由于剖宮產手術操作在盆腔內進行,而膀胱在子宮的前方,膀胱壁及尿道有豐富的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支配,牽拉壓迫等刺激易激惹其中神經末梢產生電沖動,沿腰骶神經叢傳至脊髓,再傳至大腦及感覺中樞產生各種不適感覺,如酸脹脹痛煩躁等,給產婦帶來痛苦。因手術創口疼痛患者的恐懼心理,使副交感神經抑制,排尿反射受到影響。因此,剖宮產手術后易導致拔除尿管后自主排尿失敗,而反復插尿管易引起泌尿系統感染的機率。觀察組將留置導尿管的拔除時機選擇在膀胱充盈有尿意感時拔除的方法能夠很好地促進膀胱功能恢復,產婦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順利排尿,個別產婦只需稍加誘導也能順利將尿液排出。在排尿過程中,尿液起到沖刷尿道而達到潤滑的作用,排尿時尿道松弛和擴張可減少尿道黏膜摩擦,從而降低尿道損傷[6]且無痛苦,減少排尿失敗的發生; 另外,由于尿道得到尿液及時沖洗減少尿道感染的危險。對照組的方法在膀胱空虛時拔管,易引起膀胱張力消失,影響排尿功能,由于患者無尿意,只有等膀胱再度充盈時才會產生排尿要求,自行排尿信心降低,依賴心理增強,所以排尿失敗的例數增多。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8.36,p﹤0.01,)。對照組有 10例產婦排尿困難,其中6 例經肌內注射新斯的明后排尿成功,4例經再次導尿。 觀察組大多數產婦在拔管后能順利排尿,第1 次排尿成功率達到90% ,第1次排尿成功后,可增加患者的排尿信心,使下次排尿自然順利。留置導尿管拔除時機選擇在膀胱充盈時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馬澠霞. 剖宮產術后留置尿管不同時間的安全性探討[J]. 實用護理雜志 , 2003 , 19 ( 8 ) : 51 .
[2] 羅小霞 ,胡柳霞 ,李群飛. 應用自控泵對剖宮產術后留置導尿管拔除時間的探討[J]. 實用醫學雜志, 2007 , 23 ( 2) : 285 .
[3]王祥安 ,蘇玉花. 導尿管不能拔出的原因及對策[J] .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07, 6 ( 1) : 114.
[4] 沈子南 ,楊麗娟. 集尿袋更換間隔時間與尿路感染的臨床探討[J]. 實用護理雜志 ,2003 , 19 ( 2) : 50 .
[5] 劉淑橋 , 王宏濤. 全麻術后留置尿管拔管時間探討[J] .齊魯護理雜志,2002, 8( 8) : 619 ~ 620 .
[6] 王小俊,龍翠潔. 介紹一種無痛性拔除氣囊尿管的方法[J]. 護理學報,2006,13( 4)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