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君 李明萬 陳龍江
【摘要】目的:分析網格化管理在社區慢性病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2年-2013年仁懷市城南社區10000名居民基礎資料以及收集1850例慢性疾病患者治療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并在疾病管理中采用網格化管理方式,并對本次實施網格化管理居民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在社區慢性疾病管理中實施網格化管理后(88.24%),與未實施前居民檔案管理相比(78.6%),明顯優于未實施前。結論:網絡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居民用戶檔案健全率,是慢性疾病管理中較為有效方法之一。
【關鍵詞】網格化;慢性疾病;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411-01
隨著現代化不斷發展,慢性疾病患者逐漸增多,現已成為危害二十一世紀人們健康的主要問題。據相關報道,在2010年疾病死亡例數中,有65%患者死于慢性疾病,而該項病例在世界傷殘患者中占據的概率較高,是當前衛生資源中最明顯的占有者[1]。在目前網絡技術發展的背景下,采用網絡化管理不僅利于對患者檔案資料進行管理,還有助于保證患者信息資料的健全性,現已在國外獲得廣泛使用。因此本文選取2012年01月-2013年01月我市城南社區10000名居民基礎資料以及收集1850例慢性疾病患者治療資料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在社區中該項疾病管理內采用網格化方式,并對實施前與實施后居民用戶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詳細報道如下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013年我市城南社區10000名居民基礎資料以及收集1850例慢性疾病患者治療資料作為研究對象,并在疾病管理中采用網格化管理方式,并對本次實施網格化管理居民用戶相關指標進行對比分析。其中男患1100例,女患750例,經診斷1850例均屬于慢性疾病患者,經檢查其資料、疾病、年齡均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1.2.1成立分組
對本次研究患者進行分組管理,建立項目分析小組,并根據不同項目建立不同管理制度,在實施網格化管理過程中,先對研究對象進行分組,并對小組進行詳細分工,詳細內容包含有:系統錄入、資料統計分析、資料查找、撰寫詳細報告等,并對不同小組建立不同網格管理團隊,每個隊伍人數在4-5名人員,包含有公衛醫生兩名,臨床治療醫生一名,護理人員一名。臨床治療醫生重點是指導患者用藥以及幫助患者改善生活習慣;護理工作者重點是跟進患者隨訪內容[2]。在進行項目管理中,小組成員中所指定的小組長,應對該項目的資料進行收集,并指導患者、篩查患者、對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等等,確保項目工作嚴格按照流程進行,并保證小組在進行工作期間可以有章可循。
1.2.2實施隨行訪問,提高宣傳力度
在疾病小組中對患者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確保每次可以汲取足夠的維生素,如患者存在吸煙喝酒的現象,應叮囑患者戒煙戒酒,并時刻觀察病情,自身病情進行檢測。在實施管理過程中,患者每次用藥均要進行隨性指導,幫助患者正確用藥,并將用藥信息以及全部檔案輸入社區檔案管理中,并進行網格化管理,如小組患者中年齡超過60歲患者在進行體檢期間,應對患者給予生活方法指導、提供治療藥物、治療效果觀察、隨訪觀察等[3]。此外,嚴格按照相關費用制度與標準,對腫瘤疾病患者、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進行相關管理,為與治療人員以及患者構建良好的溝通橋梁,并為患者給予相關熱線電話,為兩者建立信任度等等。組員管理人員可通過書信、郵件、電話等方式進行交流,并提高疾病宣傳力度,為全面落實資料收集給予有效控制,并邀請小區管理人員對居民疾病認識程度進行調查分析,并給予相關研究分析,根據疾病治療狀況購買裝置,為促進項目發展以及管理方案實施腳步不斷完善管理工作,確保本次研究順利實施。
1.2.3建立病患檔案資料
首先幫助患者建立健全的檔案資料,并對其進行相關健康教育,由于城南社區內患者人數較多,因此可實施分區包干管理,并對全部患者資料進行收集,根據所收集的資料建立健全的檔案[4]。分組后的小組長應對本組患者慢性疾病進行管理,并向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向病患說明進行藥物治療的有效性以及讓患者詳細了解采用這一方法治療的重要性,同時在治療期間應嚴格按照醫生用藥方式進行用藥。并在各個小組中舉行健康教育座談會以及講座等,講座進行期間建議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解說,向患者詳細說明疾病傳播路徑、防預措施、發病原理以及疾病的表現形式等。利于增加病人對疾病的認識度,并加快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曲解,提高病人對疾病治療的信心。在進行相關培訓期間,可幫助患者增加治療信心,以及通過正確的方式進行鍛煉,以及通過合理飲食方式控制自身體重。此外,小組負責人應組織患者進行現場血壓測量,對血壓測量方法給予正確示范,同時還可以通過播放視頻讓患者熟知疾病防預措施、自我管制技巧等,利于提高患者對治療人員滿意度以及信任感,讓患者積極配合健康教育工作。
1.3統計學分析
本次計量數據均使用SPSS15.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數據對比使用χ2進行檢驗,數據對比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網格化管理前后居民用戶檔案相關指標數據對比顯示,實施后檔案建立概率明顯高于未實施前,數據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網格化管理實施前后居民檔案相關指標數據對比[(n)%]
年度 居民人數 檔案數 檔案建立率2012 10000 7860 78.62013 10000 8824 88.243.討論
經過本次研究表明,在我市城南社區慢性疾病管理中采取網格化管理后,其與慢性疾病管理標準、居民檔案健全度存在直接聯系,并與實施前后對比,實施后與實施前數據存在明顯差異,進行網格化管理后檔案建立率為88.24%,與為實施后78.6%數據相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總而言之,采用網格化管理有助于提高居民用戶檔案健全率,是慢性疾病管理中較為有效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郭蘇梅.探索社區網格化管理模式完善基層公共服務和管理網絡[J].中國機構改革與管理.2011(03):89-100.
[2]潘雪鳳,劉定一.社區健康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全科醫學.2005(15):150-168.
[3]孫敏霞.慢性病健康管理實踐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34):189-210.
[4]潘雪鳳,劉定一.社區健康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全科醫學.2005(15):220-2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