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輝
【摘要】隨著優質護理的持續推進,如何提高醫院護理管理的質量和水平,激發骨科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通過學習和借簽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驗,對我科護理人員實施護理崗位管理,并將崗位管理與績效分配相結合,進行合理化管理。崗位管理起到了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提高和構建和諧護患關系的作用。
【關鍵詞】崗位設置優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R245.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435-01
1實施護理崗位管理
1.1護理崗位
骨科護理崗位設置應根據科室病人需求而訂,崗位的設置要求護理人員完成一項或多項護理任務,并為此賦予個體權力的總和。并在下月月初進行分析討論、匯總、制定標準化工作流程,運用QCC以及PDCA的管理模式對護理工作進行持續改進。
1.2護理崗位設置
因骨科急診病人多,收治病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崗位設置要求靈活,機動。科室設置責任組長、質控組長、教學組長等,由具有一定工作經驗高年資護士兼任。預備組與總務護士合并一人擔任,采取APN排班模式,按衛生計生委對護理崗位設置的要求,平均每個護士所管病人不超過8個,A班護士一般4-5人,P班1.5人,N班1.5人,主班一人,加上輪休,我科床位使用率為36張床,護士崗位設置為16人。
1.3學習和借簽上級醫院崗位管理理念
我科就學習護理管理的先進經驗,學習、考察護理崗位管理,通過學習使大家開拓思路,轉變觀念。特別是上級醫院崗位管理的設置,對我們有很多的啟發,有很強的實用性。依據培訓和學習護理崗位的設置及管理流程,建立適合我科特點的護理崗位梳理、崗位測定和崗位評價等流程,進行護理崗位設置和管理。
1.4以解放生產力為指導思想,實施護理崗位管理
護理人員是科室的主力軍,激發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十分重要。我科對護理人力資源施行能效管理,激勵機制、崗位管理相結合,綜合提高科室管理的效率與效能。依據崗位設置項目,各崗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工作流程。根據各崗位設置特點和特性,以專業水平、專業特性、技能及風險為維度,建立以崗位分職責,根據危重病人病情、危重程度測量出崗位間的特點與需求,護士長根據護士個人的工作能力、以及病人的需求隨時調整,并建立專科人力資源調整應急預案。合理加強各班的人力資源配置,加強晚夜班的人力配置,保障病人的權益,同時降低了低年資護士的值班風險,保障了護理工作的安全性。
2 崗位管理與績效分配
2.1績效管理的體系設計
管理的體系設計直接關系到護理考評工作的實效性。護理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中心環節,是組織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工具,是實施各項管理工作的基礎和依據。醫院依據護理工作量提取一定數額護理費,不計算在科室核算收入內,也不計算在勞務費內,極大程度的提高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護理費由護士長根據績效(質控組長最終考評結果)、工作量(含所管危重病人數、一級護理病人數、手術病人數、特殊護理工作量)、護理分工(質控組長、教學組長)等情況考評發放。通過績效管理的流程再設計,將績效計劃、績效實施、績效評價、績效反饋和績效結果應用五個方面實施,從而建立護理績效管理體系。將護理績效管理變為對護理人員的崗位管理,提升為提高護理人員工作質量、改善工作方法的有效手段。
2.2護理績效方案實施與管理
責任組長、教學組長、質控組長采取競聘上崗的形式,最大程度的調動護士積極性,參考每月發放的在院病人問卷調查表、出院病人問卷調查表綜合考評績效的管理。
通過護理工作數量、護理工作內涵建立護理績效考核指標庫,因目前醫院信息系統配套設施有待完善,普通護理(包括輸液數、更換液體數、肌肉注射、皮內注射無法)無法考評。計算機軟件已經成為現代組織管理的強有力工具,我科下一步將通過先進的管理理念軟件化,在護理管理的軟件工具增設普通護理工作量統計軟件。
3崗位管理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提高
3.1建立護理質量標準體系
以護理崗位管理為切入點,通過崗位設置,護理人員的動態管理,建立護理質量標準體系,優化護理流程,提高護理質量。通過崗位設置及質量管理,轉變管理理念,實現由對人的個體管理到對崗位的制度管理。激發護理人員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真正提高臨床護理觀察與處理病情的質量和水平。
3.2促進構建和諧護患關系
在崗位實踐及質量提高的基礎上,滿足臨床護理安全的需求,能夠根據病人的需要和科室的發展現狀,及時調整和合理配置各專科護士的數量和比例,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提高病人滿意度,有效增加護患溝通,構建了和諧的護患關系。
4 結論
護理崗位的優化管理,做為優質護理服務的重要舉措和切入點。通過我們的初步探討與實踐,深刻體會到護理崗位管理在推進優質護理服務深入開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是建立優質護理服務長效機制的重要舉措。對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提高病人滿意度,實行科學化的護理管理,搭建護理人員職業生涯成長空間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