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俊偉
【摘要】目的: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長短與下肢血管病變的關系。方法:選擇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病程≥3年及病程<3年分為兩組,利用多普勒超聲檢查雙下肢動脈硬化情況,將結果作出比較,結果病程≥3年的2型糖尿病病人較病程<3年者其下肢動脈硬化和斑塊的比例亦顯著升高(P<0.05)。結論:2型糖尿病病程長于三年患者雙下肢血管硬化發生率明顯高于病程短于三年患者。超聲多普勒檢查能發現多種性質的動脈病變,能對病變定位及嚴重程度進行判斷,是目前較好的非創傷性檢查手段。
【關鍵詞】 糖尿病 2型 病程 下肢血管病變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441-02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變的發病原因涉及多方面,如糖尿病病程、年齡、血壓、血脂、血糖控制水平等,下面我們以下肢多普勒超聲檢查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糖尿病病程與下肢血管病變的關系。
1 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本研究入選了2013-07月至2014-02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齡35~87歲,平均(58.4±9.3)歲。按糖尿病病程分為兩組,A組:病程≥3年,共3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齡44~86歲,平均(58.5±9.1)歲。B組:病程<3年,共27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齡35~87歲,平均(58.2±8.8)歲。兩組間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1.2 入選標準:2型糖尿病診斷依據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11.1mmol/L;排除1型糖尿病與其他繼發性糖尿病。
1.3 研究方法 采用GE-SYSTEM FIVE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雙下肢血管超聲檢查:對雙下肢血管作縱橫掃描,觀察血管壁內中膜形態,并測量內-中膜厚度(IMT),同時檢測記錄管腔內斑塊大小形態特征,以及斑塊數量。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0.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以例數與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 結果
2.1 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 入選對象在院外長期或間斷服藥,入院1周用藥后血糖均在正常范圍。A組合并有高血壓者23例(69.6%),高脂血癥16例(48.4%),B組合并有高血壓者18例(66.7%),高脂血癥20例(74.1%)。
2.2 下肢彩色多普勒結果比較 A組下肢動脈硬化斑塊25例(75.7%),B組14例(51.8.%),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73, P<0.05);具體數值見下表
組別 例數 合并高血壓
例數(百分比) 合并高脂血癥
例數(百分比) 雙下肢血管硬化
例數(百分比)A組 33 23(69.6%) 16(48.4%) 25(75.7%)B組 27 18(66.7%) 20(74.1%) 14(51.8%)3討論
糖尿病患者不僅發生微血管病變及微循環障礙,而且也出現大、中血管病變。糖尿病(DM)大血管病變(PVD)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殘的重要原因[1],嚴重者導致壞疽[2]。據統計,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比正常人高5~15倍[3],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變發生率高,為常見并發癥。血管造影是診斷四肢血管疾病的金標準,但價格昂貴并有創傷性、不宜重復檢查和長期追蹤觀察。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能發現多性質的動脈病變,能對病變定位和病變嚴重程度進行判斷,是目前較好的非創傷性檢查手段,以方便、價廉的優點在臨床上廣泛應用[4,5]。糖尿病大血管病變主要表現為動脈粥樣硬化[6]。血管內皮是保護血管平滑肌的機械屏障,而且也通過釋放血管內皮因子(如NO、內皮素等)調節血管的舒張和收縮活動,內皮功能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改變,長期高血糖可致內皮功能不全,最終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形成[7]。另外,長期慢性高血糖癥所致血管長壽蛋白質及脂質的氧化、糖基化和應激作用更加速了粥樣硬化的發展。故糖尿病病程越長、血糖水平越高,動脈粥樣硬化的幾率越高,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發病原因涉及許多方面,其中糖尿病病程、年齡、高血壓和脂質代紊亂均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的重要危險因素。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現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發病率與其病程長短密切相關,故糖尿病病程長者、老年人、合并高血壓者及合并高脂血癥者尤其應注意預防下肢血管病變的發生,應用超聲多勒檢查可早期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做出診斷,及早干預,盡量減輕外周血管病變帶來的危害。
參考文獻
[1] Amos AF, McCarty PJ, Zimmet P. The rising global burden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to the year 2010[J].Diab Med,1997,7:85.
[2] Diabetes Drafting Group.Prevalence of small vessel and large vessel diseasing diabetics patients from 14 center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ultinational study of Vascular disease in diabetics.Diabetolgia,1985,28:615-640.
[3]潘長玉,高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發生率及相關因素調查.中國糖尿病雜志,2001,6:326.
[4]曹永吉,李衛東.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形態學特點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4,12(2):107109.
[5]余秀華,李黎.彩色多普勒超聲對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的觀察[J].東南國防醫藥,2003,5(4):279280.
[6]賈克寶,王 立,王彩榮,等.糖調節受損患者動脈硬化的臨床研究[J].中國心血管雜志,2009.
[7]侯 威,邵友忠,徐少峰,等.原發性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與肱動脈血流介導的血管舒張功能及頸動脈內-中膜厚度關系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