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淑鳳 王海勇
【摘要】 目的:探討分析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方法:隨機選取150例門診病人的血液標本,每例病人采取血液5ml,記錄采集時間后,分別于采集后室溫放置1h、4h、8h以及4℃冰箱內放置24h后測定每個標本的常規生化指標,以室溫下放置1h后測得指標為標準,將其他三組指標與其進行比較。結果:血液標本放置4h后結果有統計學差異(P<0.05)的項目有:血糖(GLU);血液標本放置8h后結果有統計學差異(P<0.05)的項目有:總膽紅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血液標本放置24h后結果有統計學差異(P<0.05)的項目有: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轉肽酶(GGT)、總膽紅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鈣(Ca)、磷(P)。結論: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的結果是有影響。血液標本在室溫下存放 24 h后,大部分的常規生化項目的測定結果是沒有統計學差異的。但是血液標本長時間放置后,膽紅素(TBIL)和尿素氮(BUN)的結果會偏低,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轉肽酶(GGT)和鈣(Ca)的結果會偏高。在4℃冰箱內保存過夜的血液標本可用于除膽紅素(TBIL)、尿素氮(BUN)、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轉肽酶(GGT)和鈣(Ca)外的常規生化指標的測定。
【關鍵詞】生化檢驗;血液標本;存放時間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443-01
生化檢驗是指利用生物或化學的實驗室方法來對人體的相關指標進行檢查,生化全套檢查須在空腹條件下進行,其內容包括有:肝功能(總膽紅素、直接、間接膽紅素,轉氨酶,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空腹血糖;腎功能(肌酐、尿素氮);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在不同的醫院里,常規生化檢驗的項目會稍有不同,但都大體一致。在進行生化檢驗前,對血液標本的處理是極為重要的一步, 也是保證生化檢驗的結果真實可靠的一個重要環節[1]。在大醫院中,可能會同時采集到大量的血液標本,此時血液標本采集后存放時間的控制就尤為重要,要掌握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以便在有效的時間內對其進行檢驗[2]。隨機選取150例門診病人的血液標本,分別于采集后室溫放置1h、4h、8h以及4℃冰箱內放置24h后測定每個標本的常規生化指標,探討分析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隨機選取150例門診病人的血液標本,分別記錄采集時間。病人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入選病人中男性78例,女性72例;平均年齡為59歲(47 -83歲)。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無統計學差異。
1.2 研究方法每例病人采取血液5ml,分別于采集后室溫放置1h、4h、8h以及4℃冰箱內放置24h后測定每個標本的常規生化指標,以室溫下放置1h后測得指標為標準,將其他三組指標與其進行比較。
1.3 統計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定量資料的配對經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血液標本放置4h后結果有統計學差異(P<0.05)的項目有:血糖(GLU);血液標本放置8h后結果有統計學差異(P<0.05)的項目有:總膽紅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血液標本放置24h后結果有統計學差異(P<0.05)的項目有: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轉肽酶(GGT)、總膽紅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鈣(Ca)、磷(P)。
3 討論
血液標本的生化檢驗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像血液標本的采集、保存方式以及存放時間等這些技術性要求不高、可以人為控制的因素,常常會被忽視。由于血液標本的保存方式不得當以及采集與測定時間間隔過長等可能會使檢驗結果有較大的偏差,嚴重影響臨床醫生對病人的疾病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治療措施[3]。實驗室的檢測人員應當根據血液標本的保存時間對各項檢測指標的影響,選擇適當的血液標本的保存方式及保存時間,盡可能地避免檢測時因這些因素產生誤差。要進行生化檢驗的血液標本在保存期間需要密封,否則其中的水分會蒸發進而影響檢測的結果。因此采集到血液標本后如果不能夠及時進行檢驗,一定要密封保存,但是血液標本存放時間不宜過長,否則也會對部分結果產生影響[4, 5]。
本研究隨機選取150例門診病人的血液標本,分別于采集后室溫放置1h、4h、8h以及4℃冰箱內放置24h后測定每個標本的常規生化指標,探討分析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結果顯示,血液標本放置4h后結果有統計學差異(P<0.05)的項目有:血糖(GLU);血液標本放置8h后結果有統計學差異(P<0.05)的項目有:總膽紅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血液標本放置24h后結果有統計學差異(P<0.05)的項目有: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轉肽酶(GGT)、總膽紅素(TBIL)、血糖(GLU)、尿素氮(BUN)、鈣(Ca)、磷(P)。
綜上所述,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的結果是有影響。血液標本在室溫下存放 24 h后,大部分的常規生化項目的測定結果是沒有統計學差異的。但是血液標本長時間放置后,膽紅素(TBIL)和尿素氮(BUN)的結果會偏低,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轉肽酶(GGT)和鈣(Ca)的結果會偏高。在4℃冰箱內保存過夜的血液標本可用于除膽紅素(TBIL)、尿素氮(BUN)、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堿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轉肽酶(GGT)和鈣(Ca)外的常規生化指標的測定。
參考文獻
[1] 鮑千紅. 臨床生化檢驗影響因素及對策[J]. 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05):526-527.
[2] 黃佩芬. 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影響的分析[J]. 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04):222-223.
[3] 黎莉. 血液標本采集相關因素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10):17-18.
[4] 楊雪絨,蔡利華. 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J]. 中國鄉村醫藥,2013(02):59-60.
[5] 趙曉紅. 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研究[J]. 中國保健營養,2013(07):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