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 鮮蓉華 楊小燕
【摘要】目的: 探討輸血時間對機采血小板治療血液病的療效影響。方法:收集81例血液病患兒136例次輸注機采血小板的資料,查閱檢驗資料比較輸注前后24h內記錄的血小板檢查結果,以輸注后校正血小板增加值(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以及患者出血狀況有無改善來判斷血小板輸注效果。根據血小板輸注時間(T)的長短將數據分組,計算總的有效百分率及各組有效百分率,討論各輸注時間段之間血小板輸注療效的差別。結果:136例中輸注有效的121例,總有效率為88.97%;T<30min的有29例,輸注有效的25例,有效率為86.21%;30min
【關鍵詞】機采血小板、輸注時間、有效率、血液病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444-01
血小板輸注可預防和治療因血小板減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治療血小板減少或功能障礙引起出血性疾病的有效方法。近年來推廣成分輸血使血小板分離、儲存和輸注技術有了快速的發展,輸注機采血小板已成為目前治療血液病患者血小板數量減少的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之一并廣泛應用于臨床 [1]—[2] 。但針對血小板輸注時間的控制是否科學、合理、有效的相關資料卻相當缺乏,我們對本院81例輸注機采血小板血液病患兒療效作回顧性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 觀察對象81例患兒均來自本院,年齡2月—16歲先
輸注機采血小板136例次,所有患者均接受機采血小板治療至少1次以上,輸注次數最高者為6次。
1.2. 血小板來源機采血小板來自南充市中心血站;每個治療容量為200ml,含Plt≥2. 5 ×1011 ,Plt (2. 5—3. 64) ×1011 / 袋。
1.3. 輸注方法[3] 血小板輸注前患者作ABO 血型和Rh 血型鑒定, 并做次側配血,不做血小板配型,相合輸注。所有患兒每次輸注機采血小板1單位。
1.4. 收集血小板檢測數據根據患者住院ID號,查找血小板輸注前后24內的血小板檢查結果。
1.5. 輸注效果評價 測量患者的身高、體重,計算校正血小板增加值( 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 CC I),公式: CC I =血小板計數增高值( 109 )×體表面積(m2 ) / 輸入血小板總數( ×1011),若CC I值>7. 5判為輸注有效。統計輸注時間、各時間段例次、有效例次及輸注有效率見表一。 [注:體表面積=身高( cm) ×0. 0061 +體重( kg) ×0.0124 - 0. 0099 ]。
1.6. 統計學處理用SPSS17.0統計軟件分析,采用兩配對樣本的秩和檢驗,使用方法為“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
表1 輸注機采血小板治療血液病輸注時間有效例次比較
輸注時間n CCI有效例次有效率(%) 0—30min 29 1.0296~67.54882586.2130—40min 64 - 0.5464~69.8228 6093.7540—50min 25 - 0.9336~73.3824 2184.00>50min16 - 1.3332~45.5304 1487.50合計136 121 88.972.結果
81例患兒先后共輸注血小板136例次,其中以AA、ALL單次輸注者居多,這主要與血液系統疾病的發生率及分布有關。[4]所有患者輸注前血小板均低于20×109輸注前后24內均有血小板記錄值,達到100%。根據各輸注時間段輸注有效率,30—40min完成輸注的血小板輸注有效率為93.75%,明顯優于其他時間段組別,其CCI值與其他組別比較,差別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表明:輸血時間低于30min會明顯降低血小板的療效,輸血時間控制在30—40min內,血小板療效最好,輸血時間超過40min,延長輸血時間,并不能提高血小板的治療效果,反而使輸血效果降低,增加了血小板輸注無效的發生率。
3.討論
血液疾病多伴有血小板減少。大劑量化療和造血干細胞移植等方法常引起較嚴重出血, 甚至危及生命。血小板輸注是治療和預防因血小板減少或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的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機采血小板具有高濃度、高純度、供體單一等優點,患者輸注后療效顯著且不易產生HLA抗體和血小板抗體,所以臨床應用機采血小板越來越廣泛[5]。影響血小板輸注療效的因素很多,最直接的相關因素是患者的基礎疾病及年齡。本試驗從輸血時間方面對兒童血液病患兒輸注血小板的輸注時間應較成人長,影響因素尚不明確,可能與兒童血容量較少,循環血量較成人少以及基礎疾病的集中性有關[6]。得出的結論是:成人輸注血小板要求盡快輸注,兒童輸注機采血小板則應適當延長時間。合理控制輸注時間可有效提高血小板輸注的療效,做到真正個體化輸注。
參考文獻
[1] 盛楚華,邱樹彬,邱小華.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輸注效果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全科醫學, 2006, 9 (16) : 1332—1334
[2] 滕本秀,段前碧,段慧玲,等. 輸注機采血小板在血液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重慶醫學, 2006, 35 (11) : 973—974L[3] 劉景漢,林武存. 臨床輸血指南[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8, 15—17
[4] 郭慶東, 戴月娥, 穆士杰, 等. 血小板輸注治療血液病患者79 例的效果[J] .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 2002,23( 7) : 651- 652.
[5]汪傳喜,張明焱,田兆嵩.血小板輸注的現狀與展望[J] . 中國輸血雜志, 2000 , 13( 1) : 280- 284.
[6] 魏晴,田兆嵩.血小板的臨床應用[J] .臨床輸血進展,2010,9(1):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