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明 黎兵
【摘要】目的 通過觀察對比不同方法清洗的人流吸引管,找出最安全、實用、高效的清洗方法,保證清洗質量,降低醫院感染。方法 將消毒供應科3個月回收的846個人流包的吸引管按回收月份分成3組(每月每組平均281件),分成3種清洗方法,分別為:A1/A組(手工清洗法)、B2/B組(超聲機清洗法)、C3/C組(手工法+機洗法)。清洗后用肉眼目測、5倍放大鏡、ATP檢測儀,檢測各組吸引管的清洗效果并進行評估對比。結果 3種檢測方法均表明C3/C組清洗合格率顯著高于A1/A和B2/B兩組(P<0.01)。結論 采用C3/C組(手工法+機洗法)清洗是提高人流吸引管最有效的方法,能完全清除人流吸引管內壁上的有機殘留物,具有較好的清潔效果、安全性好、可操作性強。
【關鍵詞】人流吸引管;清洗方法;質量;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468-01
人工流產手術中,一般使用吸引管處理胚胎組織、血液、體液、蛋白質等的污染與帶有各類病菌及微生物的污物。吸引管管腔狹長、彎曲,因此殘留的有機物極易形成生物蛋白膜,而造成清洗和滅菌的困難,從而成為交叉傳播疾病的潛在危險。人流吸引管的清洗消毒工作若不到位將直接影響婦科的治療,甚至會導致感染并發癥。
為此,尋求一種安全、實用、高效的人流吸引管清洗方法迫在眉睫。我科于2013年10-12月,對回收的人流吸引管采用3種不同的方法清洗并進行對比效果的研究。現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全自動超聲波清洗機(連云港千纓ZQ480Washer-disinfector)、管道清洗專用刷1-5號、軟毛刷、高壓水槍、高壓氣槍、多酶全效清洗液(RUHOF)、純水、5倍放大鏡、ATP檢測儀及試子150支。
1.2 方法
1.2.1 分組 將消毒供應科回收的婦科人流吸引管300件,采用回收順序編號,10月份內回收的吸引管規定10-282號為A1組、11月份內回收的吸引管規定11-564號為B2組、12月份內回收的吸引管規定12-846號為C3組。A1、B2、C3各組分別按照A/B/C三種方法清洗,即一個月一種清洗方法,同時固定專人回收組、專用放大鏡檢測組、ATP儀器檢測組。各組固定統計記錄。
1.2.2 流程 A1/A組手工清洗:沖洗(用流動自來水初步沖洗去污)→洗滌(多酶液浸泡在1:500的RUHOF全效酶洗液浸泡5min、管腔內用注射器注滿酶液反復沖洗5次)→精洗漂洗(用軟毛刷刷洗吸引管表面、管道內根據長短用專用刷1-5號來回刷洗5次)→終末漂洗(高壓水槍反復沖洗內腔5次)→干燥(高壓氣槍將管腔內壁吹干)→檢測包裝。B2/B組機洗法:直接放置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內放1:500的RUHOF全效酶洗液,溫度30℃、時間5min;全自動程序進行清洗、煮沸、干燥)→檢測包裝。C3/C組手工法+機洗法:去污沖洗(同手工法)→刷洗(在酶洗液下用軟毛刷刷洗管腔表面各種污跡,用管道專用刷根據管腔長度采用1-5號刷,刷洗貫穿管腔來回刷洗5次,用注射器沖洗管腔5次)→全自動超聲波清洗法→純水沖洗→純水刷洗→干燥(同手工法)→檢測包裝。
1.3 評價方法
1.3.1 肉眼目測法 清洗后的人流吸引管表面的清潔度應光潔、無血、無污、無可剝脫的附著物、無水垢等殘留物質和銹斑為合格。[1]
1.3.2 8倍放大鏡 觀察標準同肉眼目測法。
1.3.3 ATP測試法 采用ATP熒光測試儀和棉試子。取出ATP棉試子涂抹吸引管頭端與尾端,然后將棉試子放入試管,擠下熒光素酶并均勻震蕩10次。放入手持式ATP生物熒光測試儀器進行讀數,數值低于45(RUL)為合格。
1.3.4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16、0統計軟件,技術資料比例數、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或P<0.01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表1 采用不同清洗方式結論婦科人流吸引管合格率〔n(%)〕
2.2 分別對以上實驗結果進行方差分析,結果均表明C3/C組的清洗合格率均明顯高于A1/A、B2/B兩組,A1/A組清潔合格率最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
3 討論
3.1管腔器械有效清洗的必要性管腔內的血液、蛋白質等若不徹底清除,不僅會導致疾病的交叉傳播,造成院內感染,還會在消毒滅菌過程中產生結晶碳化,而有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腐蝕吸引管表面涂層,影響使用效果。因此,有效的清潔不但能保證感控質量,而且有利于延長管腔壽命,保證滅菌效果。
3.2 必須選擇正確的清洗方法 不同的清洗方法對人流吸引管的清潔效果差別很明顯。而普遍認為的機洗有較好的清潔能力,但B組的合格率仍未達標。所以,對于人流吸引管這類管腔類器械,手工法+機洗法最為重要,合格率也最高,為最有效的、安全、可行的清洗方法,是管腔器械的最佳清洗方法。
3.3 清洗輔助工具的選擇與應用及注意事項 多酶清洗液可迅速有效地分解血液組織、黏多液、黏膜、唾液、脂肪等分泌物[2]。因此應在酶洗液下刷洗,同時防止產生氣溶膠,多酶洗液應現用現配,做到一洗一換,避免交叉污染,多酶洗液的溫度應控制在<45℃,溫度過高會影響酶的活性度;刷洗時工作人員須做好自身防護;刷洗用的刷子應軟硬合適,型號相配,才能達到最佳的刷洗效果;全自動清洗機一般時間應設置為3-5min,若污染物較多可延長,但應<10min,。對于回收時間超過1h的吸引管,則必須在浸泡槽中適當延長酶液浸泡時間及增加刷洗次數。
3.4吸引管清洗質量監控的重要性 本研究結果表明,用ATP檢測法,每組合格率都低于同組,合格率也最低,說明管腔內壁最不易清洗,同時也說明管腔類器械的監測,最好用ATP檢測法。因此我科將ATP檢測法作為對婦科人流吸引管管腔類器械清洗質量的日常監測,并建立質量監控指標進行監控,對清洗不合格的婦科人流吸引管要求重新清洗,以確定醫療安全,達到預防醫療感染的目的,從而有力的保證了清洗質量。
參考文獻
[1] 《醫院消毒中心管理規范.清洗消毒劑滅菌效果監測標準》【S】。2009.:4.2.1.1
[2] 劉愛萍,陳國華。全自動清洗消毒機對器械清洗效果的觀察【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8,25(5):51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