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紀勻
【摘要】:目的探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的發病原因及護理對策。方法對57例行機械通氣并發生VAP的患者進行統計及分析,并對其病原菌進行檢測,同時實施綜合性護理措施。結果經過有效的護理對策,可降低VAP的病死率,提高搶救成功率。結論VAP與多種因素有關,但只要合理而全面實施有效護理對策,可以使之得到有效預防與控制。
【關鍵詞】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影響因素護理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3.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471-02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指原無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患者,在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行機械通氣治療48h以后,和(或)拔管48h內發生的肺部感染[1]。是機械通氣病人常見的并發癥,病死率較高,為40%~80%。
1 臨床資料
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科行機械通氣大于3天的患者57例,其中男36例,女21例,年齡35~78歲,平均56.7歲。機械通氣最短的3天,最長的22天,平均時間為10.2天。
2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原因分析
2.1疾病本身因素:ICU患者由于疾病本身致機體抵抗力下降,咳嗽,吞咽反射減弱或消失,情況下,各種介入性插管,如氣管插管、胃管、輸液管的使用及醫護人員手的感染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2.2藥物的應用:對躁動患者使用鎮靜劑及冬眠藥物,可抑制機體各項反射活動,抑制咳嗽,導致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預防和治療應激性潰瘍的發生,各種制酸劑、H2阻滯劑的使用,使胃pH值高,導致胃內G-菌生長繁殖,含大量G-的胃液反流至口咽部,誤吸以后沿氣管插管下去引起感染,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2.3呼吸道管理:①機械通氣者,吸痰幾率較高,易導致氣管黏膜損傷,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機會。②氣道濕化不夠及患者體液不足等引起的呼吸道黏膜干燥,痰液黏稠,不能咳出或吸出。③霧化吸入不當,霧化裝置及呼吸機管道消毒不徹底或被污染帶菌,從而產生大量的帶菌氣溶液,它們沉積于肺部的毛細支氣管和肺泡,并導致感染。
3預防及護理要點
3.1預防為主①加強ICU病房的管理,完善消毒、隔離制度;實行醫院感染、微生物監測的通報制度,早期識別院內感染趨勢,及早實行預防VAP的有效措施。②加強醫護人員的無菌操作觀念。③保持呼吸道通暢。④促進有效排痰。⑤胸部叩擊與胸壁震蕩叩擊時應避開乳房、心臟和骨突出部位,避開拉鏈、扭扣部位,自下而上,由外向內,力度適中,半空拳,每2小時進行1次,在每次吸痰前進行。
3.2嚴格執行無菌操作①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保持氣管插管通暢,氣囊充氣壓力合適,防止咽部細菌流入氣道。②正確掌握吸痰時機,將定期吸痰改為氣道分泌物多時吸痰,適時吸痰能夠顯著減少吸痰次數,降低對氣管黏膜的機械性刺激,減少VAP的發生。
3.3加強氣道管理
3.3.1美國呼吸護理協會加濕加溫的標準:適宜的加溫溫度為(33±2)℃,適宜的加濕,絕對濕度為29-32mg/L[2]。濕化液要及時加入,防止痰癡形成,減少繼發感染。嚴格按吸痰操作規程吸痰。提倡按需吸痰,過多吸痰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分泌物增加,并且可能導致氣道粘膜損傷。每次吸痰壓力不宜過大。吸痰前后給予100%純氧2分鐘。
3.3.2妥善固定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套管
觀察氣道是否通暢,氣管插管位里是否適宜,有無移位等,每班檢查并記錄,嚴格交接班,及時更換切口紗布,保持局部清潔干操。氣囊充氣要適度。
3.4呼吸機管路的管理機械通氣后,呼吸機管路被污染,故應定期更換呼吸機管道。Stoller[3]等研究發現,每周1次和每日1次更換呼吸機通氣環路相比較,并未明顯增加VAP的發病率。但如果已有下呼吸道感染,應增加更換管道的頻率。有痰液污染管道時立即更換。定期做呼吸機管道相關部件和氣管深部分泌物的細菌培養,以指導臨床用藥。
3.5做好口腔護理口腔護理是減少VAP發生最直接和廉價的重要措施。臨床推薦使用2%氯己定漱口液,因其可減少口腔細菌粘附、牙菌斑和牙齦炎的發生,對早期VAP的發生有預防作用。
3.6 預防交叉感染
3.6.1 環境及物品的準備病室用空氣凈化器更換病室內空氣,2次/d,1h/次。用含氯消毒劑擦拭床、床頭柜等物品,2次/d,保持室內溫度(18-20°)適宜,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出入人員換鞋、更衣、戴口罩。每周做空氣培養1次。嚴格管理探視人員,限制人員流動。
3.6.2醫護人員的準備醫務人員在進行操作前均按照六步洗手法嚴格洗手,接觸患者后要洗手。病房洗手設施齊全,病房門口備有快速手消毒液,供家屬接觸患者時使用。
3.7加強支持療法凡使用機械通氣的患者,應給予足夠的營養支持,可選用胃腸外營養、胃腸外營養和腸內營養同時進行或單純的胃腸內營養,以提高機體抵抗力。
3.8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引起口咽部菌群失調,病原菌在口咽部定植增加的主要原因,廣譜或超廣譜抗生素的應用使多重耐藥菌產生增多,給其所引起的VAP治療帶來困難,影響其預后。因此,臨床上應合理使用抗生素,減少菌群失調所致的病原菌易位定植發生率。
參考文獻
[1]郝春燕,孫謹,李霞.鼻飼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影響及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6):1454-1456.
[2] 謝仙萍.人工呼吸器的臨床應用及管理[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 2003, 22(5):204.
[3] Stoller J K.Orens D K.Fatica C.et al.Weekly versus dailychanges of in - line suction catheters: impact on rates of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and associated costs[J].Respir Care.2003,48:494-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