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 張越 畢嵐
【摘要】目的:探討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實施策略與效果。方法:對2012年2季度-2014年1季度閔行區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內容包括人流后隨訪情況及人流術中同時放環情況。結論:自從開展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有利于提高育齡女性避孕節育相關知識水平,從原來人流術中放環率的1.44%增加到29.63%。
【關鍵詞】流產后 計劃生育服務 放環率
【中圖分類號】R85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472-01
一、資料來源:
1、研究與方法
資料來源于婦幼衛生工作年報統計資料、自制的人流后計劃生育服務季報表及620位人工流產的婦女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以匿名自填式進行調查。為了增加本研究的信度與效度,填表前,向調查對象簡要說明目的和意義,承諾調查數據僅供研究使用,報告的結果不會涉及個人。調查內容主要有避孕知識知曉狀況、避孕措施使用情況、人工流產的原因、人工流產危害認知情況等。
二、數據收集、存在困難和措施
2012年6月申請了《閔行區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干預效果研究》這項課題,根據中華醫學會計劃生育學分會制定的“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指南”制定“閔行區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規范”,建立針對人工流產后對象的健康教育、咨詢和避孕節育服務并重的區域服務體系。在人工流產后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采用復診或電話隨訪等形式進行隨訪。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指導婦女堅持使用正確的避孕方法。使接受人工流產的婦女在離開手術機構前達到以下4個具體要求:具有預防非意愿妊娠的意識;知情選擇一種適合于自己的避孕方法;獲取所選用的或過渡時期適合于自己使用的避孕藥具,以保證能夠立即落實避孕措施;理解并能堅持正確使用所選用的避孕方法的信心和決心。
對各服務機構進行質控和評估,每季度上報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季報表。將人工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宣教率、服務對象有效避孕率、服務對象1年內重復人工流產率納入計劃生育考核中。
研究工作中,將青少年、高危人群作為開展服務和研究的重點對象。宣傳避孕知識和普及避孕措施。在人工流產后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采用復診或電話隨訪等形式進行隨訪,隨訪的主要目的是指導婦女堅持使用正確的避孕方法。
現將該院開展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2年來的實施經驗及效果進行總結分析,為今后全面開展流產后服務提供指導幫助。
項目實施后,發現該課題涉及大量的外來流動人口,術后隨訪量大,針對目前人口流動性較大的特點,隨訪資料可能會出現部分流失,隨訪失訪率高,故于2013年4月起二級及以上的醫療機構針對高危人流對象進行隨訪、咨詢和指導。
1、2014年第一季度人流后隨訪率情況,見下表。
區內計劃生育手術點有專人負責人工流產后對象的隨訪工作,每季度完成“人流后計劃生育服務季報表”。閔行區人口流動較大,部分患者只是來滬,做過人流術后即返鄉,留的電話不是本人的或是為外地手機;多數患者對于類似電話都存在抵觸感,多次聯系予以掛機或者干脆拉黑,無法聯系;部分患者因分手等多種個人原因,不承認,否認手術等,影響隨訪,部分留假名,留假電話。
2、2014年第一季度人流術中放環率見下表:
個別醫生還是擔心人流術后殘留造成醫療糾紛,以及對自己手術沒有十分把握,加上患者擔心引起婦科病等問題而使術中放環率下降,自從開展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我區人流術中放環率有所提高。
3、歷年來人流術中放環數見下表:
2006年人流術中放環數187例,2007年人流術中放環數137例,2008年人流術中放環數114例,2009年人流術中放環數63例,2010年人流術中放環數277例,2011年人流術中放環數372例,2012年人流術中放環數725例,2013年人流術中放環數1375例,2012年占放環手術的17.80%,2013年占放環手術的29.63%。開展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2年來,人流術中放環術明顯增加。
三、討論:
我國婦女每年約有800萬人次的人工流產,居高不下,而且有增長趨勢,呈現出人工流產婦女低齡化、未婚未育婦女比例高,重復流產率高,間隔時間短等特點[1]。丁悅虹等[2]報道在使用避孕套失敗者中84.9%是由于未正確使用,方法不正確是導致避孕套破裂與滑脫的重要原因。
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歷來強調以“避孕為主”,人工流產只是避孕失敗后的一種迫不得已的補救措施。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PAFPS)是幫助每一位婦女決定流產后是否需要一種避孕方法,并幫助她選擇一個恰當的方法,使她和她的性伴侶能有效地使用這種方法,從而降低重復流產率,這是流產后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避孕方法選擇時,男性常處于主導地位,但現行的計劃生育宣教和服務主要針對育齡婦女,對男性關注較少,使男性參與不夠[3],受孕者是女方,尤其是不準備生育者,藥具避孕失敗者大多埋怨避孕措施無效或南方不配合,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精神緊張、不安,甚至恐懼。放置宮內節育器仍是我國主要的避孕方法,由于宮內節育器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經濟、簡便的特點,目前仍為廣大婦女所使用。人工流產術后即時放置宮內節育器從時機以及長達效果來看都是理想的選擇。
針對近年來產后、流產后放置IUD數明顯下降,醫務人員應該為受術者選擇適宜的IUD,提高產后、人工流產后IUD放置率。人工流產時女性對避孕的愿望最強烈,同時放置宮內節育器能提高人工流產后有效避孕率,降低重復流產率,節約公共衛生開支。人流后同時放置宮內節育器不僅容易接受,流產后即時放置宮內節育器避免了二次手術的痛苦,除刮出物不新鮮或有感染的可能,宮腔形態不規則,有再次手術的可能,不應立即IUD。
項目實施后,發現該課題涉及大量的外來流動人口,術后隨訪量大,針對目前人口流動性較大的特點,對于不準備生育者,放置宮內節育器是一種長效的避孕措施,適合于需要長期避孕以及對一些避孕方法依從性較差的女性。
參考文獻
[1]程利南.推進人工流產后避孕避免重復流產【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4):241-242
[2]丁悅虹人工流產婦女避孕方法失敗原因調查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雜志,2010,1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