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菊清
【中圖分類號】R826.2+6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484-02
靜脈輸液是外科不可或缺的給藥方式,輸液所帶來的安全問題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難點,也是護理糾紛的關鍵。有統計顯示,醫囑處理、靜脈給藥是最易發生缺陷的主要環節[1]。控制輸液缺陷一直是護理管理者探討的問題。為此,本文回顧分析了2010年-2011年我科10例輸液缺陷,針對相關因素2012年1月采取了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取得了較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擇2010年-2011年我科收治的72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380例,女340例720例患者中,男240例,女435例,平均年齡(2.75±1.87)歲。因靜脈輸液所致的10例患者護理缺陷進行了回顧性的臨床分析。2013年,針對上述輸液缺陷的原因,采取了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收治的712例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76例,女性336例,平均年齡(28.6±1.71)歲。
1. 2回顧分析了10例輸液缺陷發生原因。
1.3針對以上相關因素,2013年1月逐步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并記錄觀察輸液缺陷發生的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輸液缺陷發生率。
1.4采用X2檢驗對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2.1患者輸液缺陷的發生原因10例輸液缺陷中有2例因對患者選擇下肢輸液,巡視及觀察不及時,輸液外滲致使患者下肢腫脹,足背進針處皮膚發黑壞死。1例因頭皮靜脈推注20%甘露醇后發生靜脈炎,紅腫硬結面積>3 cm。1例因穿刺室輸液架上懸掛多袋液體,穿刺護士張冠李戴打錯針。1例因輸液泵意外脫落,砸傷患者。1例因更換藥物未做皮內實驗,患者用藥后發生過敏反應。2例因輸液過程中環節漏洞,導致漏輸,少輸,輸液未完即錯誤拔針。
2.2觀察組1例因護士配藥不遵守操作規程,查對醫囑不嚴,讓實習護士代簽名,實習護士將未加藥的糖水給患者輸上,因患者所用的藥物是呈紅色的丹參酮注射液,被患者及時發現后,產生了護患家屬的沖突。
2.3兩組患者輸液缺陷發生率比較對照組輸液缺陷發生率為1.38%(10/720),觀察組為0.14%(1/712),兩組間差異有顯著性意義(X2=9.79,P<0.005)。
3 討論
3.1改進并規范靜脈輸液操作流程,隨著法律制度的健全和普及,患者的法律及維權意識在不斷增強。護理安全措施不僅僅停留在對護理人員法制觀念的教育,以及各種規章制度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落實在平時的工作中。根據我院外科輸液的特點,制定和改進病室的環境設置與合理的操作流程,加強輸液床號和姓名的雙核對及雙人核對制度做好輸液患者的巡視工作,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提高護理人員自身素質;恰當的運用護患溝通技巧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宣教活動。取得家長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配合,有效保證輸液的順利完成,提高護理質量及患者和家長的滿意度,減少護理差錯事故及糾紛的發生。將“三查七對”融入到輸液的各個環節,加強輸液的過程管理。主要改進措施如下:①優選醫囑護士,要求責任心強,臨床業務熟練,有較強的評判性思維和觀察能力,樹立醫囑處理的整體觀,能夠在醫囑處理的過程中,聯系病人的實際情況,對醫囑進行思考分析與判斷,而不是機械地執行醫囑,從源頭上控制給藥缺陷。②對輸液卡進行數字編號管理。輸液卡是指導護士配藥,加注的重要依據,是臨床圮錄患者輸液過程的原始資料,面向患方公開,接受患方監督,通過對每一位患者的輸液卡進行連貫性數字編號管理,使護患雙方心中有數,杜絕了漏輸、少輸、輸液未完錯誤拔針等護理隱患,減少了護理糾紛。③控制輸液缺陷發生的高危環節。配藥環節,嚴格三查七對,現配現用,簽名負責制。穿刺環節:穿刺室輸液架上嚴禁懸掛多袋液體,一對一進行穿刺。輸液泵穩妥放置,并向患者家長進行安全教育。續加時除查對床號、姓名外,還需查對輸液卡上編號順序,防止因重名重姓、加床等因素影響而換錯藥。輸液過程中帶著問題巡視,注意觀察有無滲漏,靜脈炎等輸液并發癥。④監測輸液缺陷發生的高危人群。低年資護士是發生差錯的高危人群,尤以2年以下的護士差錯發生率為最高。控制低年資護士的護理缺陷發生率就可以大幅度降低護理隊伍的總體發生率。加強護士的“三基”訓練,培養護士主動學習的意識。讓護士明確“可為”與“不可為”,明確標準與制度,獎罰分明。護士之間能夠團結協作,互相提醒與指正,低年資護士互相督促,高年資護士進行檢查評價。
3.2修訂靜脈治療質量評價標準,加強質量控制多年來靜脈輸液一直沿用功能制護理模式下的操作標準,故形成了一種重基本技能,輕心理護理的傾向。特別是在工作忙,治療任務重時,更忽略了運用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護理。鑒此,我科依據中華護理學會編寫昀《靜脈治療護理指南》,《靜脈護理實踐標準》,注重了對靜脈治療臨床標準化管理。督促護士應用護理程序對患者進行健康及血管狀況評估,并根據其年齡、藥品、時間、經濟狀況以及疾病選擇不同的輸液途徑和工具,減少了患者靜脈穿刺重復率,減輕了患者的痛苦,為患者提供了安全、優質的個性化服務。
3.3提升外科護士的專業水平,對確保護理安全至關重要 有研究表明,護士的素質和能力
與護理缺陷、事故的發生往往有著直接的聯系,是維護安全護理的最重要的基礎[2]。靜脈輸液已不再是簡單的技術操作,而是一個程序,是一組連貫性的措施,是面對多元理論和整體
性進行綜合護理的專業技術,從事靜脈輸液的護士應是在普通注冊護士的基礎上,在特定專業領域有較高的專業技術和技能,才能符合該專業發展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來鳴,泮淑慧,楊明麗,等.臨床護理缺陷分析與危機管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5. 402(12):922-923.
[2]周立寧.營造安全文化,防范護理缺陷[J].中華護理 雜志,2004,39(3):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