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苗芬
【摘要】現階段對于流動婦女的調查研究主要集中在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兩方面,卻很少對于其在這兩方面的應得權益的保障狀況進行調查研究,本文主要對流動婦女的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的權益保障方面進行調查研究,輔以文獻研究與實證研究的方法,期望能對這些權益的實施情況與其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進行全面的了解,從而完善現階段對于流動婦女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權益保障計劃。
【關鍵詞】女性、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權益
【中圖分類號】C924.2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498-02
根據近幾年的人口普查情況來看,女性流動人口已經成為整個流動人口中不可忽視的存在,但由于其流動性,在對于其一些權益的保障與實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難。而能否使這一小部分人的應有權益得到保障,決定中國政府是否能達成“人人有權享有能達到的最高身心健康標準”的國際承諾,從而對中國政府在國際中的形象產生重大影響。
一調查方法與調查地點的選擇
本文在調查方式上針對調查目標的特點,選取了文獻研究法與實證研究法。在調查過程中除了對流動婦女和計生保健人員的調查研究外,也另辟蹊徑的對于少量男性流動人口進行詢問與調查。
在調查地點的選擇方面,主要針對人口流動這一點,在地點選擇上也以有大量外來人口流入和大量本地人口流出這兩個特點,選取了諸如北京、深圳、上海和安徽、河南、云貴高原等一些符合特點的城市和地區。這樣使得調查資料更具真實性和代表性。
二在其權益保障活動中所遇到的問題
《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法》(1991)、《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管理辦法》(1999)、《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若干規定》(2004)這三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文件的出臺,標志我國對于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管理和服務工作上的兩個重要轉變:從以控制人口為主要目標,到對于人口的控制和對于流動人口合法權益的保障相結合的轉變;從重管理到以人為本,以優質的服務促管理的轉變。
(一)缺乏良好的宣傳效果和普及率
由于流動人口流動性大,人口較分散,所以在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宣傳活動中缺乏集中性,并且工作難度大,也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且原本對于人口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服務對象也以已婚女性為主,但現階段的流動婦女的結構以正在發生轉變,未婚女性在整個流動女性人口中的比率逐年擴大,而現有的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保障體系是將這些未婚女性排除在外的。由于未婚女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特點,外加上對于避孕,孕產和一些相關性知識的缺乏,使她們在性關系中處在一種被動的弱勢地位,同樣也使得意外懷孕和傳染上性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也從另一個方面增加了社會在這方面的投入。
同時,在傳統的宣傳活動中,忽略了男性對于計劃生育和女性生殖健康的影響,對于男性的相關知識的宣傳,不僅能發揮男性在計劃生育中的作用,同時對于女性生殖健康的保障和減速性疾病的傳播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這樣能更有效地在男女之間建立起相互平等互助的良好的兩性關系,同時也能減少商業性性服務。
(二)對于在籍流動婦女的在此方面的權益保護不完善
根據《管理辦法》和《流動人口婚育證明管理規定》(1999),成年流動人口流出戶籍所在地前都要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管理部門或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辦理綠本。到現居住地后.應該在15日內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交驗綠本。這樣既有助于對于流動人口的管理,同時在加強流動婦女在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權益保障也起到了關鍵作用。但在實際調查中發現,即使經過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嚴格把關,但綠本的普及率依人不到50%。這就意味著仍然有一大部分流動婦女無法在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得到應有的權益保障。
另一方面,有一些擁有綠本的流動婦女,由于其所在地區的經濟條件,對于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阻礙,從而導致其在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權益由于缺少相應的輔助,是其不能準確有效地實施,是流動婦女應有的權益受到損害。
二相關建議
根據上述調查情況,我國在對于流動婦女的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權益的保障依然是不完全的,依然需要做很多的努力。并要根據調查出的實際情況,進行相關方面的探討。
第一,加強對于相關知識的宣傳,并加重對于未婚女性和男性的宣傳力度,使其了解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對自己和國家的一樣,并鼓勵平等互助的兩性關系的建立。
第二,建立完善的流動人口登記制度,對人口的實時流動情況有系統的全面的了解,并使其能針對流動人口的結構在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的權益保障方面做出最適當的調整。
第三,加強各區域之間的聯動,對于一些經濟條件落后的地區,給予一定的經濟援助,使得當地的流動婦女在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權益得到應有的保障。
結語:
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我國雖然在很早以前就開始了對流動婦女的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的投入,但由于缺乏監管,導致其在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權益保護方面的缺失,由于各政府機構在工作聯動性方面的缺失,從而使執行效率下降,從根本是影響了我國在計劃生育和生殖健康方面所做工作的效果。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我們實際上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并要對已有的工作進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人人有權享有能達到的最高身心健康標準”的國際承諾。
參考文獻
[1]陳剛.改善流動人口婦幼衛生保健服務利用的策略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6(23).
[2]顧海路.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的現狀與問[A].計劃生育年鑒編輯部.計劃生育年鑒[z].2002.
[3]國家計生委計劃財務司.計劃生育統計公報(20O1年第5號):跨省流動人口婚姻、生育、避孕情況[z].中國人口網,2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