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榮
【摘要】心血管內科(以下簡稱心內科)是臨床科室中理論性強、專科性強、病情復雜、搶救機會較多的一個大科室,而在心內科實習、工作更需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因此,做好此階段的教學工作,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工作。
【關鍵詞】 心血管內科護生帶教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500-01
心血管系統作為內科學的重點和難點,是一門病種繁多 、病情復雜、專科性強的學科,是內科學中較難掌握的臨床課目之一。實習階段是護生向護士轉變的過渡階段,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過程,也是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塑造良好的職業素質及掌握熟練的職業技能的重要時期。[1]
一帶教老師選擇
帶教老師在學習和工作中應當是護生的楷模,除了必須具備較高的學歷、扎實的心內科知識和嫻熟的專科護理操作技能以及豐富的臨床教學經驗,并能根據每個學生的優點和特點因才施教,不斷學習、不斷改進,使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始終保持在較高位置。在工作中,能向護生傳授熟練的操作技能;激發護生的學習興趣;在實習中增加護生動手機會,培養獨立工作能力和綜合能力,帶教老師應該根據護生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全面激發護生的潛能使其各項能力得到全面地發揮。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1.傳統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法即帶教老師面對面向護生傳授護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是以課本或講義為主要工具,以帶教老師講解為主,護生被動接受為輔,無法調動護生的積極性。據有關資料顯示,傳統帶教方式較為單一,且僅注重對護生部分能力的培養,并無法充分發揮臨床護理教學的重要作用[2] 。
2.多媒體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是以計算機為主要媒介, 把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結合為一體的現代化教學手段, 可以直接模擬臨床病例,把實際病例在計算機上“真實”再現,具有形象、生動直觀性強等優越性。因此多媒體教學在心內科臨床教學過程中更顯示出其獨特的優點,是傳統教學方法所無法比擬的。目前,多媒體教學已是衡量現代醫學教育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 是醫學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3]但是,如若多媒體教學動畫太生動,護生容易分散注意力,時常不能把握學習的重點。
3.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PBL教學方法
PBL是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模式 ,于20世紀60年代由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指的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小組為單位的自我導向式學習方法[4]
PBL 教學方法的具體方法如下:帶教老師將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精心設計成具有邏輯關系且層次漸進的若干問題,包括解剖、生理、病理、治療、護理等各方面,要求護生針對問題分組討論、交流,逐步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知識,組內、組間充分溝通交流,最后進行小組討論總結和帶教老師概括歸納。在這個過程中,問題是所有學習的“觸發點”,把工作中遇到的所有問題的前因后果都一一羅列并且找到解決方法,再和理論知識融會貫通,這樣一來,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PBL教學法也有他的另一面,即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有些時候難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4.小組合作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教學方法-培養護生團隊合作能力。小組合作既需要小組成員之間分工明確,也需要團結合作,臨床護理工作是流水線的作業,是白班和夜班的連續,更是講究團隊合作精神,上一班的工作將直接影響下一班的工作,所以,在臨床工作中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將更有益于實際工作,小組成員之間若是能做到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在當今醫患關系緊張的局勢下,將更有益于緩解醫患矛盾,有效增加工作效率,更加減少各種差錯和糾紛的發生。
三討論
心內科護理學是一門專科性、實踐性、技能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心內科護理在內科常規護理的基礎上 ,還有自身的專科特點,如冠心病患者的心電監護儀的觀察、心機梗死患者的溶栓療法,還有介入患者的術前心理疏導、術后護理等等非常重要,帶教老師應隨時根據實際病例,向護生講解和示范相關護理內容。在實際的工作中,護生的基礎知識和綜合能力不斷得到展現,作為帶教老師,不斷發現問題,不斷改進教學路徑和方法,積極的運用各種方法、各種途徑給護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展示才能和素質。
四結論
綜上所述,心內科護生帶教方法多種,包括傳統講授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方法、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PBL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等,都各有利弊,在教學中將多種方法融匯貫通同、巧妙結合、優勢互補,形成一套適合于心內科護理教學的多元化、優質化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時間內運用無限的知識和方法,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為醫院培養出高素質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陶莉,劉瑩瑩.護生臨床帶教質量管理的創新與體會[J] 護士進修雜志,2007,22(6):544—545.
[2]周 芳 .關于優化內科護理實習生帶教方式的幾點建議[J].求醫問藥(下半月 ),2012,7(1):267-268
[3] 戴紅兵, 劉玉村, 孟繁榮. 關于臨床醫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 . 醫學教育, 2000, 4: 26- 27
[4] 沈建新,王海燕 ,王海江.PBL: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J].國外 醫學 :教育分冊 ,2001,22(2):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