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賢 徐麗珍
摘要: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為了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必須更新觀念,立足本職,不斷拓寬輔導員的工作內涵,加強對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教育與培養,與專業課教師共同攜手,在塑造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中充分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輔導員 大學生 職業素養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2(b)-0000-00
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一直是一個難以破解的難題。難道真的是我國的大學畢業生供過于求了嗎?當然不是,現實狀況是,在很多大學生難以找到一份工作,更不要說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同時,很多企業則在不斷嘆息“招不到合適的人選”。很多事實表明,這種現象的存在與學生的職業素養難以滿足企業的要求有關。中國知網(CNI(I)將職業素養定義為: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滿足社會需要”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之一。那么,高校應該如何培養讓社會、讓企業滿意的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合格大學生?結合筆者從事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實際,筆者認為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應當主動地拓寬輔導員的工作內涵,加強與專業教師的合作,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教育與培養,為塑造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而發揮積極作用。
首先,輔導員必須從思想上改變過去“輔導員工作主要就是做好“三管”(一管安全、二管出勤、三管衛生)就OK” 的錯誤觀念。作為高職院校的一名輔導員,必須牢固樹立“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觀點,必須充分認識和理解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就業為導向,培養品德高尚、技能嫻熟、理論知識扎實、綜合素質高的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這就決定了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工作決不能僅只是做好“三管”那么簡單,而是要緊緊圍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來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在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塑造學生的職業素養中充分發揮輔導員的積極作用。結合筆者的工作經驗,筆者認為輔導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強與專業教師的交流與溝通,分工協作,攜手打造學生的職業素養。
(一)主動為專業教師介紹學生的基本情況,特別是學生的特長。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多、最熟悉了解學生的。輔導員主動向專業教師介紹每個學生的特點,不僅便于專業教師在教學內容設計時可以更具有針對性,增強教學效果,而且更便于專業教師在專業技能實習實訓時合理分組及分派任務,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和優勢,做到優勢互補,提高學生實習實訓的效果。
(二)主動參與教研室人才培養方案和實習、實訓計劃的討論與制定。輔導員主動參與教研室人才培養方案和實習、實訓計劃的討論與制定,一方面,可以使輔導員在全面了解和熟悉所帶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實習實訓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更好地幫助學生樹立科學、明確的學習目標,更好地指導學生圍繞今后的工作需要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拓展性學習。另一方面,可以使輔導員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和實習、實訓目標開展相關的班級主題活動,提升班級活動的內涵和質量,讓班級活動不是流于形式,而是通過每一次活動,學生的專業技能都能得到相應的鍛煉和提升。
(三)協助專業教師做好實習、實訓前的策劃準備工作和實習、實訓后的總結。專業教師由于教學任務比較重,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指導學生實習、實訓前的具體籌備工作,這時,輔導員發揮其組織管理能力,主動地指導和督促學生完成實習、實訓前的籌備工作和之后的總結工作,對于保障實習、實訓活動的質量就顯得尤為重要。與此同時,輔導員的組織管理能力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升。學生對輔導員的認同感也會在一次次高質量的活動中得以增強。
(四)充分利用早、晚自習的時間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安排相關專業技能知識的學習和訓練,幫助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專業技能。使學生通過持之以恒的點滴積累,最終內化為一種職業形象。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積極報考各種相關的職業資格證,努力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其次,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除了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具有嫻熟的專業技能外,更要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因此在配合專業課教師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輔導員還要高度重視和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很多企業界人士認為,職業素養至少包含兩個重要因素:敬業精神及合作的態度。敬業精神就是在工作中要將自己作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發揮出實力,對于一些細小的錯誤一定要及時地更正,敬業不僅僅是吃苦耐勞,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給的每一份工作。態度是職業素養的核心,好的態度比如負責的、積極的,自信的,建設性的,欣賞的,樂于助人等態度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面對企業界人士對大學生職業素養的這一要求,輔導員應當認真思考如何來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結合筆者以往的帶班經驗,筆者認為輔導員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
第一,在深入了解所帶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下,堅持“學生為主,輔導員為輔”的原則,有規劃地以班、團支委干部為骨干,廣泛發動全班同學精心策劃和組織召開主題鮮明、針對性強、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充分發揮主題班會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為此,輔導員必須充分認識召開主題班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視主題班會的召開,必須真正了解主題班會是輔導員圍繞著指定主題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教育活動,是輔導員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重要手段,必須充分認識組織、指導得當的主題班會不僅能啟迪學生心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個人品德,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而且能給學生提供施展才華、展示風采的平臺,拓寬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空間,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輔導員還必須結合學生的心理、年齡特征、年級特征及學生普遍存在的思想、行為問題,對主題班會的內容進行總體規劃,形成大綱,以指導整個大學階段主題班會的開展,增強主題班會的整體性、計劃性。筆者在以往的帶班過程,對學生大學階段的主題班會做了整體規劃。一年級以“適應、認同、守紀、安全”為核心,主要開展適應教育、紀律教育、勵志教育、安全健康教育、愛校教育、專業認知教育。二年級以“職業素養”為核心,主要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政治意識教育、職業道德教育、職場禮儀教育。三年級以“就業指導”為核心,主要開展就業心理健康教育、應聘技巧教育、就業政策教育、職業道德教育。通過系統化的一系列主題班會活動,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就業觀,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
第二,加強與企業的聯系,積極為學生搭建校外實習實訓的平臺,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和寒暑假到企業進行鍛煉。輔導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社會資源和多渠道了解就業信息,把適合學生的崗位推薦給學生,幫助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能真正走進社會,在職場中運用和檢驗所學的理論知識,從中發現所學不足、提高職業技能的同時,逐步培養自己愛崗敬業、吃苦耐勞、團結協作、勤學好問等職業精神。
第三,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及溝通、組織能力。是否具備良好的團隊意識和人際交往、溝通、組織能力日越成為企業擇人的主要標準之一。作為高職院校的輔導員應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支持和鼓勵學生自己策劃、組織、開展諸如班級聯誼會、朗誦、演講、籃球、足球比賽和各類文藝活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文化活動,既能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溝通、組織能力,又能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團隊合作意識。
第四,注重引導學生按企業的要求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關鍵,而習慣的養成并非一蹴而就。為使學生符合職業要求,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應引導學生注重日常行為規范,養成良好的語言、行為和守時習慣。使學生在日積月累中逐步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總之,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和教育,是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教育的一個關鍵環節,決定著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水平。面對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為了培養出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為了提高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高職院校的輔導員必須更新觀念,立足本職,開拓創新,銳意進取,不斷拓寬輔導員的工作內涵,多渠道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的教育與培養,與專業課教師共同攜手,在塑造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中充分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韋偉然, 蘭肖原. 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教育芻議[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1(12)
[2] 范彩云,張潔,王芳,于慧微. 發揮班主任引導作用培養學生職業素養[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