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貞貞 王倩倩 王迎
【摘要】本文從兒科護理要求的特殊性出發,結合兒科護理的特點,提出作為兒科護士應該具備的素質:過硬的專業素質、優異的心理素質、較強的溝通能力、良好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兒科護理;護士素質;特殊性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506-02
俗語有言:“寧打十個大人針,不打一個小孩針”。兒科,有人把它稱為“啞科”,因為就一個醫院而言,兒科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科室,醫護人員服務的對象全部是小孩,多半無法講清或者不能完全說清自己的病情、癥狀和需要,同時,還要面對憂心如焚、對孩子疼愛有加的父母親人等。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護士的素質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兒科護理的項目和時間都比成人要多,護理涉及的內容更加廣泛,筆者根據多年護理工作的經驗,從兒科護理要求的特殊性出發,結合兒科護理的特點,談談新時期兒科護士所應該具有的素質。
1 具有強烈的責任感
兒科護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因為小兒身體稚嫩,又處于無知、無能或知識貧乏的狀態,加之他們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使他們很少經受身體折磨和心理挫折,往往對醫院的一切感到恐懼和不安,因此,護士必須具有很強的責任感,對患兒要有一顆慈母般的心,不但要照顧他們的生活,還要啟發他們的思維,在工作中不忘治病育人的責任。小兒模仿能力強,護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身邊的患兒,因此,護士必須以身作則,加強自身素質的修養。
2 擁有“仁愛為本,慎獨為魂”的嚴謹工作作風
所謂“慎獨”是指人在獨處時在無監督或他人無法監督的情況下,能獨自做到自尊、自重、潔身自好,不做有損他人之事。作為一個門診兒科護士,要有一顆博大的愛心,“愛心”是贏得家長與患兒信任和尊重的前提,對待患兒要一視同仁,不得欺視與冷漠,由于小兒的生理特點,其身體各器官發育不夠成熟,語言表達能力有限,加之家長對醫學知識的貧乏和護理小兒缺乏經驗,其病情變化快而急,稍有不慎就會釀成悲劇,因此,護士在工作中要恪盡職守,無論領導在與不在都要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勤詢問,勤觀察,始終將患兒的生命安危放在第一位。
3 培養主動服務的意識
病人初次就診時,往往對醫院的一切感到陌生,因此,護士應主動詢問,及時為患兒及家長提供幫助,態度要熱情大方,能“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關注一些細節,為患兒及家長提供更優質、更人性化的服務,如為一個即將上學遲到的小學生,穿穿衣服,系系鞋帶;協助家長為患兒更衣、擦洗、喂養、修剪指甲等都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培養良好的職業心態和主動服務的意識對提高門診兒科護士工作滿意度至關重要。
4 培養良好的情緒調節與自控能力
根據門診兒科護士的工作特點和環境氛圍,易使護士產生情緒問題,由于服務的對象特殊,因此決定了護士必須始終保持穩定、積極的情緒狀態。因為良好的情緒調節與自控能力既是護士情緒修養的基礎,也是護士為患者營造積極、樂觀情緒氛圍的前提。當然,良好的情緒調節和自控能力的培養也絕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在長期工作實踐中通過學習、鍛煉,才能培養出來的良好素質,比如在護理工作中,由于護理人員的原因,引起患兒或家長生氣或由于患兒或家長的原因引起護理人員情緒波動時,護士都應積極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并以平和的表情,落落大方的姿態,寬容、謙和的語言來對待患兒及家長,患兒與家長才能與護理人員真誠交流,這樣,護理人員才能贏得患兒及家長的好感與信任。
5 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
兒科門診患兒病情特點是病情急、變化快,其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往往不能準確完整地自述病情,且與醫護人員的合作能力差,這就增加了護理和治療的難度。調查顯示78.3%患兒和60.6%的醫護人員認為護士的技術水平是影響護患關系的主要護理因素,說明了醫患雙方對護理專業技術水平重要性的認同。因此,護士必須勤學苦練,對技術要精益求精,并始終保持平穩自信的心態,且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擾,沉著冷靜、耐心解釋,做好患兒的心理護理,以取得患兒及家長的信任與配合,同時要嚴格規范操作程序,培養不同層次的護士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盡量采用無痛注射技術,如根據進針角度的不同和分散患兒注意力等方法,以減輕患兒對疼痛的反應,讓患兒輕松愉快的接受治療。因此,護士要不斷提高技術水平,滿足家長對患兒輸液安全的需要。
6 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搶救應激反應能力
在門診兒科,患兒的一切治療與護理主要依靠護士和家長的協作,由于小兒起病急、病情變化快等特點,護士必須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敏銳的觀察力,冷靜的頭腦和具有獨立工作時的應激快速反應能力,因第一個接觸急診或危急診患兒的往往是護士,在醫生到來之前,護士所采取的應激救護,能為搶救患兒生命贏得寶貴時間,因此,護士應不斷加強業務學習,通過訂閱護理雜志,參加高護自學考試,短期培訓班,外出進修,收集所用藥物說明書等方法,增加新理論、新知識,掌握所用藥物的劑量和藥理作用及用法,以提高專業水平。
7 具有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
在護理工作中需要及時與患兒及家長交流信息,全面了解患兒的生理、心理和疾病情況,以便提供更優質的服務,這就需要一定的語言溝通能力和技巧,如在健康教育過程中要使用家長和患兒能理解的術語,語言要親切溫和,有耐心。在技術操作過程中,盡量使用安慰性和鼓勵性語言,并時時稱贊,稱呼盡量用小名和昵稱,如“天天今天表現真棒”,“圓圓真勇敢”,“丫丫配合得很好”等,態度要誠懇,著裝要整潔,儀表要大方,這樣可使患兒產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有效的溝通可以減輕患兒的心理壓力和對治療的恐懼感,也有助于提高護士的工作效率。
總之,以上幾點素質要求是提高門診兒科護理質量的關鍵,它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因為有多高的護士素質,就有多高的護理質量,就能贏得多少患者。
參考文獻
[1] 劉曉紅,楚更五,賈福等.護理心理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35.
[2] 任輝,熊小云.護患關系影響因素調查分析.護理學雜志,2007,22(2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