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望溪
【摘要】目的:點評我院門診抗菌藥物應用情況,促進臨床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方法:抽查我院2014年1月-6月25%左右具有抗菌藥物處方權的醫師開具的門診處方,每位醫師每月抽取10張左右處方,進行回顧性匯總分析,對用藥合理性進行專項點評。結果:本研究共抽查156名醫師9387張處方,其中抗菌藥物處方1783張(18.99%),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處方張826張(8.80%);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處方中呼吸內科處方326張(39.47%)、婦科處方238張(28.81%)、兒科處方137張(16.59%)占據前三名。結論:通過抗菌藥物處方專項點評,我院不合理抗菌藥物使用率較2013年顯著減低,但依然存在,應當繼續開展此項活動,以促進其合理用藥。
【關鍵詞】 抗菌藥物;處方專項點評;合理用藥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522-02
抗菌藥物的發明與臨床應用是20世紀醫藥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有效治愈了各種嚴重的細菌感染類疾病,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與此同時,也導致了臨床抗菌藥物的濫用,使得原本易治的致病菌產生耐藥性,原本可治愈的細菌感染性疾病又再次成為世界難題,其濫用還會引起許多不良反應[1]。為加強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規范抗菌藥物應用,2012年衛生部根據相關衛生法律法規制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旨在提高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水平,合理應用,保障醫療質量及安全,我院嚴格參照該辦法廣泛開展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專項點評及管理,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抽查我院2014年1月-6月25%左右具有抗菌藥物處方權的醫師開具的門診處方,每位醫師每月抽取10張左右處方,共抽取156名醫師開具的9387張處方,進行匯總分析。
1.2 方法 我院成立抗菌藥物處方專項點評小組,負責本次點評處方的抽取、匯總、點評,點評工作嚴格遵照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發布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2],對于用藥不合格醫師及時溝通警告,敦促其盡快改正,隨后進行再次抽查,建立“點評-反饋-總結-考核”為模式的長效機制,促進我院門診醫生抗菌藥物規范化使用。
2結果
本研究共抽查156名醫師9387張處方,其中抗菌藥物處方1783張(18.99%),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處方張826張(8.80%);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處方中呼吸內科處方326張(39.47%)、婦科處方238張(28.81%)、兒科處方137張(16.59%)占據前三名,詳見表1、2。
表1 我院門診2014年1月-6月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
不合理情況 處方張數比例(%)藥物選擇不合理 386 46.73無指征使用 16820.34給藥劑量、頻次不合理 96 11.62給藥途徑不合理58 7.02聯合用藥不合理 88 10.65用藥療程不合理 92 11.14合計 826(含重復) —表2 各科室不合理使用情況
科室 不合理處方數 比例(%) 排名呼吸內科 326 39.47 1婦科 238 28.81 2兒科 137 16.59 3消化內科 76 9.20 4急診 32 3.87 5其他 16 1.94 6合計 826 100 —3討論
我院通過開展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專項點評及管理活動,門診抗菌藥物使用率18.99%較2013年下降不明顯,其中不合理使用率占總處方的8.80%較2013年顯著降低,說明我院開展此項活動有成效,應繼續下去,積極促進臨床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此次點評中發現我院呼吸內科、婦科、兒科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現象較為嚴重,應敦促其分及合理用藥,杜絕抗菌藥物濫用。此外以下幾個問題亦相對嚴重。
3.1藥物選擇不合理 臨床醫生應嚴格掌握各類抗菌藥物的適應證,綜合考慮患者感染部位、可能的致病菌種等因素選擇合適抗菌藥物,積極獲取致病菌病原學信息,根據致病菌種類制定治療方案,臨床使用抗菌藥物前應做藥物敏感試驗,檢驗患者是否對該抗菌藥物過敏,避免引起藥物過敏[3]。本次點評中藥物選擇不合理占不合理抗菌藥物總數的46.73%,是我院門診抗菌藥物中的最主要問題。
3.2無指征用藥 抗菌藥物適用指征需根據需根據患者病史、臨床表現及相關實驗室檢查判斷,本次點評中無指征用藥占20.34%,其中包括患者確實無適用指征,還包括患者確有使用指征,但門診病歷中無記錄,我院將嚴格要求臨床醫生明確患者是否有抗菌藥物適應證,規范書寫門診病歷,對于有適應指征的患者應在門診病歷中說明,杜絕濫用抗菌藥物。
3.3給藥劑量、頻次及途徑不合理 本次點評中給藥劑量、頻次及途徑不合理占18.64%,其中一半以上為臨床醫生手誤造成,當然也有臨床醫生水平有限所致,不僅是抗菌藥物,臨床醫生開具的所有藥物,其用法用量與患者是否病愈、生命健康有直接關系,合理的用法用量可以最大發揮藥物治療作用,減少其引起的不良反應。臨床醫生必須本著為患者負責的態度書寫門診處方,努力提高臨床水平,避免因給藥劑量、頻次、及途徑不合理影響臨床療效。
3.4聯合用藥不合理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中明確規定“單一藥物可有效治療的感染,不需聯合用藥”[4]??咕幬锏氖褂脮黾又虏【哪退幮裕敳捎每咕幬锫摵蠎檬?,這一作用會增強,在單一抗菌藥物可以起到滿意療效時,給予聯合用藥,還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反而影響臨床療效。本次點評中不合理使用聯合用藥占11.14%,應積極避免此類錯誤。
我院積極開展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專項點評及管理,建立“點評-反饋-總結-考核”這一長效機制,促進我院門診醫生抗菌藥物規范化使用,此次抗菌藥物處方專項點評發現我院不合理抗菌藥物使用率較2013年顯著減低,但依然存在,應當繼續開展此項活動,以促進其合理用藥。
參考文獻
[1]王愛霞.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00-103
[2]楚建杰,王艷華,喬逸,王婧雯,趙培西,文愛東.西京醫院開展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專項點評工作的效果分析[J].抗感染學,20129(3):226-229
[3]賈萍,劉遼,易宏英,王曉麗.我院2011年7月至12月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專項點評情況分析[J].中國藥業,2013,22(4):47-48
[4]楊輝,邵宏,聶小燕,趙紫楠.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活動對抗菌藥物使用影響分析[J].中國藥學雜志,2013,48(23):2061-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