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艷
【摘要】 目的:分析探討中醫手法配合中藥內服外用治療56例肱骨髁間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3年8月至2014 年5月在我院治療的肱骨髁間骨折病人56例,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28例病人,治療組采用中醫手法復位配合中藥內服外用治療,對照組采用中醫手法復位治療。觀察兩組病人臨床療效并對其進行評估。結果:治療組28例病人中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4%,對照組28例病人中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5%,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28例病人的骨折愈合時間為8-13周,平均為(9.2±3.7)周,對照組28例病人的骨折愈合時間為13-21周,均
為(16.5±4.5)周,治療組病人的骨折愈合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醫手法復位配合中藥內服外用治療肱骨髁間骨折能夠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臨床癥狀,縮短骨折愈合時間,其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單用中醫手法復位治療,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肱骨髁間骨折;中醫手法復位;中藥內服外用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7-0585-02
肱骨髁間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肘部骨折,肘關節嚴重損失,其發生多見于青壯年。肱骨髁間骨折的病人具有骨折的共同表現,即畸形、異常活動和骨擦音或骨擦感。肱骨髁間骨折大多是以肘部的疼痛、腫脹以及畸形,病人肘部的三角關系發生改變,稍用力捏掐骨折病人的肘部即可聞及骨擦音為主要的臨床表現。根據病人的外傷史以及臨床表現可以診斷肱骨髁間骨折,對病人行受傷肘部的正側位X線片,可以明確診斷,并且能夠進一步顯示出骨折的類型以及骨折的移位程度。根據骨折的移位情況可以將肱骨髁間骨折分為四型,即I型(骨折無移位)、II型(骨折有輕度移位)、III型(骨折有分離)、IV型(粉碎性骨折)。肱骨髁間骨折常呈現為粉碎性骨折,治療時閉合復位困難,但是采用開放復位治療又缺乏有效的內固定方法,骨折病人容易出現肘部關節的功能障礙或骨折畸形愈合,因此治療效果都不是十分滿意[1]。我們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以期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肱骨髁間骨折病人的肘部關節形態得到恢復,骨折能夠愈合,病人的疼痛能夠得到緩解,功能可以恢復[2]。本研究采用中醫手法配合中藥內服外用治療56例肱骨髁間骨折,探討其對治療肱骨髁間骨折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選取2013年8月至2 0 14 年5 月在我院治療的肱骨髁間骨折病人56例,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28例病人。病人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入選病人中男性33例,女性23例;平均年齡為54歲(37 -73歲)。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無統計學差異。本組病人均有明確的外傷史,其中車禍損傷23例,重物砸傷12例,滑倒損傷10例,暴力致傷9例,高處墜落損傷2例。病人體檢科發現肘部有劇烈的腫痛,有明顯的廣泛的壓痛以及叩擊痛,肘關節呈半屈曲位,掐捏肘部時刻聞及有骨擦音,肘后三角關系的骨性結構紊亂。
1.2 研究方法治療組采用中醫手法復位配合中藥內服外用治療,對照組采用中醫手法復位治療。觀察兩組病人的臨床療效并對其進行評估。
1.3 效果評估兩組病人治療后隨訪,根據 Gasherbrum評分系統評估兩組病人治療后的療效。該評分系統以骨折病人的肘關節的功能范圍為標準,優(治愈):伸肘15°,屈肘130°,無痛;良(好轉):伸肘30°,屈肘110°,無明顯疼
痛;差(無效):伸肘<60°,經常疼痛。總有效為優良之和。
1.5 統計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病人的治療效果比較
兩組病人治療后隨訪,根據 Gasherbrum評分系統評估兩組病人治療后的療效。治療組28例病人中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4%,對照組28例病人中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5%,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治療的臨床療效比較
分組 總例數 優 良 差 優良率(%) 治療組 28 19 8 1 96.4 對照組 28 14 7 7 75 2.2 兩組病人的愈合時間比較
兩組病人治療后隨訪,治療組28例病人的骨折愈合時間為8-13周,平均為(9.2±3.7)周,對照組28例病人的骨折愈合時間為13-21周,平均為(16.5±4.5)周,治療組病人的骨折愈合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兩組病人治療后的愈合時間比較
分組 總例數 愈合時間(周) 治療組 28 9.2±3.7 對照組 28 16.5±4.5 3 討論
肘關節是位于肘部由肱骨的下端以及橈骨、尺骨的上端構成的三個關節,包括肱橈關節、肱尺關節以及橈尺近側關節。肱骨髁間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肘部骨折,肘關節嚴重損失,其發生多見于青壯年,多由直接或間接的暴力所致。肱骨髁間骨折的病人具有骨折的共同表現,即畸形、異常活動和骨擦音或骨擦感。肱骨髁間骨折大多是以肘部的疼痛、腫脹以及畸形,病人肘部的三角關系發生改變,稍用力捏掐病人的肘部即可聞及骨擦音為主要的臨床表現,有時可能會合并肘部神經和/或血管的損傷[3]。肘關節可以做出后伸、前屈運動,也能夠參與前臂的旋轉運動,但是肱骨髁間骨折時其功能發生障礙。肱骨髁間骨折常呈現為粉碎性骨折,治療時閉合復位困難,但是采用開放復位治療又缺乏有效的內固定方法,骨折病人容易出現肘部關節的功能障礙或骨折畸形愈合,因此治療效果都不是十分滿意[4]。我們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以期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肱骨髁間骨折病人的肘部關節形態得到恢復,骨折能夠愈合,病人的疼痛能夠得到緩解,功能可以恢復[5]。
之前已有研究證實,中醫手法復位外加固定,配合以中藥內服外用來治療肱骨髁間骨折有良好的療效[6]。本研究結果進一步顯示,治療組28例病人中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4%,對照組28例病人中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75%,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28例病人的骨折愈合時間為8-13周,平均為(9.2±3.7)周,對照組28例病人的骨折愈合時間為13-21周,平均為(16.5±4.5)周,治療組病人的骨折愈合時間明顯早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中醫手法配合中藥內服外用能夠使骨折早日愈合,臨床效果好。
綜上所述,中醫手法復位配合中藥內服外用治療肱骨髁間骨折能夠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臨床癥狀,縮短骨折愈合時間,其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單用中醫手法復位治療,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唐緒軍,周傳凱,王曉梅,等. 鷹嘴截骨入路雙鋼板固定治療肱骨髁間骨折[J]. 中國骨傷,2009(05):331-333.
[2] 林石研. 手法整復加尺骨鷹嘴牽引加中藥內服外用治療小兒肱骨髁上骨折[J]. 吉林醫學,2013(18):3640.
[3] 梁世海,鄒冬青. 中西醫結合治療肱骨髁間骨折37例的療效分析[J]. 廣西醫學,2010(12):1515-1516.
[4] 魁玉巖. 中西醫綜合治療肱骨髁間骨折臨床研究[J]. 中醫學報,2013(02):279-280.
[5] 何學勝,吳勇成,黃法保,等. 中醫手法治療肱骨髁間骨折療效分析[J]. 吉林醫學,2013(12):2225.
[6] 黃澍彬,蔡蔚斌. 中醫手法配合中藥內服外用治療56例肱骨髁間骨折療效研究[J]. 中醫臨床研究,2014(0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