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崢 李和平
摘 要 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學“生活與化學”視頻公開課建設為例,闡述了視頻公開課的特點和建設意義以及視頻公開課課程內容設計、課堂教學、拍攝組織的方法和途徑。
關鍵詞 視頻公開課 建設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Construction and Thinking of "Life and Chemistry" Video Open Class
LIU Zheng, LI Hep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Bio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ife and Chemistry" video open class building for example,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deo open class and constructive and video open class curriculum design, classroom teaching, organizational shooting ways and means.
Key words video open class; construction; thinking
化學作為一門基礎科學,無論是理科生還是文科生,通過中學階段的學習都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知識。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大學生缺失生活中的化學常識,這種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科學素養和環境意識的提高。“生活與化學”選修課就是為達到提高大學生科學素質的目的而開設的。課程主要以發生在人們身邊的各類現象以及化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為線索,從化學角度給予科學的解釋。具體的授課內容涉及人類的衣食住行中與化學密切相關的生活實用知識,并結合各種媒體已有的現代生活的化學信息,兼具趣味性和實用性,內容貼近生活,與時代同步。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深切體會到化學就在他們的身邊,提高基本科學素質,同時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桂林理工大學“生活與化學”課程開設于1998年,計劃學時32學時,是面對全校學生開設的選修課,授課對象為本校非化學化工類專業的學生,涉及地球科學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土木與建筑工程學院、測繪信息學院、機械與控制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管理學院、旅游學院、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理學院等十三個學院的40多個專業,每年近1000名學生選修這門課程。選用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由曹振宇、程順達編《化學與現代生活》和王夔等編《化學與社會》作為教學的主要參考書。
長期以來,我們將“生活與化學”與同樣為非化學化工類專業開設的國家級精品課程“普通化學”共同建設,使“生活與化學”教學質量有了極大的提升,在培養大學生科學素質方面發揮了極大的作用。2013年“生活與化學”課程入選桂林理工大學視頻公開課的立項建設計劃。經過一年的建設,使我們對視頻公開課在拍攝內容的設計、授課特點、拍攝組織、字幕撰寫和后期制作等方面有了一定的體會,下面談談我們對建設視頻公開課的一點思考,與同行們分享。
1 視頻公開課的特點和建設意義
2003年,教育部啟動了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 至 2010年,國家財政部和教育部評選與支持建設國家級精品課程有4000多門,經過“十一五”八年的時間建設,全國各高等學校“精品課程建設”,總體質量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十二五”期間,教育部、財政部決定繼續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教高〔2011〕6號),組織建設包括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等建設項目在內的“本科教學工程”。①②視頻公開課是在現代教育理念與新興媒體技術促進下的公開課的一種新形式,是教育電視網絡傳輸的新類型,是精品課程教學錄像的豐富和發展。精品視頻公開課的課程定位是“以大學生為服務主體,同時面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的科學、文化素質教育網絡視頻課程與學術講座”, 精品視頻公開課的建設理念主要體現在能“推動高等教育開放,廣泛傳播人類文明優秀成果和現代科學技術前沿知識,提升大學生及社會大眾的科學文化素養,服務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這一定位和理念與“十一五”期間的精品課程建設不同,同時精品視頻公開課在主講教師、課程內容、傳播渠道、傳播受眾等方面具有鮮明特點。③
2 視頻公開課內容設計
從各高校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下屬的“愛課網”已上線的精品視頻公開課內容來看,課程內容的選題大多數集中在中國傳統文化、科學技術和社會熱點等題目上,課程內容不是太專精,而是具有普及性,這些課程的受眾既有高校學生,也有社會大眾的特點所決定的。選題確定后,一般根據選題(主題),設計各節課(或專題)的具體內容。首先,內容的設計要有思想性、科學性和啟發性;其次,內容設計要凝聚精華、引人入勝和時間適宜;最后,內容的展現適合于網絡傳播。④根據以上思路,我們選定了“生活與化學”課程中的“中國古代化學科技成就”為主題,將這一選題分為“火藥發明和化學成就”、“造紙術發明和化學成就”、“中國古代陶瓷工藝中的化學成就”、“中國古代金屬的冶煉和鑄造技術” 和“中國古代本草學中的化學成就”五個專題(五節課),這五個專題,內容相對獨立,各專題之間又有一定聯系。我們查閱了大量的相關文獻,精心設計課內容,努力使同學通過學習這門視頻公開課后,能夠了解我國古代化學科技發展的歷史,同時也可以汲取化學科技史中蘊涵的科學思想,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3 視頻公開課的課堂教學特點
國外名校網絡公開課課堂教學最大的特點是課堂教學是一個開放探討的過程,是一個交流思考的過程。⑤因此,我們在準備視頻公開課時,加強了對視頻公開課教學方法設計的研究,采用啟發式、問題式、案例式、引導式、探究式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以大量的中國古代化學科技成就作為案例、以火藥、造紙術、陶瓷工藝的發明過程作為探究素材,設計多種富于啟發式的問題,極大活躍了課堂氣氛,營造了一種輕松、自由的學習氛圍,提高了視頻公開課的教學質量。
4 視頻公開課拍攝組織,字幕撰寫和后期制作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定了《精品視頻公開課拍攝制作技術標準(2013年版)》,我們在視頻公開課拍攝過程中,嚴格按照此標準進行。首先主講教師根據視頻公開課內容,精心制作PPT,確保沒有文字方面的錯誤,要有學校 LOGO 標題,并請多媒體課件制作專業人員對PPT進行美化修飾,以確保在拍攝時能有一個良好的效果;其次,主講教師在拍攝前認真備課,熟悉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方法,把握好拍攝時間(30~50分鐘),努力提高授課質量;第三,選擇專業人士進行拍攝,采用高清數字設備,3機位以上進行多角度拍攝,選擇好錄制場地,特別要注意錄制場地環境,不要在鏡頭中出現有廣告嫌疑或與課程無關的標識等內容;第四,拍攝時,授課教師著裝要莊重得體,同時在拍攝前,要對參加拍攝的學生進行動員,講清拍攝的注意事項;第五,要高度重視包括字幕在內的后期制作,特別是唱詞文件的制作,要認真校對唱詞,每屏只有一行唱詞,每行不超過20個字,唱詞中的數學公式、化學分子式、物理量和單位,盡量以文本文字呈現,并與拍攝人員密切配合,制作獨立的SRT格式的唱詞文件。
5 結束語
視頻公開課在我國剛剛處于啟步階段,與國外的視頻公開課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但網絡資源課程是中國開放教育的必然結果和新的起點,同時視頻公開課也強化了大學服務社會、傳播文明的基本職能。視頻公開課的制作必然為中國開放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
基金項目:桂林理工大學視頻公開課建設立項項目(桂理工教[2013]22號)
注釋
① 朱志偉.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2013(7):42-43.
② 劉廣,鄭重.中國大學精品視頻公開課的現狀,特點與發展策略[J].現代教育技術,2012.22(10):15-18.
③ 張凱,陳艷華.大學視頻公開課示范效應分析與思考[J].中國遠程教育,2013(1):82-88.
④ 韋學恩.網絡公開課視頻資源應用現狀及對策探討[D].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⑤ 陳耀華,陳琳.中外視頻公開課對比分析與優化發展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3(318):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