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風英
摘 要:在數學教學中,要搞好學生的學習,必須使學生喜歡學習數學,產生強大的動力。只有學生對知識材料本身產生興趣,才能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成為推動求知的一種內驅力。
關鍵詞:問題情境;角色扮演;教學藝術;競賽活動
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
一、精心創設問題情境,善于用設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積極性思維往往是從疑開始的。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先出示一個大蛋糕的模型,說:“爸爸買來一個大蛋糕,給哥哥、姐姐和妹妹三人吃,并規定哥哥吃這個蛋糕的三分之一,姐姐吃這個蛋糕的六分之二,妹妹吃這個蛋糕的九分之三。你們說,這樣分,誰吃得多?這個蛋糕吃完了嗎?”這時學生爭論起來:“妹妹吃得多。”“姐姐吃得多。”“三人吃得一樣多。”但由于沒有充足的理由,誰也不服誰。這時抓住時機讓學生自己動手,在模型上分別拿走哥哥、姐姐、妹妹應得的蛋糕。“怎么會一樣多呢?”這時教師也用疑問的語氣說:“這三個數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怎么會大小相等呢?”頓時,學生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都想知道其中的奧妙。
二、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演中趣學
數學是一門理解性學科,有時需要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體驗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教“時、分的認識”時,讓學生在限定的一分鐘內展開拍球、跳皮筋、記成語、默單詞、背詩詞等活動,在活躍的氛圍中,學生既體驗了一分鐘時間的長短,又感受到了時間的珍貴。盡可能地使我們的教學游戲化,不只是樂學的需要,更應該是我們改革數學教學的一種發展方向。
三、講究教學藝術
教學既是一門學科,又是一門藝術。根據教材內容,運用新奇有趣的教具,直觀形象的演示、快樂有趣的游戲、多媒體等手段,加上教師巧妙的引導,使學生覺得上你的課是一種享受,使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并渴望再次上你的課。
四、適當地組織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競賽是激發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數學教學中,導入階段的競賽活動,可以引導學生從勝負原因分析中尋找規律,從而激發探究新知的欲望;鞏固階段的競賽,對于促進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是十分有益的;拓展延伸階段的競賽活動,則屬于數學興趣活動的范疇,可以培養學生將數學運用于實際生活中的能力,以及多種實踐能力。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優法。”我想,能使學生“趣學”,那才是教法的優化。
(作者單位 青海省西寧市湟源縣城關第三小學)
編輯 代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