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華
【摘 要】高校班主任工作是高校落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環節。本文基于新時期高校班主任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基礎上,提出了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行之有效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 班主任工作 管理 對策
新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目標是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為社會輸入大量高素質優秀人才。而高校班主任是各任課教師與學生集體之間的重要紐帶。班主任作為學生的組織者、指導者和服務者,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主力軍。因此, 新時期高校班主任在對學生的教育和培養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復雜的社會背景下,新時期高校班主任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是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新時期大學生全面發展所必備的條件和基礎。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隨著生理和心理發育、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及思維方式的轉變,在實際大學生活和學習中,他們或多或少地表現出自卑、郁悶、孤僻、抑郁、暴躁、猜忌等不良心理狀態。一些不良心理和情緒如不能得到及時解決的話,不僅會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嚴重的會導致其行為障礙或人格缺陷。
其次是大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問題。大學生終將要走出校園,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壓力,必須要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在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中如何學到適合自己工作的一技之長,這將是今后的立身之本。該項要求一方面要嚴格通過正常教學培養計劃、教學大綱以及相應的操作實踐來完成的。另一方面,還要班主任老師的積極引導。不斷學習才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社會變化的標志。眾所周知,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因此大學生在畢業后還必須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新手段,積極了解技術變革的進展,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最后是大學生目標缺失問題。經過枯燥無味的高中學習階段,很多學生進入大學后,由于無法正確地樹立人生目標而喪失學習的動力,進而會沉迷網絡而迷失自我,甚至由于各種原因而走向犯罪道路。
此時,班主任應擔當起他們的領路人角色,努力幫助他們擺脫困境。本人自從2012年9月份擔任環境專業12-1班班主任一職以來,深感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針對上述問題在實踐中總結了如下對策:
一、深入了解學生是前提條件
本人認為了解學生是做好學生工作的前提條件。尤其對于剛入校的大一新生,首先要從看檔案起,做到大致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記住學生的姓名等相關信息,在學生報到時,并能與其親切交談,這樣會讓學生很快對班主任產生好感,為日后更好地開展工作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礎。利用合理的時間深入學生宿舍,細致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思想情緒。并通過E-mail、QQ、微信、短信等各種現代通訊渠道,充分傾聽學生的心聲,進行情感交流,縮小彼此的距離。并借助現代通信工具,加強與學生家庭的溝通與交流。這樣不僅對學生的情況了如指掌,也使學生了解老師,增進相互信任。
二、關愛尊重學生是基礎
尊重理解學生,關愛學生和激勵開發學生,是開展學生工作和堅持以學生為本的重要基礎。當代中國大學生不僅受過傳統思想教育,而且具有強烈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作為高校班主任,要正確認識他們所處的特殊學習生活環境,尊重并理解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采取民主化和制度化雙管理。尤其要對家庭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學習上的實際困難,但須講究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學生在感受班主任關愛的同時又不傷及其自尊。對于有情緒的學生,不要只用制度來壓制,要從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開導學生,并切實幫助他們應對急需解決的難題。對有過失的學生, 不帶偏見,應及時而耐心地對其予以教育和引導,給他們主動改正錯誤的機會。對于一時克服不了的困難,也要給學生鼓勵,相信困難總是會被克服的,從而使得學生能正常地學習、生活和工作。只有班主任以愛心去關心學生,學生才會樂意聽取班主任的建議和意見。
三、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是核心
大學生作為特殊的個體,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是高校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重中之重,也是做好學生工作的核心任務。新生入校初始,組織聽“如何度過四年大學生涯” 方面的講座及參加相關活動,提高學生自身修養;開展討論會,使學生明辨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發展黨員時應該把生活方式納入考察內容,引導和教育學生養成樸素節約的生活理念。關注大學生思想動態,充分利用黨團的組織優勢,組織學生學習時事政治,從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入手,緊密聯系學生身邊的事例,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辯論賽”“知識搶答賽” 等趣味活動,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意識,讓學生正確認識國家的發展前景,認識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確立實現國強民富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
四、引導學生熱愛、學會學習是重點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自我學習的能力,是學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對于剛入學的大一新生,要幫助其盡早明確學習目標,培養自學能力,盡快地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大二時,則應強化英語學習和專業學習的指導,與授課教師和優秀學生進行座談,交流學習方法和經驗。大三時則加強專業實踐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等,使學生增長才干的同時,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對于打算考研的學生,則鼓勵其早做動手準備,引導學生從社會需求和個人理想兩方面結合,選擇合適的專業方向和學校。面對打算畢業工作的學生,就業理念和就業技巧指導則成為重點。通過舉辦優秀畢業生座談會,邀請成功校友進行講座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使他們正確認識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以便準確進行職業定位。
五、加強班級建設是關鍵
班級是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和活動的基本單位,加強班級建設是學生工作的重要環節。尤其新生班級建設非常關鍵,必須讓新生明確:一個作風優良的班級更有益于學生個人的發展。大力發展社團組織,鼓勁學生積極地參加院校各方面的活動,讓“我來自一個優秀的班級”成為學生最愛用的話語。從而使學生明白了集體與個人,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集體榮譽感。在班級建設中注重班干部的培養,充分地理解和信任班干部,創造條件讓其發揮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任用班干部方面大膽嘗試,鼓勵每位學生,在校四年間都先后去參與競選并擔任班干部,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領導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為畢業后走向社會奠定基礎。
六、提高班主任綜合素質是保障
高校班主任應具有專業領域以及任教學科的扎實理論基礎,還應富有創造性并能接觸和掌握本學科前沿,是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障。多方面的獲取信息,掌握新知識,即要加深專業知識,又要加強政治、心理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論知識,具備廣博的知識面和合理的知識結構。在學習的過程中善于發現問題,勇于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在工作中注重言談舉止、待人真誠親切,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在思想上強化職業道德,愛崗敬業,以師德來影響學生。
總之,如何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 以適應新時期的需要, 是一個全新的課題。筆者認為, 在學生管理工作的廣泛實踐中, 要從全新的思維方式對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方法、手段等進行全方位的探索與創新, 要不斷學習、總結、提高,以高尚的師德影響學生,努力提高學生的專業和綜合素質,為建設和諧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強,陳計巒,陳國剛,等. 對新時期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幾點認識[J].中國科技信息,2009(8):250-251.
[2]付小園,劉妮娜.淺談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五種意識[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6(4):41-42.
[3]付八軍.高校班主任角色的定位與轉換[J].江蘇高教,2009(3):104-106.
[4]諶利,潘蕾.淺談高校班主任的現狀及對策[J].網絡財富,2009(1):40-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