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樺
【摘要】當前,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些許問題,學生問題意識的缺失便是其中之一。文章將研究重點置于受教育者問題意識的培養方面,對于凸顯受教育者的核心地位、增強授課效果具有顯著意義。文章在篇首段落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受教育者主體性缺失的原因加以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礎上,針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借助地圖培養受教育者問題意識的措施進行了相應的探究。
【關鍵詞】高中地理 地圖教學 問題意識 培養措施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缺失的原因分析
1.舊式教學意識所致。在我國,授課過程普遍在于單一方向的知識傳遞和能力培訓,嚴重制約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在上述授課方式中,嚴重忽視了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將其視為知識的接收工具。盡管這種方式能夠保證受教育者對信息接收的有效性,然而,就未來發展而言,此種方式嚴重禁錮甚至阻礙了受教育者的創造能力。
2.應試理念的禁錮所致。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領域當中,仍然是以應試理念占據主導。由應試理念所引發的嚴重危害在于:學生使用機械性的記憶方法,將應對考試設為最終目的,升學率是考查成績優良的唯一標準。良好的升學率又需要有大量的練習作為保障,在題海戰術當中,學生的問題意識已經被徹底遺忘。
3.課程設置不科學所致。在教材的編寫、授課方式的選擇、授課內容的敲定等方面,均以教師為掌控。受教育者并未處在應有的主體地位,且學科設置、授課模式均無差異性,因而,造成學生的問題意識受到禁錮、創造能力遭到磨滅。現階段,我國教育領域的學科設置仍未實現科學化,并未將學生充分考慮在內,學生因素并未成為學科設置的重點影響因素。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借用地圖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措施
1.利用地圖構建匹配的教學情境,點燃學生的探索熱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地圖中進行深入挖掘,找出對課堂教學有幫助地因素,并利用其創設出具體的教學情境,促進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地理課堂教學中。例如,在講到關于“對環境人口容量的估計”這個問題,你對目前全球人口容量的估計是怎樣的呢?此時可以向學生出示課本上的三幅圖片,它們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派別——樂觀派、悲觀派和中間派,來創設問題情境。教師可以讓持同一觀點的學生坐在同一組進行激烈的討論,最后讓各小組代表發表各組討論的觀點。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他們的思維,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在授課實踐中培養學生科學使用地圖的習慣。地理課程的學習同地圖之間存在緊密的關聯,換言之,地圖是地理課程的靈魂,割裂同地圖關聯的地理學習是不科學的,更是不完整的。因而,地理課程的授課實踐應著力提升地圖的利用效率,培養學生科學使用地圖的習慣,此為問題意識培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由于示意圖的種類各異,因此,應依據示意圖的不同選擇與之匹配的讀圖方法。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世界人口增長”一節, 教師可以利用世界人口示意圖培養學生的讀圖技巧和用圖意識。此處以“十萬年前至今的人口增長”趨勢圖為目標,向學生傳授讀圖的普遍性流程:讀識圖名→關注圖例→找尋注記→細讀正圖。在讀圖的過程中,應將關注的重點較多地置于圖形出現顯著變化的點或者區域,深入分析引發圖形出現變化的根本性原因。利用上述讀圖流程,可以將教材當中的重點圖形予以清晰的分析,并且能夠使學生明確如何利用地圖輔助學習。
3.利用地圖的輔助功能引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質疑能力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環節,只有敢于質疑,才能在質疑的思考中更加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從而達到更好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圖”一節,經過讀圖可以發現,在全球范圍內的幾大典型漁場均位于寒暖流的交匯處,所以,自然而然地得出下述結論:在寒暖流的交匯處可以形成漁場。然而,有些思維比較深入、活躍的學生會引發如下疑問:為何在莫桑比克暖流與西風漂流的交匯處并未形成漁場?通過大膽的質疑-反質疑過程,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從而更深層次地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發學生問題意識的深化。
4.利用地圖的輔助功能解決高考題目。根據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的特點,我們在思考問題和分析問題時,可以利用圖像系統的功能,解決某個地理問題。例如,在回答“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地區為什么是熱帶雨林氣候?”時,學生把非洲地形圖、世界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圖以及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圖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從這幾幅圖之間的相互關系中,進行認真分析和綜合思考,找出較全面的答案。又如,在觀察“世界人口分布圖”后,學生依據世界地形圖和五帶分布示意圖,從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方面進行積極的思考,最后得出人口稠密區大部分位于溫帶地區和平原面積廣闊的近海地區。從這幾幅圖之間的相互關系中,進行綜合分析得出:人口稠密區一般分布在自然條件較好的平原地區,在此基礎上,再結合上述地區的農業、工業、交通和城市的發展情況,最終就形成了人口稠密區。
三、結語
總而言之,受教育者問題意識的培養可以從諸多方面予以加強。本文將高中地理教學中受教育者問題意識缺失的原因總結如下:舊式教學意識所致、應試理念的禁錮所致、課程設置不科學所致。并在后續段落中針對高中地理教學中凸顯受教育者的問題意識提出下述幾點措施建議:利用地圖構建匹配的教學情境,點燃學生的探索熱情;在授課實踐中培養學生科學使用地圖的習慣;利用地圖的輔助功能引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