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賽群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是教學的重點,這對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也有很大影響。本文針對蘇教版語文課文中的具體案例探討了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 詩詞 鑒賞 策略 蘇教版
古詩詞是高中語文課程中的主要組成部分,古詩詞鑒賞對提高學生語文水平也有重要影響。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強化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要從學生和教師雙面角度綜合思考,讓學生掌握古詩詞鑒賞方法,真正融入古詩詞文化中。
1.找到詩句關鍵詞促進理解鑒賞。想要強化學生古詩詞鑒賞的能力就不能簡單了解詩詞大意,古人喜歡在詩詞中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詩詞中的每個詞甚至字都有獨特的含義,所以學生要加強理解性鑒賞能力就要找到詩句中的關鍵詞。如杜甫《登高》中寫道: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這僅僅兩句詩詞中就包含了六個修飾詞和六種景色。王維《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詩中一個“空”字就將雨后山里的自然風景描述得淋漓盡致。詩詞學習關鍵在于鑒賞,而不是由教師帶領一句一句地解析,最好是在課余時間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詩詞,讓學生盡情發表自己的理解。
2.教學目標要明確。教學首先要明確目標即教學方向,這樣才能增強教學效果。教學目標只有明確后才能使教學具有方向性,這樣才能快速找到教學內容的難點和重點。目前使用的教材都是根據課程標準制定的,所以教師在教學前一定要充分掌握教材內容,對教材和課程的關系有充分理解,在講述每一首詩歌前都要真正體會作者的想法和感情,對詩歌所描述的事物、人物和故事的特點都要明確。制定教學目標要符合如下要求:符合學生實際情況和新課程精神;目標具體完整,能實現學生、教學和教育的高度統一。教師還要盡量收集更多的資料,豐富和拓展學生的眼界。
3.教學手段要適當。教學手段是用來實現教學任務而采用的媒介,高中語文教學過程已經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這也是面向世界、現代化以及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利用現代化先進的教學手段是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將不同方法和內容互相融合和滲透,但是如果是講解古詩詞,一般會利用教學錄像,這種方式也是在強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教師將每句詩詞所對應的景象通過多媒體顯示出來,讓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形象化美感,也能深化學生對古詩詞的印象。
4.教學資源豐富化。如今,計算機網路技術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教學中,語文教學也要大力引入數字化資源。語文學科本身就十分廣泛和豐富,尤其是古詩詞鑒賞方面的教學資源更加廣泛,這也是豐富高中古詩詞教學資源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是目前很多教師在語文教學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引入先進教學理念的意識不強,導致資源利用率降低的情況經常發生。因此,高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鑒賞的教學資源應該不斷豐富,方式也要向多樣化發展,如戲劇表演、展覽館、演講會等。
5.教學理念亟需更新。古詩詞鑒賞教學理念需要盡快更新,讓古詩詞的教學課堂成為教師和學生充分發揮詩意和情感的課堂。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能單純地講解每一句詩詞,而是要引導學生自己感受詩詞中的內容和情感,主動地進入古詩詞所描繪的情境中,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古詩詞的魅力所在。教師不能因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偏差進行批判,而是要以指引的方式讓學生逐漸感受到作者所要描述的情境和表達的情感。
6.培養學生的批判精神。古詩詞可能是詩人贊美某一處風景而做的,也可能是因為生存背景和遭遇等影響而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古詩詞的內容有的是積極向上的,也有悲觀厭世的。所以,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對古詩詞進行批判,因為任何一篇文章或著作都可能存在不足之處,或者是讀者對其有不同觀點,絕對不能盲目認為教材就是全部正確的。如李商隱《錦瑟》的鑒賞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理解,教師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見解,讓學生進行反駁或者支持,但要說明自己的理由。這樣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還能深層次地理解古詩詞的精髓。
7.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是有意識讓學生以不同于習慣思維的角度去分析事情,是對傳統思維和習慣的一種突破。如只要提到《項鏈》中路瓦栽夫人的悲劇學生就會馬上作出反映主要是因為資產階級虛榮心而導致的悲劇,但是每個人都想漂亮地參加舞會,她愿意犧牲自己的美貌面對悲慘人生也是值得學習的。又如唐婉在看到陸游《釵頭鳳?紅酥手》后就留下《釵頭鳳?世情薄》抑郁而終,學生可以根據故事情節和寫作背景,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古詩詞在高中蘇教版語文課本中占有很大比例,通過本文的分析,古詩詞鑒賞對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學生對古詩詞鑒賞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包麗萍.強化高中語文教學中古詩詞鑒賞能力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1.
[2]趙大柱,薛薇.淺談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古典詩詞鑒賞能力的培養[J].安徽文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