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琴 楊金平
摘 要:通過問卷、座談等不同的調查方式,對中學生作文水平進行了調查,總結了當前中學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結合教學工作實際,分析和探討這些問題存在的原因。
關鍵詞:教學方式;實踐能力;運用能力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學生主觀認識和個性思維能力的體現,同時也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和應用實踐的體現,因此,提升中學生作文水平是語文教學中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際,著重對本校學生作文水平展開調查,找出當前中學生作文寫作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原因,為作文教學提供客觀合理的立足點和著眼點,為提升中學生作文寫作水平提供切實可行的教學途徑。
一、調查情況
筆者從七年級和九年級中各抽取兩個班級作為本次調查的對象,共計學生202人,共開展2次命題作文,2次材料作文,并設置17個問題開展問卷調查,從這4次作文寫作和問卷調查中發現中學生在作文寫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綜合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對作文寫作缺乏宏觀的認識。40%的學生把作文寫作當做是一種任務或者簡單地理解為因為考試要求寫作文。對作文寫作的目的、意義以及必要性缺乏深層次的認識,同時在具體的寫作中,無論是命題式還是半命題性質的作文,35%的學生對整個題目或者材料沒有宏觀的認識、系統的思考,沒有系統的布局和清晰的思路,這就導致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思維的局限性、結構措辭的隨意性,“流水賬”式的作文層出不窮。
2.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沒有鮮明的價值取向。作文教學的目的,一是鍛煉學生語文綜合素質,二是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積極向上、樂觀進取的價值追求。然而在作文寫作過程中,特別是在半命題式的作文寫作中,學生就事論事,看材料寫事的多,體現價值觀念、進取精神等積極樂觀態度的比較少,30%的學生能抓住題目或者材料的中心思想,但因為缺乏鮮明的價值觀念,使得文章空洞乏味。
3.學生語文實踐運用能力比較薄弱。調查中發現,25%的學生語文基礎水平差異不大,但作文寫作卻表現得參差不齊,主要體現在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上,如詩詞應用、結構模仿等。10%的優等生能巧妙地將平時教學過程中學習的優美詩句或者文章結構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例如,在寫作思鄉之情時,能想到“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等詩句。構思結構時會運用教學文章里的結構模式。
4.學生在語言、結構、措辭修飾、寫作特點把握上能力不足。由于中學生自身特點和文學功底不同,20%的學生對一篇作文的結構布局、措辭修飾等方面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調查中還發現,10%的學生容易把所有類別的作文當做記敘文來寫,對各類型作文的寫作特點缺乏深刻的理解。“口水話”“陳述句”在整個作文篇幅中鋪天蓋地,結構不清晰、措辭修飾不恰當等問題比較普遍。
二、原因分析
筆者針對調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結合教學實際,通過與語文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交流,認為當前中學生在作文寫作中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對作文教學重視程度不夠。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常常被稱為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是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質,提升聽、說、讀、寫能力的重要平臺,是學生將語文學習理論轉化為語文應用實踐的教學途徑。然而在教學過程中,部分老師將主要精力放在課文教學上,每一學期都圍繞課本制訂教學計劃,注重教學進度,在完成教學進度的基礎上,穿插作文教學,有時甚至因為教學進度沒趕上,作文教學就任意安排、敷衍了事。同時,學生對作文寫作的重視程度也不夠,大部分學生過分注重卷面分數,只把寫好作文當作獲取高分的一種手段,并沒有深層次認識到作文寫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導致學生把作文寫作孤立看待,部分學生甚至只把作文寫作當做是老師的任務,認識片面、應付了事的心態嚴重影響了中學生作文寫作的質量。
2.語文教師作文教學方式僵化死板。作文教學較之課文教學的規范性和客觀性,更容易培養學生的主觀認識和創造意識。寫作不是目的,而是通過作文教學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然而,部分老師往往按照“給出命題—提出要求—批改作文”的單一模式進行作文教學,忽視了對學生的價值引導和激勵,這種任務性質的作文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3.學生學習能力不足。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學生愛好作文,但是作文水平卻始終提升不上去,部分原因在于學生自身學習能力不足,例如學生認識能力比較薄弱。由于中學生自身心理和生理特點,對事物的認識不成熟、不深刻,在作文寫作中,部分學生難以理解作文題目或者材料的深刻內涵,在把握作文主題上認識、理解深度不夠,無法將其與日常生活、課文學習等結合起來,容易出現作文跑題現象。同時因為認識能力比較薄弱,在作文系統認識、篇幅布局、修辭表達的深度上不夠。再就是學生的語文學習應用能力不足,作文不僅體現了學生主動思考、創造寫作的能力,同時也反應了學生對課文學習應用的能力,部分學生將作文寫作與課文學習分割開來,不能很好地將課本上的知識融合到作文寫作過程當中。
4.學生學習熱情不夠。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語文學習時間僅限于課堂,課余時間很少用在課外知識閱讀和作文寫作訓練上,知識積累不夠,作文寫作思路不夠開闊,導致作文水平始終提升不上去。
參考文獻:
曹軍利.如何提高中學生作文水平.人民教育,1998(3).
作者簡介:王玉琴,女,本科,就職于遵義團澤中學,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
楊金平,男,碩士,就職于遵義師范學院,研究方向為寫作。
注:2013年遵義師范學院基礎教育研究課題(立項編號:13ZYJ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