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斌
【摘要】聲樂是現代藝術領域研究較多的內容,其利用人聲演唱表達出不同的音樂思想,為聽眾帶來了多種非凡的藝術享受。文章分析了聲樂領域發展形成的主要唱法,從多個方面對聲樂唱法進行比較,更加全面地體會聲樂演唱方法的特色。
【關鍵詞】聲樂;主流唱法;特色;對比
隨著社會藝術文明的不斷發展,音樂藝術的潛在價值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聲樂藝術文化。經過理論研究與實際表演,聲樂領域已經形成了幾個不同的演唱方式,每一種演唱都呈現了不同的藝術特色。為了更好地感受聲樂的藝術內涵,應掌握幾種主流唱法的藝術特色,以更好地欣賞聲樂作品,體會演唱者所要表達的藝術思想內涵。
一.我國聲樂領域研究現狀
金鐵霖是我國當代民族聲樂研究領域的“大師級人物”,其結合個人演唱經歷及教學經歷,提出了中國民族聲樂教學的先進思想,并且在實際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總結民族聲樂教育家們的思想觀念之后,金鐵霖不急于效仿哪一位聲樂教育家的方式,而是把各個觀點整合到一起,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提煉出民族聲樂教學思想的“精髓”,探索出一套適合中國特色的民族聲樂教學方式,這是金鐵霖敢于藝術創新的大膽嘗試。依據金鐵霖聲樂藝術的研究成果,我國聲樂唱法特色集中表現于民族性、藝術性、科學性、時代性,成為世界聲樂唱法的一大特色,也成就中國聲樂發展的里程碑。
二.當代聲樂領域的幾種主流唱法
基于對音樂藝術領域的不斷探索,聲樂演唱方法及風格有了顯著的變化。不僅是國內聲樂研究取得了先進的進展,國內外諸多音樂藝術家也開始探討聲樂的藝術魅力,從高音、中音、低音等三個層面上,延伸出了許多不同的演唱方式,豐富發展了世界音樂庫。
(一)美聲唱法
“豎”唱法是因為歌唱時嘴巴上下拉開,形成長條型或橢圓狀的0型;喉嚨以上下打開為主,會厭軟骨充分“豎”起,聲音給人有“豎”或垂直的感覺。“橫”唱法則是歌唱時嘴巴左右拉開,露上齒亦像在笑;喉嚨前后打開,不強調會厭充分“豎”起,而突出聲帶的張力一阻力為發音主體。
(二)民族唱法
我國的民歌種類繁多、歷史悠久。在幾千年的發展與變化之中,逐漸形成了屬于各民族自己的多品種的民歌形式,這其中以漢族北方的山歌和南方的小調最有影響力和最有穿越時空界限之能力,并作為中國民歌的主要形式而不斷地向前發展,同時其他民族的聲樂唱法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并在民族音樂融合發展,與世界音樂相互借鑒的基礎上不斷發展。
(三)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又稱通俗唱法。“流行歌曲”這個概念是不準確的,準確的概念應為商品歌曲,即以贏利為主要目的創作的歌曲。它的市場性是主要的,藝術性是次要的。因而流行唱法準確的概念應為“商品歌曲唱法”,流行唱法迎合了市場需要,在一定時期內滿足了樂迷的期待,也必將對其他唱法產生影響。
三.聲樂領域幾種唱法的對比研究
聲樂是唯美主義的典范,聲樂唱法革新標志著音樂藝術領域的創新。無論是上述主流的三種唱法或是2006年國內新出現的原生態唱法,幾種唱法之間都存在著關聯性,同時又發揮著各自唱法固有的特色,這才造就了別具一格的聲樂藝術魅力。
(一)表達方式
雖說音樂藝術是主張歌聲表達藝術情感的方式,但演唱者發出聲音也是個人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美聲唱法表達著個人的思想情緒,融合了國外聲樂藝術成果民族唱法則注重民族藝術表達,把“民族風情”呈現出來。幾種唱法的聲音里融合了個人思想、情感、意識、言語等許多要素,才得以保證聲樂演唱達到最好的藝術效果。
(二)個人姿態
聲樂唱法源自于長期實踐,在演唱訓練階段呈現出個人獨特的姿態。因而,藝術領域里沒有固定的姿態形式,流行唱法則更加主張個人風格, “隨心、隨和、隨意”成為了流行唱法的最大特點。與此不同,民族唱法、美聲唱法往往要求保持某種姿態,比如,演唱者在歌唱中時而處于“微笑”狀態,必然會彰顯出更多的聲樂藝術魅力。
(三)演唱要素
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對演唱要素有著較高的要求,尤其是“氣”和“聲音”在唱法中是很關鍵的兩個要素,正確處理氣和聲音的關系,幫助演唱者發揮出潛在的音樂藝術思想。比如,民族聲樂歌唱特別注重“字”的靈活應用,演唱時要注意“吐字清晰”才能提升聲樂的藝術效果,給聽眾帶來獨特的聽覺。
(四)唱法訓練
音樂是現代藝術領域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音樂所締造的藝術美感是無窮無盡的,正是由于音樂之聲所形成的聽覺享受,才會讓更多的人著迷于聲樂藝術。幾種唱法培養過程中,國內藝術學院開始對聲樂課程教學提出新的思路,以民族、美聲、流行等聲樂唱法為主要對象,引入了當代聲樂教育家們的思想理念,推動和加速了中國唱法培訓的發展。
四.結論
音樂是人類的共同語言,音樂是傳遞情感、表達思想的媒介,聲樂作為音樂藝術家們傳遞文化信息的媒介,在推動各國交流合作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對推動人類和平也發揮了積極意義。深入探討幾種主流聲樂唱法,可以從不同角度感受聲樂的藝術魅力,熟練地掌握聲樂演唱技巧,對提升聲樂素養和個人音樂感知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