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汪軍
【摘要】在聲樂學習中我們經常會對初學聲樂的人在歌唱時狀態的有無比較糾結,綜觀聲樂界有名的歌者,我們不難發現,其實所謂的狀態也不盡相同。因為有不同的狀態才導致有不同的聲音存在。這就如白花園中的百花,我們不能要求百花都開成一致是一樣的。
【關鍵詞】聲樂教學;問題;唱歌
一.歌唱與唱歌
歌唱,由個人或者團隊,經過專業或者非專業訓練后,借由聲帶發出的優美動聽的聲音。歌唱:1、【sing;chanIl:唱歌。如:晚會上有歌唱有舞蹈。2、lpaean]:歌頌,頌揚。以贊頌或好來贊頌表達。如:歌唱祖國等。從字面意思不難看出,歌唱是為歌而唱;唱歌,則是為唱而歌。
在聲樂教學中,我們有些老師常常會對剛剛學習聲樂的學生在聲樂學習中有無狀態這個問題很執著。其實,聲樂的學習并不一定要先有狀態,而是應該讓學習者先學會怎樣想去唱歌,會唱歌。這就是聲樂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習聲樂最基本的步驟:即想唱歌—會唱歌——到歌唱中的狀態。如果這個步驟弄反了,會使我們的聲樂教學和聲樂學習產生差之毫厘,謬之千里的不同效果。
《禮記·樂記》中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這就說明歌聲是由心動而產生的,有感動才會產生聲音。這樣有心、有情的發自內心的聲音才會形成好的歌唱,好的音樂。在聲樂教學中常常會發現這種情況:如果一個學生對他(她)感興趣和喜歡的歌曲,他就會用心去學習,然后他會在還課時表現出對整首歌曲的把握、情感、狀態等等都很到位。反之則什么都做不到。
音樂,指用有組織的樂音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從這對音樂的解釋上看,音樂是表達人們思想和心理活動的一種情感需求,是表達人們心聲的一種語言方式。固有《禮記·樂記》中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就有了人們用聲音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時的歌聲,即歌唱。
二.歌唱的狀態與非狀態
狀態【state;condition;state nf affairs]:外貌特征與動作情態。人或事物表現出來的形態。
歌唱狀態:特指人們在歌唱時所表現出的心理、身體肌能、以及思想、情感等等的情態和形態。
歌唱的非狀態,即沒有歌唱的狀態;包括歌唱時沒有達到歌唱所需表現出的心理、身體肌能、以及思想、情感等等的情態和形態。一般指歌唱時表現出的用嗓、用氣、肌能等的運用達不到最佳狀態。
三.說話與歌唱時的用嗓區別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在說話,但沒人會去注意誰的聲音好聽誰的聲音不好聽。但是,在歌唱時我們就會說“噫,這個人的聲音好聽,那個人的聲音不好聽。”這就給我們引出一個問題,即:說話與歌唱的用嗓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大家一直在關注。那么,這個問題具體是如何的呢?它們二者之間的區別又是如何的呢?
1、說話時的用嗓,不講究嗓子的運用,只講究字音的準確與否。
2、歌唱時的用嗓講究嗓子的運用,且是將嗓子運用到極至。-在運用嗓子的過程中還要求運用者始終讓嗓子處于緊張、興奮、以及將嗓子拉到繃緊的狀態。如果嗓子拉不到位,我們的聲音狀態就出不來。
3、說話與歌唱的相同點則是:字音準確,即吐字都必須清晰正確;氣息走向相同,即氣息運用必須不憋悶,不緊張,不難受。以自然舒暢為主。
總之,“在聲樂學習中,聲音狀態不單單指嗓音狀態,還包括心理狀態、身體狀態、思想狀態、肌能狀態、聲帶狀態等等狀態。其實,聲樂學習就是將這些狀態訓練的統一、有序,對歌唱者能夠張弛有度,運用自如的地步。”
四.歌唱狀態的培養
好多聲樂教育家或歌唱家在對聲樂初學者都有忠告,如【美]維克多A菲爾茲說的:“聲樂學習者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唱上,要多聽、多學、多讀、多想。因為聲樂的學習不只是聲音的訓練,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訓練。”、“歌唱者在學習中要發展自己對聲音的控制能力,在學習中就要思想集中、態度認真、意志堅定,有了這些方方面面的訓練,最終才能達到聲音狀態的出現。”、“在聲樂學習中,聲音狀態不單單指嗓音狀態,還包括心理狀態、身體狀態、思想狀態、肌能狀態、聲帶狀態等等狀態。其實,聲樂學習就是將這些狀態訓練的統一、有序,對歌唱者能夠張弛有度,運用自如的地步。”等等。從這些話語中我們不難發現,聲音狀態的形成并不是一下就可獲得的,而是經過長期的鍛煉和磨和的結果。
聲樂是用科學的發聲方法發出優美嘹亮的歌聲,又用歌聲透過音樂化的文學語言,生動地塑造樂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繪其意境,表達其思想感情的音樂藝術。在聲樂藝術中,聲音(天生一副好嗓子)似乎是最主要的,其實不盡然。意大利著名歌劇演員兼教師,貝爾納爾地教授曾說,他的歌唱嗓音是“人造的”。他原來沒有一副好嗓子,是經過老師的正確指導,通過他本人刻苦頑強的鍛煉,掌握了一套完整的科學方法而獲得的。談到歌唱者必須具備的條件時,蘭培爾蒂說:一個學生不僅需要有嗓音,還要有充滿熱情的藝術家的靈魂、很好的音樂才能、健全的理智和記憶力。
嗓音不等于一切,因為一個歌唱家必須表達出詩人和作曲家的靈感,因此,除嗓音外,他還得具有天生的熱情和崇高的心靈,這些條件只能得白天賦,教師無法傳授。
一個歌唱者如果沒有較高的文化和良好的修養,無論在生理或精神上他永遠也不可能和他力圖刻畫的理想人物合為一體。作為一個歌唱者或者演員,他都無法使人感動。
從以上大家的話語中我們不難發現聲樂的學習是一個堅持、堅持、再堅持的過程。在堅持中要做有心人,也要做有思想的、有智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