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第一生產力,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學生,二者之間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構建一節高效課堂需要采用“愉快教學法”,需要教師認真準備教學設計,搜集教學素材,延伸和拓展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
關鍵詞:高效課堂;愉快教學法;教學環境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思想品德教學往往和死記硬背是同義詞。學生認為思想品德課的學習也是把枯燥無味、硬道理和死觀點聯系起來。如何改變這種教學現狀,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更加有效,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這是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的一個課題。應用“愉快教學法”可以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學更加高效,下面就談談自己的工作體會。
一、“愉快教學法”的含義
“愉快教學法”正是適應了新課改所倡導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積極性和趣味性,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更加愉快。當學生把學習看成一種愉快的活動后,學習效率就會提高。所謂愉快教學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要講究教學藝術、使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的主動學習態度,學生的學習活動在心情愉悅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活動是一種樂趣和享受,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促進教學活動的高效性,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
二、在教學中應用“愉快教學法”的策略
學生個體是不同的,教學內容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保證學生有一個愉快心情,使學習活動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進行。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第一生產力,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學生,二者之間應建立起融洽的關系,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首先要有一個積極的態度,表現在教學工作中就是樂教。教師的樂觀和積極都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重要因素,教師的工作態度也是學生學習態度的折射。教師能夠和學生站在一個高度看問題,對待生活中的一切,那么學生就會感受到教師的親切。教師的幽默特點也是教學中師生關系融洽的一個重要因素,師生相處過程中,教師的幽默感是一種黏合劑,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
2.精心策劃后巧妙設疑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是一切學習活動的程序,教師善于布設疑問,學生能夠解答問題,這是學習的最佳境界。教師的教體現在對問題的設計上,教師如何將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以不同的問題方式呈現給學生,采用什么樣的措施將這些問題順利解決,且是由學生自行解決,這是有效性教學的體現,也是教學方法的體現。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就會有什么樣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初一“歷史的昭示”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歷史問題的呈現明白今天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以史為鑒。本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明確民族精神是什么?為什么要弘揚民族精神?怎樣是愛國?如何愛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深刻含義是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觀點為什么是正確的?要讓學生解決這樣的問題,首先要適時地進行問題的呈現,教師怎樣呈現問題是方法也是技巧,是學生學習情緒調動的催化劑。我采取分步走的措施,一步一步按照課文的內容漸次呈現。
三、教學過程要生動、活潑
有的教師的課堂是死水一潭,學生聽課可以聽出哈欠來;有的教師的課堂充滿樂趣,學生聽到下課鈴聲還意猶未盡。這是教學生動與否的區別,課堂生機勃勃就可以延長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學生在妙趣橫生的環境中學習知識,其效果可想而知。初中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好動、愛玩的特性,同時他們也具有好勝心、自尊心。這是他們的特點也是教師應該利用的優點,教學中采取多種有趣的手段,寓教于樂,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感知清晰,思維主動,記憶也比較牢固。
例如教科版初中九年級思想品德“歷史的足跡”一課,本課分為三個框題:“五千年文明”一框里教材內容安排的是我國五千年文明的發展歷程及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回顧。第二框是“百年滄桑”,回顧了我國被迫與外國列強所簽訂的喪權辱國的條約的過程,進行了歷史再現,自1840年以來我國在世界列強的欺凌下所遭受的屈辱。第三框是“百年抗爭”,具體回顧和介紹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弘揚了我國人民為了民族尊嚴和民族解放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教師用生動的、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講解,贏得學生的好感,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構建一節高效課堂需要采用“愉快教學法”,需要教師認真準備教學設計,搜集教學素材,延伸和拓展教學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因此教師要具備一定的專業能力,一定的知識儲備,一定的教學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錢瑩.淺析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知識經濟.2011(5).
作者簡介:雷建宏,男,1974年1月出生,學歷:本科,就職于甘肅省張掖市山丹馬場總場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政治。